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水浒传作者简介30字39句集锦

水浒传作者简介30字39句集锦

水浒传作者简介30字

1、宋江,表字公明,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等,现以绰号出现前后次序予以讲解。

2、诵  读  指  导:鲁凯  沉默的人 海燕  汪晓兰  小君  白宝东  玲玲  月亮 方青 陈亚强 冰雪  水木清清 李秀丽   (水浒传作者简介30字)。

3、(4)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以及大聚义的故事;

4、《水浒传》成书后,很快民间传抄开来。根据民间传说,刘伯温奉皇帝之命寻访施耐庵时,发现了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并带给了皇帝。朱元璋看过后,认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当地官吏逮捕施耐庵。

5、天杀星黑旋风李逵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流亡他乡,在江州做小牢子。大闹江州后救出宋江、戴宗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

6、《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梁山泊到梁山好汉聚齐108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首领先后共有3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7、(解析)D.鲁智深率直粗矿,勇而有谋,胆大心细。如: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智深,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智深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智深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故D错误。

8、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精明)

9、81双鞭呼延灼(汝宁州都统制,呼延赞之后)

10、其绘画队伍聚集了当时有名的连环画家:钱笑呆(上海“四大名旦”之一)、郑家胜、胡若佛,池振亚、宗静风、陈云波、刘汉宗、徐燕荪等大师。

11、另一种说法是他又在狱中续写《水浒传》后五十回受招安的内容,朱元璋看后觉得他不是在歌颂农民起义,于是释放。但是《水浒传》还是被查禁。

12、《水浒传》的特点(只需任意掌握一点即可):示例:

13、《水浒传》中这四位美丽女人,也被人称作“淫荡四女”。

14、《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15、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曾以一条弧线表示《水浒传》的结构。这条弧线以误走妖魔为起点,步步上升,至梁山英雄排座次到达顶点,此后便逐渐下降,至魂聚蓼儿降至终点。

16、加上家里的管家李固能说会道,善于讨女人喜欢。

17、性格:嫉恶如仇,朴实率真,善恶分明,鲁莽耿直。热爱梁山事业,反对招安。

18、施耐庵弃官后,深感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当时有张士诚在苏州起兵称王,施耐庵教书之余决心立志著书济民劝世。施耐庵又惧于文字狱,于是便以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的故事曲笔为书。罗贯中帮助整理书稿。他们在书肆中翻找各种有关宋江起义的记载,逐渐写成此书。

19、“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拨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得是宋江。

20、(解析)C.有误,醉打蒋门神的是武松,不是鲁智深。故选C。

21、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22、● 2017各地中考语文都考了哪些名著?看完就知道暑假该读什么书!

23、⑵示例:忙飞起脚,把两个泼皮先后踢进粪窖。

24、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亲小人,远忠良。施耐庵多次劝谏不听,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

25、《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

26、蔡太师过生日,他的女婿搜刮十万贯金银财宝,送往京城庆贺,派杨志护送。晁盖、吴用、阮氏三兄弟等人定计智取生辰纲,事后与朝廷激战,最终大伙一块投奔梁山。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因为西门庆勾结大嫂潘金莲害死大哥武大郎,因而将他们杀死,被判充军,最终经历诸多波折,也被逼上梁山。此外还有宋江、鲁智深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

27、《水浒传》中的“智多星”是指哪一个人物?吴用

28、宋江又过几日,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

29、A.《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

30、书中描写,李固道:“主人既到这里,招伏了罢。家中壁上现写下藏头反诗,便是老大的证见,不必多说。”

31、日子久了,贾氏得情感已经倒向了李固,卢俊义在家时,两人已经暗中勾搭成奸。

32、现根据大量的出土文物、珍贵的历史资料,以及民间的俚语口碑,对施耐庵的生平行踪作一个轮廊介绍。施耐庵,名彦端,又名子安,耐庵为其字。椐兴化县续志载,生于元元贞丙申(公元1296年),殁于明洪武庚戌(公元1370),享年75(虚)岁。施耐庵祖籍苏州,后移居兴化,兴化地处里下河下游,沟河纵横,港汊交错,其父施元德在兴化操舟度日。耐庵有两个弟弟,二弟彦明,三弟彦才。施耐庵因童稚时聪颖过人,其父元德公把他送到海陵东隅之白驹场读书。白驹场地处牛湾河、运盐河交汇处,这里盐业发达物产丰盈、市井繁荣、人文荟萃,俨然有海滨城镇的韵味。优裕的乡里环境,良好的教育条件,熏陶着幼年的施耐庵。施耐庵勤奋好学,才思敏捷,很快成长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土。19岁时,他初涉科场,一举考取秀才;30岁那年又考取了举人。延至元泰定年间,到大都(北京)参加进士科考。施耐庵踌躇满志,自以为定能一举成功,曾夸下海口,此科定能金榜题名。不料,事与愿违,名落孙山。耐庵深愧有负父老乡亲厚望,遂有难见江东父老之感。其时,大都好友刘本善,官居国子监司业,他素知施耐庵道德文章堪为人范,于是为他多方周旋,恰逢山东郓城县训导(地方分管教育的小官)有缺,便举荐施耐庵前去赴任。在郓城期间,施耐庵倡导学习,廉洁奉公,同情百姓,指导农桑。他的正直行为引起了上司和地方实力派的不满,每每受到刁难。当时,阳谷县有一个绅士吴林要安插他的亲戚,被施耐庵严辞拒绝。吴林怀恨在心,后来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施耐庵,施耐庵体会到官场黑暗,举步维艰,于是愤然辞官。这段时间里,施耐庵利用公务之暇,留心地方掌故;辞职之后,为排遣心中烦闷,又游览了鲁中名胜。水堡村访问宋江后人,景阳岗凭吊武松庙,石碣村拜谒三贤祠,黄堆集(黄泥岗)考察劫“纲”遗址,狮子楼听评书说话。听樵夫晨歌,和渔夫晚唱,过金沙滩,经断金亭,穿黑风口,攀梁山道......郓城期间的经历为他后来写《水浒传》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次年年末,即施耐庵35岁那年,元廷又举办了一次特殊的科考,施耐庵求仕之心未泯,长途跋涉再次来到大都,获得赐进士的功名,因而被委派到钱塘(杭州)担任县尹。施耐庵秉性不移,钱塘为官二年期间,他倡导农桑轻赋薄积,秉公执法,抑制豪强。元朝官制:路府州郡均以蒙古人为长,称达鲁花赤俗谓监州,以汉人为守副之。因而,施耐庵的正直行为时受其上司达鲁花赤的干预。“做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于是,施耐庵又一次愤然挂冠回乡。施耐庵辞官之后,屈指一算,浪迹天涯已近10载,怎耐思乡心切?于是,一路买舟换车,日夜兼程,到家后方知妻子季氏夫人早于前年病故;老父元德公卧病在床,后不久与世长辞,家庭的变故使施耐庵悲痛欲绝。其弟彦才理解哥哥的心情,便在白驹西侧花家垛帮他建了三间茅屋,施耐庵又亲自写了一副“吴兴绵世泽,楚水封明烟”的门联,表明了他隐居水乡思想感情。不久,续弦申氏,教书种田,耕读两行,安心当起了乡儒。教书之余,施耐庵常到茶楼酒肆、旗亭驿站,聆地方耆老讲述掌故传说;听四方商旅谈新闻典故。北宝寺南侧有一说书场,施耐庵更是时常光顾。后来,施耐庵就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进行值染夸张着手写(江湖豪客传)《水浒传》。就在这时山西太原大盐商罗大户到白驹治谈生意,听说施耐庵,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有识之士,便叫其子罗贯中拜随耐庵为师。罗贯中智慧超群,是施耐庵门生中的佼佼者,常在功课之余,协助施耐庵校对鱼亥,编写《水浒》。然而,元朝末年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引起了各地的农民、盐民的激烈反抗。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正月,张土诚,白驹场张家墩人(今大丰西团镇),在草堰这个表面安祥而繁荣市镇爆发了起义。张一家靠撑船、拉纤贩私盐过日子。因不堪管理盐务的分司、运司和盐场官吏的压榨和欺凌,遂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和李伯升等18人,杀官兵,劫富豪,兴兵造反。其时,卞仓的武举卞元亨因杀死盐城巡抚,为逃避官府缉拿,也投奔了张士诚。卞元享是施耐庵的表弟,深知施耐庵胸怀韬略,腹藏甲兵,就极力向张士诚推荐。张、卞二人亲自登门,邀请施耐庵出山共图王业。施耐庵本想安心著述,不问世事。但近年来目睹各层官吏的横征暴敛,心中十分痛恨。见张、卞相邀,遂慨然应允,携带罗贯中一起加人起义军行列。在起义军队伍中,施耐庵和卞元亨是张士诚的文武二辅。施耐庵是军师,义旗初举,兵微械少。为了扩大影响,炫耀兵力,在攻打丁溪时,施耐庵教张士诚购买了2000多条大而整齐的白鲢鱼,穿于竹竿之上,在月光下就象雪亮的大刀,把丁溪镇大地主刘子仁吓得仓皇逃走。从此,起义军队伍所向披靡,“齐上戴家窑”,“一路兴化村”,战泰州、下高邮,进军江南,开国平江(苏州),张士诚的王霸事业达到了辉煌顶点。但是,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之后,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追求安逸享乐,任用小人,疏远贤良,许多忠义之士先后离开了张士诚。首先离开的是刘基,事隔不久,施耐庵另外两挚友鲁渊和刘亮也鸣驺他去。忠义贤良之士相继离去并没有使张士诚头脑清醒,他仍然沉溺于淫乐而“懈于政事”,将士“无不志在良田美宅”。其时,方国珍兵强马壮,朱元璋虎视眈眈,各地战事不息,危机四伏。施耐庵深感形势严峻,于是再次面谏张士诚,陈明天下局势,指明兴革之道。可是,张士诚听信小人黄敬夫叶德新、蔡彦文之言,对施耐庵兴革大计漠然置之,施耐庵预感大势难以逆转,张士诚的失败只在早晚之间,于是也悄然隐去。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左右,施耐庵辗转来到江阴祝塘,祝塘大绅士徐麒其聘施耐庵为西席。施耐庵博学多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在徐家蒙馆之时,传说曾给徐家看过两块“风水地”,一块是香山,一块是砂山。香山出才子,后来果然出了个徐霞客:砂山出人丁,所以,徐家人丁兴旺。施耐庵还懂天文,据说徐家上坟祭祖那天(清明)总下雨,很苦脑。于是施耐庵给徐家重择了上坟吉日为夏历三月初十日,据说后来居然百年未雨。施耐庵还能知未来过去,有一年稻子刚抽穗时,他叫大家把稻子割下晒干,名日“早肚稻”,是医治马瘟症的良药。是年秋,朱元璋兵败常州牛角塘,马瘟病流行,军师刘基高价收购“早肚稻”,祝塘人收获颇丰。施耐庵通阴阳、识天文、晓地理,在祝塘一带传闻颇盛。

33、第五十九回曾头市中箭(虽是猛将,但少谋略)

34、104双枪将董平(东平府都监,风流双枪将)

35、上了公厅就会暴露他与梁山强人的关系,那还了得。

36、清代著名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将《_水浒传_》.《庄子》.《离骚》《史记》.《西厢记》及杜甫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

37、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客   _______________

38、36旱地忽律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