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健康读本91句集锦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健康读本91句集锦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健康读本

1、父母应该主动提出适合各种孩子年龄,兴趣及理解程度之有关生殖及性方面的主题。

2、言吾日日日日日日:个人觉得早点普及的好,性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和平常课本中教授的知识是一样的。让学生坦诚相待,比长大了偷偷摸摸想知道但是了解到的不正确好。

3、面对孩子提出的两性方面的疑惑,家长务必正确引导和耐心解释,不要回避或者欺瞒孩子。孩子可能会问这些问题: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为什么爸爸站着尿尿,妈妈却坐着尿尿?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睡在一起,而我却要自己睡一个房间?等等。这是一个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不应回避或闪烁其词,不要用“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来糊弄孩子,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4、荷兰通过同性婚姻法案十年后,同性伴侣中只有20%选择结婚,但异性伴侣结婚率却在本来已经很低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5%。美国所有引入“婚姻平权”的州的数据,在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大体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婚合法后,这些州异性伴侣结婚率下降了5%。

5、另一方认为:太赤裸裸,会让孩子产生好奇心理。如此直白的内容,实在是有些接受不能。

6、记得高中时,政治老师说起她担心儿子在网上浏览太多的不良图片对身体有影响,结果她丈夫告诉她:那就多看看,看多了就不好奇了。话糙理不糙,在孩子小时候就教给他们这些性知识,看这些图片,不是在诱导他们产生早期性行为,反而在孩子们了解了全面的信息之后,会更加谨慎,很多悲剧的发生就是因为无知。(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健康读本)。

7、我们的确面临一些所谓“敏感”话题,如这次网友广泛关注到的内容。我们希望性知识能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这种对生殖器官的正确命名,其实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8、她回忆说,刘文利会让老师们分组,之后让大家写出自己平时所知的描述性生殖器官的全部词汇。之后,刘文利会带大家读出正确的性生殖器官的学名。开始时,大家都不好意思大声读。但慢慢地,当老师可以面向这么多人,大声读出这些词汇时,“脱敏”也就初步完成了。(珍爱生命小学生性教育健康读本)。

9、开展好中小学生性教育,关键也在于此。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这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要按进行语文学科、数学学科教育一样,进行教材、课程开发,不能随意应对。考虑到社会存在的不同意见,在教材、课程开发时,要建立开放的机制。其次,要在听取家长意见基础上,对家长也进行教育引导。我国社会对性教育存在比较深的认识误区,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必须对学生应该进行的教育,但同时,要对家长做普及工作。如果教育部门和学校觉得话题敏感,不公开听取意见,也不对家长做解释、引导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是会遭遇阻力的。

10、更可怕的是,一旦同婚合法,激进的性观念和性别意识形态,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校园,给儿童的身心灵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西方同运,以“婚姻平权”、“男女平等”为幌子,利用善良的人们的同情心,谎称什么都不会改变,一旦取得同性婚姻的合法地位后,就肆无忌惮地推行其扭曲的性观念和激进的性别意识形态。

11、第二单元“生活与技能”有两条主线,分别是“生活技能”和“价值观”与“社会规范”。“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勇于表达、乐意协商、寻求帮助和支持、做出负责任决策等生活技能。通过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在性教育中的重要体现。通过社会规范教育,学生能够了解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懂得在人际关系和各种行为中尊重规范,但也会打破阻碍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规范;能够崇尚美好,追求梦想。社会规范教育是法制教育在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12、下面我们看看视频,了解一下这个打着“父母身份计划”的机构,到底是一个什么机构?

13、两位同性恋母亲养大的美国女性KatyFaust是传统异性婚姻的坚定拥护者

14、这也正是性教育想要做的,它以人权作为核心来支撑,围绕的不是性知识,而是我们作为人去关爱和保护自己生命的权利。

15、小朋友对身体的好奇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问“我从哪里来?”,与其拒而不答或者遮遮掩掩,都不如大方地告知孩子他想知道的答案。

16、不得不说我们这一代人的教育里,“做决定”是家庭教育的事儿,然而大多数的家长都知道“会做决定”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但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学习“做决定”,更有甚者在许多家庭里,是家长帮孩子做了决定。

17、其实在另一方面,也是体现了家长们还没有意识到,如何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近几年,儿童遭遇性侵的事件偶有发生,也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应该早些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这不是什么羞于启齿的话题,而是能够保护他们的方式。

18、父母不能让小孩子从小就产生性别歧视,特别是对女孩的歧视。有少数重男轻女的家长,不喜欢女孩,使小孩从小就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种就是对男孩子的溺爱,这也是一种不平等思想。最新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家庭里的男孩普遍受到母亲的宠爱,最容易倾向同性恋和娘娘腔。重男轻女、家庭条件优越等原因,都容易导致孩子在这一时期发生性别认知模糊的现象。

19、  在性别与权利这个板块,讲到了“性别平等”,也讲到了“阅读”的好处。

20、我们做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是把《国际指导纲要》六个关键概念下的23个主题里面的每个知识要点分配到每个年级。由于《国际指导纲要》把学生分为四个学段:(1)5~8岁(第一阶段,学前一年及小学低年级);(2)9~12岁(第二阶段,小学高年级);(3)12~15岁(第三阶段,初中);(4)15~18岁及以上(第四阶段,高中及以上),在小学阶段,我们需要把第一学段的知识要点分配到1~3年级,第二学段的知识要点分配到4~6年级。

21、无论是鲍xx事件,还是吴亦凡事件,每一次,性教育都需要追着热点才能够被大家关注到,这是让我深感无力的事实。

22、其次,学校单独设课,将性教育纳入课程。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性教育当中无疑应起到主导地位的作用,要达到性教育的目的,必须把性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设置单独的课程,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保证应有的课时量。这是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不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23、即便在多配偶婚姻盛行的年代,也只有异性之间才可以结成婚姻关系。同性伴侣无法满足这一标准。这是不言自明的千古真理。

24、“如此断章取义地否定一套教材,这不公平。”大兴区行知学校六年级学生家长贾女士对记者说道。前几天,儿子回家告诉她,学校最近“火”了,原因是学校校本课程里使用的一套教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这本从孩子一年级入学就开始使用的教材,最近突然在网络上“爆红”,原因是因为“尺度大”。

25、娃从小到大的全面性健康教育读本,推荐人手一套,错过绝对后悔,小编硬广强推!

26、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性倾向是天生的、由基因决定的,也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性倾向是后天形成的,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性倾向。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性倾向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都是正常的,都应该得到尊重。

27、孩子的性教育,每个年龄段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5岁前应该解决性别知识等简单的问题。青春发育前,要进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发育时,要进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28、答案的套路我们也见识了太多:“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呀!”“你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呀!”“你是老毛猴叼来的呀!”“充话费送的呀!”

29、另外,不断暴露的校园、社会与性有关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奋斗的重要原因。基于性别的歧视、青少年不安全性行为、青少年非意愿怀孕和人工流产,让我们感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频发的儿童性侵害事件更让我们在痛心之余深感相关工作刻不容缓。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的《2016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害儿童(14岁以下)案例433起,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35%。被公开报道的案件中涉及的778名受害者中,7岁以下的有125人,受害者年龄最小的不到2岁。面对着一系列残酷的事实,我们迫切希望能够以性教育作为切入点,让儿童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建立正确的态度,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珍爱生命,也能够识别危险,用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

30、早教育比晚教育要好,5岁以前是比较好的时期。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气质、性别意识养成的一个关键阶段,孩子对于性别已有较清晰认识,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较早地让孩子知道一些性别知识,要比他们懂得了害羞,懂得了成人的忌讳之后,才去自己琢磨要好得多。

31、为了使得性教育再次获得大家新的一轮关注,很无奈,我还为此追了热点,写下了一篇半娱乐性质的推文:都美竹再爆「涉及未成年人」,事情性质变了,吴亦凡这次还不凉?

32、虽然孩子不会主动问父母一些性知识,但是父母应该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的暗示孩子懂得保护自己,知道什么是羞耻之心,这样可以在孩子未来成长发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也会更好的适应社会。

33、首先,家长本身要自我心理建设,身体应该是被尊重与肯定的。

34、图: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二年级上册P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5、李明认为,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过剩等问题,有的男生、女生在四年级或五年级已出现了青春期的表现。五年级提早告诉他们青春期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是为了在问题到来时,不让孩子过度恐慌,包括教材中介绍自慰,也是作为一种普及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绝对不是一种罪恶的行为,一定频度内的自慰行为不需要防治,更不必成为心理负担。如果有自慰的情况,怎样正确去做这件事,比如要注意在私密的空间,要洗净双手等等。

36、你是如何回答的呢,不好意思说实话,只好编个故事告诉孩子像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中迸出来的,还是含含混混的说,是从医院中抱出来,还是,抓住性教育的机会,告诉孩子,是从妈妈的子宫生出来的。

37、------------------------------------------

38、第六单元“性与生殖健康”有两条主线,一个是“性健康”,一个是“生殖健康”。通过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学生能够理解性健康是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部分,生殖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和发展,还关系到胎儿健康,关系到家庭和谐,甚至国家出生人口的素质;能够提高预防和应对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能力;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性与生殖健康和作出正确的生育计划。

39、借助课程,很多对儿童生活中行为规范、人格培养的内容,也都可以融入其中,比如不说脏话。在给孩子讲述人的诞生的过程中,她会告诉孩子,绝大多数人的诞生,都是经过母亲的阴道,因此对母亲要感恩,不能用侮辱母亲的话去骂人。吴玲说,借助这些生活中的情况,她所讲的生殖器官课进展很顺利。

40、(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二年级下册P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1、表格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宣传页

42、这些国家的家长们,终于忍无可忍,法国、德国、美国、墨西哥等国爆发大游行,数十万人走上街头,要求废除同婚法律,恢复“一男一女”的传统婚姻,还给孩子“一个父亲、一个母亲”。

43、一场霍乱之灾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只得只身投奔姑父,前往英国的一座古老庄园。但庄园里充满了神秘的气氛:一百间一直上着锁的房间、一座十年来从不让人进去的花园、深夜里不时传来的号哭声……玛丽决定偷偷去弄明白这神秘的一切。

44、以下的图片选自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全套十二册,配合小学六年课程,每学期一本,并且已经在杭州某些小学推广。

45、  虽然被抵制下架,但是随后这套教材就在淘宝上被卖到脱销。不过后来没有再版,现在已经无法买到新书了,在某些二手图书交易平台上还偶尔可以见到这套书的踪迹。

46、  最后一个单元,从保护自己的安全,讲到了爱护生殖器。

47、从理论上讲,男女的性别差异,特别是第一性征,在孩子青春发育之前解答没有问题,就目前社会文化的现状看,对于男女第一性征的差异,最好在5岁之前解答。性教育要相对超前一些,但不能脱离孩子的理解能力。

48、或许,我们的性教育读本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应该以正确的方式看待“性教育”这个问题,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正确的引导是有益的。

49、假如你的回答都是叫他们回到学校问老师,那你自己恐怕对于性的知识是比较采取逃避的态度。

50、因此,希望《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此处设计可以打破这种误解:“月经”必须说出来,而且要大声说出来,在大庭广众说出来。

51、  在一年级下册开始,孩子们开始认识人体了。

52、我们也特别关注《珍爱生命读本》与学生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人教版)里,学生们会学习到水和空气的知识。因此,《珍爱生命读本》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中,用心、合理地渗透了相关知识:

53、自己的身体自己负责,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可以借助这本书,引导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每天自己张罗给自己洗澡、换内衣裤啦!

54、有一大批网友和家长了解到书的内容后都主动去电商购买,亚马逊一直缺货,而淘宝上却被高于定价销售。即使这样也全线断货。

55、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纲要中明确要求小学1~2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掌握“孕育生命”“成长的基本知识”和“我从哪里来”等内容;在初中(7~9年级)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的知识和技能。纲要还规定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每学期应该安排6~7课时。《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是我们编写《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主要依据。从国际国内已有的研究看,把性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是有效的性教育途径。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56、这些激进分子,眼看国家和政府对他们的荒谬要求坚决回绝,心有不甘,竟然以“教书育人”的方式,把黑手伸向校园,通过看似纯真美丽的图片和文字,给天真的学龄儿童洗脑,“从娃娃抓起”,从而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彻底毁掉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文化和道德基础——亲情和伦理。

57、关心美国政治的读者,一定对这个机构不陌生,因为该机构在美国国内备受争议、取缔声四起,受到包括川普总统在内的无数人反对、并遭受联邦政府审查。

58、中国教育应尽快扯开性教育这张“羞耻布”,让它堂堂正正走进学校教学范畴,避免青少年学生“谈性脸红”,因性知识缺乏而深受其害。要解决好青少年学生性教育问题,应从以下入手。

59、表格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第II卷,P7

60、在我国中小学进行性教育,一直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当发生学生受到性侵、伤害事件时,舆论呼吁要重视性教育;可当学校开展性教育时,又有部分家长质疑、反对,舆论又对此加以炒作,这让教育管理者和学校办学者感到困惑:究竟要不要开展性教育,究竟怎样进行性教育才能得到大家的一致满意?

61、电视或者电影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下性描写的画面,难免会被父母和孩子一同看到。

62、      我们不能再用“男孩”“女孩”这样的二分法字眼了;

63、还记得《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吗?这套书被家长质疑到网上,表示尺度太大,最后学校只好回收。这里面的许多内容都被家长嫌弃,认为它“污染”了自己孩子纯洁的心灵。

64、小学一年级的,我们每天都要给孩子换内裤、清洗小屁屁,为什么?因为要保护我们的生殖器官喔~

65、今天翻这本《小威向前冲》时,我说我给你读,你来听吧。小朋友说好。读完后,她站起来,自言自语走开了:“好奇怪哎,小威跑到女的肚子里了。”

66、联合国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讲了什么?

67、“现在八九岁的孩子,比我们80后家长成熟多了。”贾女士说,学校即便不讲,孩子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也有好多。“告诉孩子正确的知识,更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不是比他们去网上搜些真假难辨的知识好多了吗?”

68、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呢?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先去听一下刘文利教授做客博客频道“随机波动”所录的一期播客「随机波动045」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5aba3b22311a69e757285a?s=eyJ1IjogIjYwMTY0Y2JkZTBmNWU3MjNiYmE2ZjRlNyJ9

69、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12册)(以下简称《珍爱生命读本》)是依据教育部2008年发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以下简称《国际指导纲要》)本土化而编写的。从2007年5月起至今,经过11年的探索,这套读本已经在北京市18所流动儿童学校推广并使用,超过30000名小学生、60000名父母、500名小学教师受益。《珍爱生命读本》从2010年起陆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到2017年3月完成12册出版。据出版社统计,《珍爱生命读本》自2010年出版以来,已经累计销售122万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70、所以,这些微博的评论板块自然也就充满了下面这些下流的评论:

71、首先,转变思想观念,破除陈旧的性教育观。比如,利用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开办性教育家长学校,有效利用社会和学校的资源,开办性教育家长学校,对青少年的家长进行必要的性教育知识,转变家长的传统性观念,是促进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一条非常值得尝试的重要途径。

72、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在如此“三观很正”的机构的指导下,《珍爱生命》都教导了孩子们什么。

73、      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性别就是什么性别,别人无权质疑你的判断。

74、我们不反对“尊重不管男女都可以平等地选择职业或社会角色”的说法,但所谓的“社会性别”观,也倡导心理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割裂,认为:

75、书里做得特别好的是,从一开始就将生殖器和普通人体器官放在一起教给孩子们,不把生殖器特殊化。

76、据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介绍,教材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内容要求和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的六个关键概念,设计了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身体发育、性与健康行为和性与生殖健康六个单元。伴随年龄的变化,每年六个单元下设的内容会有所不同,涉及儿童性发展的各个方面。

77、在我们的性教育实践中,的确面临一些所谓“敏感”话题,如这次网友广泛关注到的二年级“身体发育”单元“人的诞生”主题中“我从哪里来”的内容,五年级“性别与权利”单元“预防儿童性侵害”主题中的内容。我们希望性知识能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让儿童感觉到认识阴茎、阴囊、阴道、子宫等生殖器官,跟认识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懂得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护好。事实上,孩子在我们的性健康教育课上能自然、大方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而且年龄越小越自然。这种对生殖器官的正确命名,其实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当一个身体器官的科学名称都不能从大家嘴里说出来,这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能得到正确的描述吗?能够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保护吗?当一个孩子遭受性侵害,他连什么地方被触摸都描述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保护?国际国内的性教育经验表明,让儿童说出生殖器官的正确名称,了解到自己诞生的过程,有利于儿童树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识。

78、      性别是一个谱系,一端为大部分是男性,另一端为大部分是女性,在两端的中间可以任意组合;

79、和孩子共同探讨异性吸引人的地方,当然不是说长相,而是说对方的学识、气质这些内容。

80、异地恋的真相:有时候一样东西知道了就会好奇,好奇就会尝试,尝试了以后就会出事,然后是怪自己还是怪谁?

81、《国际指导纲要》把全面性教育划分为六个关键概念,分别为:(1)关系(Relationships);(2)价值观、态度和技能(Values,attitues,andskills);(3)文化、社会和人权(Culture,society,andhumanright);(4)人体发育(Humandevelopment);(5)性行为(Sexualbehaviors);(6)性和生殖健康(Sexualandreproductivehealth)。

82、知乎网友@苏莉安 说:我国有些家长对性教育的期望应该是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药片,刚出生就给孩子吃了。此后二十多年身体照常成长,但既没有性欲,也不产生性方面的好奇心,男不遗精女不排卵,还散发出令性犯罪者一接近就变得毫无兴趣的荷尔蒙,整个过程无需教育也不必警戒;等高中或大学毕业了吃一片解药,瞬间解锁身体机能,并且一切生理知识全懂,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全无障碍。

83、朱先生的儿子与贾女士的儿子同是该校六年级的学生,孩子们都使用了这套教材,他也从未听说过学校里有家长反对这套教材。朱先生说,开始使用教材前,学校就邀请家长到校,由北师大的研究生给家长培训,让家长了解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并了解家长对课程有什么意见。

84、据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介绍,目前《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已在北京市18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作为性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教学材料使用。

85、如果父母对于小孩探究生殖器的反应是忧愁责骂或处罚,可能会使小孩认为这种方式得到的快乐是错误的,这种讯息可能会妨碍小孩接受和给予性爱愉悦的能力,而且最后会干扰到建立爱情与亲密关系的能力。

86、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也提到,全面的性教育包括价值观、人际关系、性行为、人类发展、性与生殖健康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87、“阅读”被放在这个单元,很有意思,但细想一下,让孩子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实际上是赋予了他们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某种意义上来说,“求知”是孩子们的权利,他们不能永远只从父母和学校来获取全部的知识。

88、这套读本由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编写,从2007年开始,课题组在北京市大兴区行知学校开展小学性教育课程研究活动。经过七年的探索,课题组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本土化,研发了小学1~6年级的性教育课程内容。

89、看得出,该读本的编者,极力将同性恋、双性恋等少数性取向正常化,但事实真的就是这么简单吗?

90、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尊重,“小鸡鸡,会伴随着男孩子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男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因为自己的第一性征,面临一个又一个困惑,这些困惑的解决,会使他逐渐认识到作为一名男性,应该用怎样的态度行走在这个世界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