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思考古文名言名句大全(摘抄好句88句)

思考古文名言名句大全(摘抄好句88句)

思考古文名言名句大全

1、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值得注意的是,10岁左右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

2、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3、——佚名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4、一(头)黄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5、(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孟子〉两章》)

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7、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昌黎先生集·进学解》)

8、(译文)只有行事欺诈而遭受失败的,没有真诚处世而遭受失败的。

9、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10、1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

11、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译文)别人有了喜庆的事,自己不能产生嫉妒之心;别人遇到祸患的事,自己不要产生庆幸之心。

13、(译文)廉洁奉公的人,是百姓的表率;贪赃枉法的人,是百姓的盗贼。

1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5、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6、(译文)有一位文雅的君子,修养自己的道德,好像做一件精美的骨器、精良的玉器一样,认真地加工制作。

17、2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18、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19、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佚名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20、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2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2、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23、2先验身过,次验心过,悔其前非,断其后续,亦期至于无一念之不纯,无一息之稍懈而后已。(李颙yóng《二曲集》卷一)

24、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25、(解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参考答案:(1)泣孤舟之嫠妇 (2)奈何取之尽锱铢 (3)畏途巉岩不可攀

2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9、(2)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30、1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礼记·坊记》)

31、(译文)事情做得恰如其分就是德,一切事情顺顺当当就是福。德行是福气的基础,福气是德行发展的必然结果。

32、(译文)虽然有好的熟鱼熟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正确。

33、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

34、(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6、(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37、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38、(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41、(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          ”。

4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43、(译文)我特别喜欢莲花从污泥中出来,却不沾污泥,经过清水洗涤,美丽动人而不妖艳。它中间空,外面直,不蔓生,不生权,清香远扬,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应随意地玩弄。

44、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过马蹄。

45、(译文)修身的要点包括:说话要忠诚、信实,行为要实际、恭敬,惩戒忿恨,消除贪欲,向好处去做,把过错改掉。

46、(译文)山坡上的小路很窄,经常去走就会成为大路。如果间隔一段时间不去走,茅草就会堵塞它了。

47、2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阳明全集》卷二六)

48、1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49、(译文)君子尊重贤明的人,亲爱他的族人;小人以得到利为快乐,整日为得利奔走。

50、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的句子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1、参考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2、——高尔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53、(译文)一个人不应该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放弃自已,自己委屈自己。

54、(3)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55、(2)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56、(9)世有伯乐,——————。(韩愈《马说》)

57、思考”应当走到众人前面去,“愿望”不妨留在后面。——富兰克林

58、(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9、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60、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多到对孩子有良好影响的场所去活动,尽量避免不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母三迁”提醒我们,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61、对名句名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62、(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

63、(译文)积累善行的人家,一定会有很多善的报应;积累不善(恶行)的人家,一定会有许多恶的报应。

64、《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5、(9)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66、(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

67、(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以那种说得多、做得少的做法为耻。”

68、(译文)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小利。”

69、(译文)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70、(译文)得到别人的一百斤黄金,还不如得到季布对人的一个承诺。

71、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72、(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73、——礼记活到老学到老。——谚语学习永远不晚。

74、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5、——佚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7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7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78、2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章学诚《文史通义·博约》)

79、《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0、以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的词句是:无言独上西楼。

81、(背景)《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摘录的段落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求索之路的感悟——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

8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8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84、(译文)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导致混乱的办法来对待它,就遭到凶灾。

8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86、(1)《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

87、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