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孔子的故事
1、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2、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就病逝了,母亲颜征在带着哥哥伯尼和孔子克勤克俭,在其父亲的接济下,温饱才得以保障。
3、后来,他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起名叫孟皮,结果又是个瘸子,按礼法来说,有残疾的儿子是不能主导祭祀的。
4、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写一篇关于孔子的故事)。
5、孔子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二。”
6、孔子在学习这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7、路上,突然风起云涌,雷鸣电闪,眼看要下大雨。颜回钻进路边一棵大树的空树干里,想避避雨。 他猛然记起孔子“千年古树莫存身”的话,心想,师徒一场,再听他一次话吧,又从空树干中走了出来。 他刚离开不远,一个炸雷,把那棵古树劈个粉碎。 颜回大吃一惊:老师的第一句话应验啦!难道我还会杀人吗?
8、此外,夫子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不错,这里是“精通”而非“涉猎”。在他游历齐国的时候听见《韶》乐,一下子沉醉其中,三个月时间都吃不出肉的味道。当年他跟着师襄学琴,很久也没有再学新的,师襄说:“可以再多一点”,夫子答:“我现在会弹奏了,但是还没得到韵律。”又过了几日,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韵律,可以学别的了!”夫子答:“我还没有得到他的志趣和意境”,又过数日,师襄说:“你已得到了曲子的志趣意境,可以增加新内容了”夫子答:“我还没有达到创作者的内心”又数日,夫子穆然深思,欣然和悦地望着远方,说:“我看到了作曲子的人了,他皮肤黝黑,身形颀长,眼睛如望远一样有神采,像一个四面天下的君王,他不是周文王又是谁呢?”师襄离席,向夫子作揖,说:“是的,老师教我的时候大约说过,这是《文王操》”。后来有个词叫做“知音”,就出自这儿,还有一句“教之道,贵以专”也是这个道理,再有一句“一门深入,长期熏修”,也是这个意思。
9、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哑口无言。
10、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11、所以,古代有道德的人,得意也乐,失意也乐,所乐非关得失。有道德怡养于内,外境的得失,不过如寒暑风雨之替换,无足扰乱自心。
12、颜征在说:“你这么认真学习,难道学会了礼制,长大了去做管庙的官吗?”
13、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14、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告诉了孔子。
15、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
16、意思就是说,我小的时候经受了很多苦,因此能做很多苦差事。
17、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18、作者李长之,师从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和冯友兰,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著有《李白》《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陶渊明传论》等。
19、孩子们穿越时空与圣人对话,邓文彦《跟着孔子学做“仁”》:“礼”与“仁”其结合妙不可言,又难如登天。孔圣人将其之完美结合,达伟大地步。他的一生,其君子之道达巅峰,到辉煌。与孔圣人学“仁”“礼”,学有所成,则成君子。肖米儿《我也想是小“孔子”》:我也想像孔子一样,勤奋好学,可勤奋好学哪那么容易呀!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在班上看到小玩意儿就不心思上课了。哎哟喂!孔子是怎么做到的?自己博学多艺不说,弟子还那么出色,我也想成为孔子的弟子呀!张怡琪《孔子,我想对您说》:在这个二十一世纪,琪曰:二十世纪,好书,鲜矣!赵雨涵《有读心术的孔子》:赵曰:孔子,慧也,世称伟人,公于世人。有读心之能也,于慧。
20、在李老师的这部书里,他用简短而又生动的篇幅记述了孔子的一生。
21、以后,孔子知道了这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为人呀,努力学习而不厌倦,甚至于忘记了吃饭,津津乐道于授业传道,而从不担忧受贫受苦;自强不息,甚至忘记了自已的年纪。’这样的话呢?”
22、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23、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24、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25、那个难倒孔圣人的小孩乃是项橐。《战国策•秦策》云:“甘罗曰: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俗文学作品《孔子项橐相问语》流传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时候就传到了日本、朝鲜、越南、俄罗斯等国。《三字经》中亦载:“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26、“因此,”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孔子的故事50字四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27、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28、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9、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30、这时,弟子颜回在屋外择野菜,见子路与子贡两人在一起嘀咕道:
31、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32、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33、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记录下来,整理编辑成了《论语》,这成为了儒家必学的经典之作。
34、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35、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36、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说:“这个,这个……还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还望多多指教。”
37、(2)跟着孔子学( )(做人、做事、做学问……)
38、这是历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后来却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向往之的完美人生。
39、短短三十八个字,孔子如此叙述了自己的一生。
40、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41、孔子教学生因人而异。有一次,子路问:“事情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反问:“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呢?”另一次,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应该听到就干起来。学生公西华不解,问老师: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作出相反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胆大敢为,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有胆小怕事,所以我要为他壮胆。”学生问什么是仁、孝?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因为药各中病,对症下药。
42、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43、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44、孔子回答:“母亲整天只管哥哥学习,不问我的事,我只能做陈俎豆的游戏了。
45、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46、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47、“传道授业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您知道一些什么呀?”
48、生:好学、礼貌、有学问……(生答的五花八门)
49、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50、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
51、孔子60岁了,还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换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空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也不肯换新曲子。他不但把曲谱弹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