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含义31句集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含义31句集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含义

1、要真正认识自己:需要把理性的自己剔除出来,观察正在做事的自己,做事的自己往往充满了太多的感情,在讲道理的时候也往往是不讲道理的。儒家“修身养性”的方子,可让自己充分认识自己,基督教中让自己忏悔以及其他的方式,也可让自己认识自己。

2、最后苏格拉底在狱中服毒受死,终71岁。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作用,为欧洲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历史。

3、苏格拉底说,人们由于认识了自己,就会获得很多的好处。因为那些认识自己的人,知道什么事对于自己合适,并且能够分辨,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由于做自己所懂得的事就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繁荣昌盛,不做自己所不懂得的事就不至于犯错误,从而避免祸患。而且由于有这种自知之明,他们还能够鉴别别人,通过和别人交往,获得幸福,避免祸患。但那些不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才能有错误估计的人,对于别的人和别的人类事物也就会有同样的情况,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也不知自己做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所与之交往的人是怎样的人,他们就不但得不到幸福,反而要陷入祸患。

4、古希腊哲学由早期的“自然”哲学转化为苏格拉底的“自我”哲学,“精神”这一实体最终确立,此根本性的转折,向世人宣告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成熟。这个学派的最初形态是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论”为基础的。

5、他说,雅典法律比父母更为崇高和神圣。因雅典法律赋予了自己生命、教育和其他生存的权利。出于对法律的尊重,对城邦的热爱,自己都不应当逃走,否则就等于以个人力量毁灭雅典法律,会犯下大逆不道之罪。

6、仅仅是随着年龄的自然增长,人并不一定就可以认识自己。唯有去经历,在酸甜苦辣咸中感悟、体味和学习,才能逐渐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才能看到自己的局限,也发掘自己之前所不曾想象到的潜力,然后,在一个又一个自我怀疑、肯定、自信、成长循环中螺旋上升,趋于成熟。

7、在哲学的基本理论方面,亚里士多德反对“理念论”,并提出“实体论”。他认为,辩证法是用来掌握“理念”,而分析法是分析“实体”的。因而,他认为辩证法并不适合于掌握科学知识。

8、“理念”这一概念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体系的主干,但对于这个概念,人们却不是非常清楚。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在理论与思想上的对立,是有本质上的缘由的。

9、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10、   这让我想起了《夏日终曲》(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原著)里的一段话

11、苏格拉底的“知识”不同于感受或流行的意见,而是理性的必然真理,在他看来,这种知识是无法从自然中寻求的,不是自然的知识。

12、苏格拉底哲学也是围绕着这一句话把哲学拉回了人间,让哲学重新关注“人”的问题。

13、认识你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鼓足勇气,寻求美德,寻求知识,寻求智慧,这可能是一条艰难险阻的路,却也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14、“分析的”的逻辑方法是求思维的一贯性与必然性,不承认矛盾命题合乎逻辑,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只存在于思想中的理念变为多种逻辑范畴,进而掌握“存在”的真理,在变化的“存在”中求出不变的本质规律,此是分析的方法,不是辩证的方法。

15、柏拉图回答:因为只可以取一朵,好不容易看见一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16、苏格拉底曾说:我一无所知,除了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这件事外。

17、旁边的邻居见了纳闷的问:“刚才你老婆骂你,为何不还口了?”苏格拉底不紧不慢的说:“我知道,一阵雷电之后就会有一场盆倾大雨的。”

18、苏格拉底认为,“自知”不仅体现在道德方面,更体现在知识方面。它不仅告诫普通人,更是对自然哲学家们的警示。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正确地对待传统知识,并把实践理论、思辨理性、道德哲学和知识论统一起来,立足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哲学,寻求一种确定的、永恒的哲学真理。

19、人生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对包括自身在内的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是人的能动创造力实现的结果,也是对人的价值的深层本质追问和对人自身与社会相统一依据。

20、另一种是惊觉自己的无知,同时惊觉自己的无知被他人看穿,恼羞成怒。

21、书中引述了一段话:“恶行充斥各处,俯拾即是;通往它的道路是平坦的,它离我们很近,但不朽的神明却把劳力流汗安放在德行的宫殿之前;通向它的道路是漫长而险阻的,而且在起头还很崎岖不平;但当你攀登到顶峰的时候,它就会终于容易起来,尽管在起头它是难的。”

22、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一种重要人物,虽然他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是其哲学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人的追捧,给予了“圣人”的崇高赞誉。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苏格拉底哲学有所研究,有感兴趣于其现身哲学事业的壮举,或注重史料甄别。

23、是走一条容易和抄近路的道路,还是走那条漫长而险阻的路呢?读者朋友,今天的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24、关于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古希腊人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是不是人说的,是天降的。有的说是阿波罗神的女儿、德尔菲的第一位女祭司、传说中的女诗人Phemonoe说的。希腊七贤中的泰勒斯、梭伦、Chilon都曾被不同的人说成是这句话的提出者。在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说是希腊七贤一起提供的。

25、一种是惊觉自己此前未经反思的人生是如此荒谬,从此走上爱好智慧的道路。

26、德谟克利特与苏格拉底的“理念”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在德谟克利特的思想中,理念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不仅仅存在于思想之中。而另一方面,德谟克利特的理论基本上仍然保存了所谓的“种”、“类”的意思,于是,它们的具体含义就由德谟克利特的基本理论来决定了。“原子”作为物质的微粒,它们的“种”、“类”也就同样具有物质基础了。而到了苏格拉底那里,出于哲学方向的改变,“种”、“类”已经不仅仅是认知物质世界的工具了,而其本身也成为独立的实体,认知的对象,真理的本质,如此进一步的抽象,其已完全脱离了日常的意思,步入了唯心主义哲学的范畴。“认识自己”,“自我”的主体是一个理性的精神实体,然而“理性”、“思想”的本质正出于它与感觉完全不同的“理念性”。因此,“理念论”的提出,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方向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所有唯心主义的最核心范畴,其具体含义尽管可以不同,甚至所用概念也不同,但苏格拉底“理念论”提出的问题与基本意义,却是所有唯心主义所共有的。

27、在这里提苏格拉底,只想说明中西方文化其实在根源上是相通的这个道理。

28、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29、苏格拉底以“理念论”为立场的哲学思想与智者学派以“感觉论”为核心是相反的,这也决定了他与智者对待“辩证法”的态度,在对待“辩证法”的运用上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苏格拉底把古“辩证法”从主观感觉式的运用中解放了出来,使其具有了理性。

30、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与“肉体”是互相区别的,是对立的,并且灵魂可脱离肉体而独自存在,但其却仍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物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