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名言62句集锦

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名言62句集锦

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名言

1、让心灵轻盈起舞,让生活快乐进行。繁中求简,简中生乐;淡泊名利固守宁静,取之清欢生命安谧而诗意~

2、所谓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不想做手边的事,只想做天边的事。

3、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4、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5、周国平也说,凡做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往往也做不成大事。(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名言)。

6、这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句话,他认为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7、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8、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名言)。

9、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柄双刃剑,总有正反两面的意义,某个东西能够给予你快乐的同时,必然也有让你不快乐的因素。

10、随和需要与人为善的品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为恶小而为之。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随和也是一种能力。

11、我们也不能做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做人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说白了要有自己的主心骨,不能如当年汉奸一样,做一个墙头草,喜怒无常。

12、按内心的指引去奋斗、日日好心情。按自己意愿去生活、淡泊名利,去留无意:做回真实的自己

13、“师父,可我觉得淡泊名利很酷啊。”“你这是吃饱了。”----李诞《笑场》(老子智慧:宠辱若惊)老子说:“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什么是宠辱若惊?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为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泊名利的真正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惊震心态,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14、一个人要不是对名利权情等恬淡寡欲,就不可能明确自己高洁坚定的志向,要不是在生活中保持宁静,全神贯注于学习,就不可能达到深刻和漫远的境界,实现远大的目标。

15、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入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入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16、欲寡则心自诚。——宋程颢程牙刷《二程全书元丰已未》

17、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18、一个出色的将领,看的并不是两军对垒排兵布阵,而是看撤退时队伍是否有章法。诸葛亮撤军后,司马懿率大军追击,看到蜀军的营寨和撤退的阵型,没有丝毫破绽,不禁感叹:“诸葛孔明真乃神人也!”

19、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柄双刃剑,总有正反两面的意义,某个东西能够给予你快乐的同时,必然也有让你不快乐的因素。

20、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夏多布里昂

21、纵观诸葛亮一生,都很令人敬佩,为人做事各方面,都能成大家,他都能带头做到,不违背纪律,也不会去贪图享受,更不会贪财。

22、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乱》。

23、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24、想学天体物理。如果条件允许我学个不太实际的专业然后一辈子当个搞科研的小透明的话。可惜没这条件。补习数理化知识再去学个物理专业,有这功夫我已经存下不少钱了。我还没资本去追逐梦想,目前没有,以后有淡泊名利的资本了大概也不想折腾了。

25、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26、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

27、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完全舍弃了功利观点。——皮尔斯

28、在那15小时中,艇中空气稀薄,几乎无法呼吸,气温下降到零下摄氏40度,潜艇又随时有被炸沉的危险,他感到生命已经没有什么希望,这15小时,他感觉就如150年。

29、不仗着才华就对他人傲慢,不自恃受宠就仗势欺人。保持谦虚的胸怀,才能海纳百川,采纳各方观点。自古以来,因这两点败亡的人比比皆是,马谡便是一例。

30、淡泊名利也许是自我解嘲,难得糊涂也许是无可奈何。​​​----倾花词人《倾花词人的微博》

31、洁白以自爱,清廉以自律,清高以自尊;淡泊以自居,淡交以自制,平易以自恃。

32、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宋范促淹《岳阳楼记》

33、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34、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宋史隐逸列传》关于淡泊名利的句子关于淡泊名利的句子

35、结果温柔没享到、在生活中默默地做自己喜欢并感兴趣做的事情!感情真不是靠努力就能得到。少点烦恼有爱时有情有意:平衡得失不受伤的秘诀只有一条!就别傻傻的痴情了。淡泊名利

36、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37、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38、最近爱上了你的歌,爱你才气洋溢,爱你有序谦卑,爱你稳重不失幽默,爱你安静不忘风情、喜欢你的淡泊名利,喜欢你的侃侃而谈~欣赏你的文学底蕴、钟爱你的一身所有、清华哥哥,男神

39、贪材,权欲和虚荣心,弄得人痛苦不堪,这是大众意识的三根台柱,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支撑着毫不动摇的庸人世界。(前苏联)艾特到托夫

40、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1、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法国

42、孑孓、仄亾、片爿:这些汉字天生一对,你认识多少?

43、提到“淡泊名利”一词,我们便会联想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名言。实际上,早在西汉初年,这句话就记载在淮南王刘安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中,原句为:“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无法培养高尚的品德;不能做到内心安宁平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通过双重否定,强调了淡泊和宁静的重要性,现在的“淡泊”“宁静”,正是为了日后的“明德”“致远”。

44、自古红尘多愁绪,相忘江湖不须归。尘世里的江湖,是一场纷纷扰扰的乱红,飞过春秋过往的旧日时光,抖落心头落满的惆怅。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委屈)外境所扰,淡泊名利,物我两忘,我们就能真正掌握人生幸福快乐的金钥匙。

45、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谁是每天起的最早的人呢?我心中是最有数的。是啊,他每天起来的时候,都是三五更读书,或是出门远游,回来自然就补觉。真正爱读书的人,都很享受早晨安静的时光,那个时候,读书人也容易安静,读的也受益最大。

46、有些幸福,离不开执着;有些幸福,依赖于放下。万事无绝对。年轻的心,是一张老犁,默默耕耘,只为收获。然而不是每一粒种子都会发芽。要趟过多少山山水水,你才真正明白,放下与执着都是一种追求。追求,并不意味着一往无前。水流绕石而过的睿智,兰花洁身自爱的淡泊,都是追求。想要就追,无果则放。

47、然而,三年里,如此的美景都没有引得他踏进花园一步,后人因此称他“三年不窥园”,正是这种宁静而致远的精神,让董仲舒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8、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49、一个人绝不会仅仅因为用憎恶的眼光看待世人就能显出他的优越。夏多布里昂

50、不要羡慕浮名薄利,那些还不如眼前的美景来得让人心情舒畅呢!

51、“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

52、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53、说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你会想起谁呢?先来唱唱反调啊,一位成功人士就曾经说过啊这种话,年纪轻轻就淡泊名利,是没有什么希望的。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54、诗人早已适应了闲适的山间生活。雨后的禾苗桑麻都滋润了起来,山间到处都是喜色,瓜果也结得正好。这里闲适自然,远离是非,所以,不要嫌弃这里太过于安静。

55、人生刚开始,一个字:盼。盼长大,盼成熟,盼实现所有的宏愿,盼自己拥有的更多更好;人生过程中,一个字:累。想要的得不到,得到的非已愿,看别人得到的容易,轮到自己却收获寥稀,经常是身心俱疲;人生到最后,一个字:淡。再好的东西,终是要失去;经历的沧桑,只能帮我们修炼一颗淡泊而无恙的心。

56、(简介)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9世纪后半叶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绑架》《卡特丽娜》等。早期他到处游历,为其创作积累了资源,后期致力于小说创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作品风格独特多变,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影响巨大。

57、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58、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蔡锷集序及按语》

59、只希望能够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生命,并不想在诸侯中显赫扬名。

60、陶渊明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来到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生活。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望着那飞鸟结伴归回,他认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你认为呢?

61、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以恭俭为先。《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