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鲁迅的吃人那段话24句集锦

鲁迅的吃人那段话24句集锦

鲁迅的吃人那段话

1、……从智力方面评价,它们都没有什么价值,根本不是“科学”,更不是“智慧”。但再说一遍,而且要再说三遍,它们是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权宜之计,掺杂着愚蠢,愚蠢,愚蠢……

2、这一段的表现手法真的是相当厉害了。“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毛润之就是一道光。(@Été)

3、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鲁迅《狂人日记》

4、这句几乎已经被用“滥”了的情话,来自汤显祖的《牡丹亭》,出现在作者题词部分,原句是:

5、首播虽已结束,但剧中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话语,依旧让人心潮澎湃!今天,《夜读》小结了十个网友心中的本剧“名场面”,或诗意,或高燃,或悲愤,或感人……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触摸那段百年前的热血历史。

6、《狂人日记》的核心是批评“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它想要做的就是揭露封建社会的种种陋习,虽然当时封建王朝已经倒塌,但是封建礼教却仍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我们将封建礼教的背景代入小说之中一切就变得十分正常了。

7、润之出场,踏水而来,冒雨而来。看见苦难,穿越苦难。你知道他将带来什么。(@莫笔乌斯呜)

8、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

9、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

10、这里的“奇文”指的是好文章,和现在的语境和语意实在是相去甚远啊。

11、夜读 |这个剧情,陷进去了!-̗̀(๑ᵔ⌔ᵔ๑)

12、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d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3、我也曾看见有人在日记里写: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从包裹中翻出史书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14、这也是网络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有点温暖,也有点伤感,出自1998年的电影《楚门的世界》。(翻译略有差异)

15、是那些“吃教”的人,借礼教之名“吃人”,这也不是礼教“吃人”。这样的人,也就是吴虞在《吃人与礼教》一文中说的“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的人。

16、《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17、《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18、读者在阅读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

19、这句话大家想必再熟悉不过了,平时用得也多,但其实,哲学家尼采在100多年前就说过差不多的话了,在他1886年写的《善恶的彼岸》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20、《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21、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22、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23、出自鲁迅《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