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孔子名言警句64句集锦

孔子名言警句64句集锦

孔子名言警句

1、(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2、·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  10……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孔子名言警句)。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1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4、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17、(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8、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9、(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2、⊙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24、  10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26、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7、   释义: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28、翻译: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29、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0、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31、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32、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33、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4、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35、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6、1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关于孔子的政治名言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35句关于孔子经典励志名言集孔子读书名言大全孔子读书名言大全

3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38、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9、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41、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4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4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45、孔子语录: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4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47、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48、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49、孔子语录: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5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释义: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

51、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52、孔子说:(对任何有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在其中的人。

5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4、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5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56、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57、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中庸》

5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孔子《论语》

59、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60、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1、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关于孔子关于反思的名言警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6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63、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