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三作家
1、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在序言里他写道:“这些回忆至少反映了在我的生命进入冥府之前的一生”,告别心态已隐约可见,在自传的卷首,他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2、除夕,小侄从早晨等到晚餐备好,又坐冰凉石墙上迎着北风望,天黑透了,小老叔不回来了,他绝望地大哭,哥把小侄硬背回屋。
3、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是从那些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4、索罗门老人发现女儿和其他男人偷情,他感到十分羞愤,但是却没有勇气和女儿对峙。这种感情后来慢慢演变成他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否定,他的内心变得敏感脆弱,女儿和妻子的行为和言语都被他解读为对自己的厌恶。最终饱受折磨的他在愤恨中离开人世。
5、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生于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之家。母亲出身于金融世家,父亲是一名酷爱文学与音乐的纺织业企业家。
6、明确: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突出眼睛和目光的特点,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印象。
7、教师补充:托尔斯泰贵族出身,世袭伯爵;托尔斯泰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改革俄国社会,尽可能维护农民利益;托尔斯泰对哲学、宗教、伦理道德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最终促成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富有平民思想;坚持从事体力劳动,力图按照农民方式生活;托尔斯泰晚年时期放弃所有财产,弃家出走,最终病逝于一个偏僻的火车站;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长篇小说上面,他是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之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8、除了后来的巴尔扎克之外,当时不曾有哪位作家创造出堪与卡萨诺瓦的丰富经历比肩的曲折离奇的情节。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再也没有哪个人有过如此大起大落的生活。”
9、八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较多写人散文,具备阅读写人散文的基础,知道要以事写人,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融入作者的情感等,但对于传记类作品接触不多,也不深入,特别是对于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适度想象等,还知之甚少。而且,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外国文学作品,打上了作者的风格烙印,在构思、语言等方面均与学生既有的阅读经验形成较大反差,在阅读时会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10、 “光看我现在痛快了,哪天男人覆手为雨,等着为我收尸吧。”她握着酒杯嘿笑一声。摔瓶事件的直接后果,她的食指尖始终麻木了,不后悔,她决不许朋友因自己的原因猜忌分崩,不要命的女人,实际是惜命。酒桌上英猛豪气一姐当关,谈起恋爱来死命投入见血封喉,衣饰随意三天公主七天乞丐,这叮咚响的女人似乎时刻佩刀挂剑——且慢,路过她的屋,门窗大开乱纷纷,她竟端坐低眉锦心绣口地捧一本书读,那状态,桃花不问春天事,春在枝头已十分。“我喜欢长瘦的毛衣,把屁股紧紧包起来。”忽尔声若林莺,扭着小蛮腰说。(茨威格三作家)。
11、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12、示例:须发浓密,面部粗鄙,表情蒙昧阴沉,目光犀利等。
13、这个时期开始,茨威格的创作世界变得明朗起来,他开始相信人类有力量与命运相抗衡,语言基调也更加的积极。
14、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者: 徐友敬等出版年: 2018-7
15、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写成《少年》、《青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16、导师演示,左手揪头,右手握住躯体,往脖颈一对齐活,捏捏脖颈就是一层皮连着,脑袋与躯体分家了。
17、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当年的下半年,反法西斯战场就发生了重大转折。
18、示例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观察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充沛。
19、我听到他们的评价,就会提出下一个问题:“这张脸也算是个性十足了,特点十分突出,如果让你来进行外貌描写,你觉得你能写多少字?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写?”学生有的说自己能写200字,有的说还能多些;有的说要写他的大胡子,有的说可以写写他的眼睛和胡子。这时候我会说,“有一个人比你们写的都多些,他写了三千多字,你们想不想看看他是怎样写的比你们好的?”
20、在大学时期,茨威格进修了哲学和文学课程,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有200首诗歌问世了。
21、我素来兴趣的就是各种有偏执狂的人,即面于某种单一的思想不能自拔的人,因为一个人用来局限自己的范围愈狭小,他在一定意义上就愈接近于无限。
22、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巾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埘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埘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做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住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丰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23、“这不是发善心的时候,你一迟疑,下手不利索,白鼠受罪。”导师命令:“快动手解剖取好组织,让每只小白鼠发挥作用,就是对它们的敬重。”
24、1900年,年仅19岁的他已有200首诗歌问世;在维也纳大学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25、1898年,17岁的茨威格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与文学深深结缘的道路。
26、你要重生,就必须锻造新的灵魂。而肉身是压住灵魂的石头,跨过或踢开,才能摆脱凝滞。那独行夜空的清澈的灵魂,将带你的冥想奔向另一个维度,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
27、自“一战”到“二战”的二十年间,茨威格进入了创作的成熟发展期,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代,不仅数量惊人,而且极为叫好叫座。
28、因文识人,因人析文;紧扣文本,赏析借鉴;合作发现,自主建构。
29、作家追寻踪迹的癖好抑制了他的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细心研究自己的苦难的时候就成了自己苦难的主人。
30、“人变老其实并不意味别的,只意味着不再对往事感到害怕。”
31、1922年,出版“链条小说”的第二本小说集《热带癫狂症患者》,收录《热带癫狂症患者》《奇妙之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芳心迷离》等,写成年期的情欲,展示由情欲所控制的成年男女的心态,它们在潜意识的驱使下犯下了所谓的“激情之罪”。
32、他投入达三十多年的对巴尔扎克的研究,也被中断了。
33、本套作品集收录傅雷先生翻译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以及如《小大人》等名篇。
34、@我们飞:茨威格也太会写故事了,尤其是那种不由自主的强烈的激情之爱的描写,细致得不得了,那把火仿佛都可以烧到我。
35、罗曼·罗兰看见了,唯他惊人地保持自己的人性,发表卓越的见识,“我只承认世界上有两个民族,遭受苦难的民族和制造苦难的民族。”一战期间,罗曼·罗兰参加了红十字会,只有他在研究全人类的心跳,俯身拾起被踏扁的良知,把人类精神的残骸,战争也无法征服无法毁灭的自由之心,高悬于手掌,捧给警醒的人民。他设想将各国的文化思想界名人邀请到瑞士开个大会,本着互相谅解互相团结的精神向世界发表呼吁书,他将和茨威格分头实施。很可惜,失败了。但最终人们意识到,精神是全世界民族的遗产,保存这思想的种子,人类就会在炮火的喘息间,种植生存的希望。
36、 1923年您和麥克勞德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加拿大人首次獲得諾貝爾獎。自那時以後,許許多多的糖尿病患者便能夠正常生活了,其中有伊斯特曼、邁諾特,還有英國的喬治五世和作家威爾斯。
37、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灭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问,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犀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小是由古希腊的能L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卜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用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力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扣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8、人类需要罗曼·罗兰慈悲的高峰,茨威格以丰沛的激情锻造了他傲世超前的思想,这是茨威格的意义。
39、导师年轻时一条大辫子迷死人,四处求学吃苦受罪,拿高工资,却与奢华无关。喜好街市觅寻好看价廉布料,自己裁剪裙裳。学养越深越淡泊,心疼一群寒门学子,动辄召集在家里,看满室花草,包大馅蒸饺,煮一锅玉米,吃盆栽的青菜萝卜,而后默默地施以尽可能的帮助。
40、他是在充分收集丰富而大量的传记材料,认真研读传主的作品、日记、书信等的基础上,着重对传主心理气质、精神风貌、人格品行等进行解释和刻画。
41、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最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整个人类的文化艺术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味上可与之相媲美。
42、茨威格虽然一直在坚持反战,也接济过许多流亡者,但拒绝参加任何反对纳粹的政治活动,这暴露了他的性格方面的弱点。他自己也坦承:“我的天性是与英雄气概格格不入的,我在任何危险情况下的自然态度总是躲藏。”
43、茨威格更加大胆地迈出国门,到瑞士公演此剧,也不在乎这是不是一种“叛国”行为就去与罗曼.罗兰偷偷会面,后来更是为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所谓敌国的杰出作家写下了《三大师传》,目的就是号召民族亲善,反对战争。
44、@虞美人:茨威格是真的同情这位同为奥地利人的王后吧,他也偏爱那些被命运打击、从而超越了平庸生命的悲剧性人物。相比之下,他对路易十六是真的看不起。
45、小说生动地塑造了从贵族到平民的一系列角色,提供了一幅一战前夕欧洲的缩影。暮年的托马斯·曼称《陛下》为他转向民主思想的转折点,认为这本小说“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我们这些个体遇到的危机,在思想上向民主、集体、同伴和爱情的方向转变。”
46、在世界文学,有两位文学家因为文学成就巨大而被中国读者尊称为“翁”,其中一位是“莎翁”——莎士比亚,同学们知道另外一位是谁吗?
47、法兰西学院院士、龚古尔奖得主让-克里斯托夫·吕芬作品,一曲史诗,一部展现梦想力量的回忆录。
48、他奋力地写,却也懊恼,都是片断,片断!然而,这正是思想的初心,以细腻或粗粝的线条,完成葱郁的灵魂写生。它存在,鲜活,有呼吸,色彩,香气,能够长大,能随时契入别人的精神,引领,慰藉,开花。
49、引导学生发现、思考: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写托尔斯泰其他面部特征与写眼睛特征的词语各有什么不同?
50、鼠下来后,各自蹲卧在角落,抱着爪子舔呀舔,没有抹药,只能自己慢慢养。
51、我一身冷汗,手脚发麻,斜看老师眼里有无一丝不忍?除了刀片一样的寒光什么都没有。
52、“战争始终是监狱。”里尔克对茨威格说。诗人讨厌战争,拒服兵役,连军服也厌恶,瘦弱安静的他不得不穿上军服,有千般痛楚。幸因体弱逃脱了兵役,宁愿死于玫瑰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