首页 句子 道德(摘抄好句15句)

道德(摘抄好句15句)

道德

1、1914年,十八岁的郁达夫考入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陪同他前往日本的长兄回国,他突然猛地发现自己独自栖身海外。日本杂志的半裸女优像,黄色新闻的直白描写,以及街头与女学生的遭遇——这一切都为正值青春而又敏感孤独的郁达夫提供了难以逃避的肉欲诱惑。这个在异国的孤独浪荡者,唯一的性经验发生在妓女那里。1922年,郁达夫学业完成,即将回国的最后时刻,他站在妓院门前“饱看了一回烂熟的肉体”。

2、勇敢这种选择就被认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两种选择就被认为是违反道德的,所以说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但是,一只燕子带不来春天,一次良好选择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还要多加一个限定,即养成习惯。综上所述,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

3、“道德”这两个字最早连起来用,见于荀子著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从此人们就一直沿用下来,做人做事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道德代表了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用以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正当合理,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道德)。

4、一种是本性论道德观,以达尔文和美国动物行为学家德瓦尔(FransdeWall)的道德演化论为科学代表,以中国的孟子等为哲学代表,认为人类与动物是在一个链条上,只是存在层次上的差异。达尔文的观点前已论述,就德瓦尔来说,他将人类的道德看成是从灵长目动物的社会性中演化出来的,或者说,人类具有自然的天生的道德倾向。“我们在社会中经常利用的互惠行为也许是我们本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的本能。我们无须运用推理得出好人有好报这样的结论,我们也无须接受这样的教育,以违背我们更好的判断力。它只会在我们内心扎根并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慢慢发展,这是无法消除的禀性,是通过教育得以培养还是没有受到教育的开化,完全看情况而定。为什么?因为自然选择已经选中了它,让我们从群体生活中获得更多利益。”(8)(p52)

5、(2)品德从其对个体的功能来说,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6、点击蓝字标题,即可阅读“南周知道”关于“民国时期”的系列文章:

7、在道德的“金字塔”上,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是什么关系?德瓦尔指出:“道德的第一层次是道德情感或道德的心理构件的层次,包括拟他性同心与交互式利他,也包括报应或报答、解决冲突以及公平感,所有这一切都已经在其他灵长目动物中被发现并记录在案。”(7)(p142-143)道德的第二个层次,“即努力促成共同目标并支持已经约定的社会规则”。(7)(p144)在这个层次,黑猩猩群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调停行为;“猿及其他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是能够发展出应然性的社会规则的。”(7)(p146)道德的第三个层次,即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到了这一步,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可比性的确已经很少了。”“我们人类是唯一会为了我们为何思考我们所思考的东西而忧心的动物。”(7)(p147)“这一层次的道德是人类所独有的。”(7)(p148)

8、(9)(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

9、尽管陈独秀赞成妇女解放,但他同时又生性风流,他甚至还写过香艳奇绝的《乳赋》。虽然提倡新道德价值,但又难以禁绝女性肉体诱惑,处于矛盾之间的陈独秀心中并没有缠绕郁达夫的那种自咎感。当他再度眠花宿柳时,守旧派抓住进德会戒律,以其私德大做文章,迫使其被变相解职。

10、这事传到孔子耳中去了,孔子说:“子产可真是一个惠人,爱民如子啊!”他的学生子游很奇怪:“爱民是德政,至少算得上‘仁’啊,怎么仅仅是‘惠’呢?”

11、这种有关道德良心起源的科学研究,不仅说明了非道德性的社会控制和社会规则先于人类道德良心而存在,而且它们与其他因素(生理基础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形成;情感基础则是羞耻感的形成;认知基础是社会性认知技能的形成,能够学习、接受并内化规则,能够领会他人的需求与情感等,具有复杂精妙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道德评判的能力,以及以流言蜚语表现出来的符号化沟通能力)一起,共同导致了道德良心的产生。

12、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13、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

14、道德的最初来源是是非观,是对天下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从小引导正确了,对错误的言论,行为,事物就会否定,对正确的言论,行为,事物就会肯定,并给予支持,对弱者同情,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强者敬畏,并学习之效仿之,对坏人憎恨,鄙视,对恶势力不卑不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终形成自己的信念、习惯、并在群体中形成传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