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笑话五年级
1、 完成学习单,深入体验谐音歇后语。
2、 两位书生见欧阳修说出了这么好的诗句,感到万分惊讶,但转而一想,觉得有点不对劲。其中一个冲着欧阳修吼道:"你脸皮不薄啊,这诗是你的吗?"欧阳修笑道:"这诗确实不是我的,它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小时候写的。"二人听后哈哈大笑:"我说呢,就凭你这模样,也能对诗。"欧阳修笑而不答。
3、 截至2010年,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人口数量排名第二。
4、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字谜、歇后语、谐音古诗、谐音对联等并在班上交流、汇总,然后把搜集到的字谜、歇后语、谐音笑话、谐音古诗、谐音对联等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5、写错字有很多种可能:有一些人很懒,遇到不会的字不去查字典或请教别人,将错就错。有一些人故意把字写成错字,比如:“咳不容缓”、“骑乐无穷”等等。(谐音笑话五年级)。
6、第1自然段:我们祖先创造的形声字藏着许多秘密。
7、 (2)在文中作批注,从对谐音歇后语的构成和书写规则的发现切入。
8、运用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9、 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一看说:公的!便弃之,又夹起一个又道:又是公的!嘴里不短嘀咕:又是公的!朋友非常惊讶,心想:厉害!广西人厉害!连田螺的公母都看的出来!
10、 一老农运西瓜,不小心把车子弄翻了。一位年轻人把他扶起来。老农感激不尽,马上切了一个西瓜,对年轻人说“你吃大便(大辫),我吃小便(小辫)!”
11、(1)烬: 。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制定是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13、教练说:“一班杀鸡,二班偷蛋,我来给你们做稀饭。”
14、我曾在书上看到过这一则笑话:冯笛写了两篇日记,他写的第一篇日记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自助餐,由于太饿了,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次我真是美美地吃上了一吨(顿)。”他写的第二篇日记是:“今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去玩。忽然,我看到街道的墙角有一堆垃圾,当时我真是大吃了一斤(惊)。”哈哈,看到这则故事,你一定会开怀大笑吧?然而这些看似好笑的故事,却都是一些错别字惹的祸。
15、星期六早上,我约妈妈一起去找错别字。我们刚走出小区没多远,我远远就看见一家服装店的招牌上写着“衫国演义”四个大字。我回头对妈妈喊:“妈妈,怎么好好的一本名著三国演义就变成了衫国演义了呢?”妈妈说:“那是故意写错的,服装店老板在招揽生意呢!”
16、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答案是:尖
17、星期天,我又在一家小店的牌子上找到了错别字,他把隐形药水的“形”字写成“行”了。我还在一家饼干店门前找到了,牌子上鸡灌饼的“灌”字写成了“罐”。最后,我在一家酒楼的招牌上看见“丰生水喜”,而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风生水起”。
18、八戒应聘,老总问你有职称吗?八戒骄傲地说:净坛使者!老总:净痰屎者?哦,那还不快去清扫厕所!
19、 乘。” 这个推销员出差回来报销旅差费时,经理以不够级别,乘坐飞 机不予报销的规定条款,不同意报销飞机票费。推销员拿出经理回 电,经理口瞪口呆。
20、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1、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22、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如果要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还不行,得先送给他一只鸡。
23、 “报告老师,我姓焦,我叫焦配。” 老师有点晕,问道:“这是谁给你取的?”
24、这些错别字一见人间有十分马虎的人,就会下凡去捣乱。为此文字王国的国王可是伤透了脑筋。
25、(7)相传唐伯虎曾在杭州西湖畔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26、走着走着,我们也饿了。“步步糕升”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我们走了进去,我看见一个小牌子上写着“蛋羔4元”,前面的步步糕升是寓意事业步步高升,兴旺发达,可后面的蛋糕写成了“蛋羔”就是粗心大意了。
27、 把搜集的有关资料,做成一期以“有趣的形声字”为主题的手抄报。
28、不难看出关于资料,从“收集”到“根据需要收集”,再到“搜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资料的范围广了,目标更精准了。关于资料整理以及“写”的能力,也是逐步提升。
29、搜集资料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来完成。
30、我一边走一边看,一眼就发现了“发起猛猎进攻”的“猎”、“豪不留情”的“豪”、“原亮我吧”的“亮”三个错别字。我马上冲过去,打败他们,并把他们改成“烈”、“毫”、“亮”。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打败这样的敌人挺容易的。
31、 (3)交流汇报生活中常见的谐音歇后语。
32、 (4)小结,谐音记忆法适用于枯燥而无意义的内容,比如较多的数字、多个名称的使用时尽量利用谐音将要记的内容编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最好与原来的内容相关联,不容易混淆。
33、 某学生:中国的江玉?长江的江玉还是黑龙江的江玉?
34、 (2)各小组选1位代表进行班级大闯关。(随着闯关,显示答案)
35、有个人叫阿爽,一天他死了。他的家人在家里放声大哭:“爽啊!爽啊!”他们的邻居看到了后就问他们发生什么事情了。他们说:“爽死了,爽死了。”
36、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此板块中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两个内容让学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交流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37、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啊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38、比如:“草”,“早”是它的声旁,“艹”是它的形旁。
39、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他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40、有一天螃蟹出门,不小心撞倒了泥鳅,泥鳅很生气地说:“你是不是瞎啊!”螃蟹说:“不是啊,我是螃蟹”
41、回到家中,我将那对镯子拿出来仔仔细细地看。发现上面几乎没有任何瑕疵,心中暗喜:看来这回赚到了。突然,我注意到了一只镯子上的银色小字,我轻声念了出来:“天真活……天真活‘波’?”
4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43、塘沽上海道小学2022年3月(22)日在线教学学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