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军事的成语
1、到了万历43年的时候,1615年,努尔哈赤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以及满洲共同体的形成。(形容军事的成语)。
2、身经百战 身先士卒 十荡十决 十战十胜 使羊将狼 挺身而出 万夫莫敌 威武不屈
3、以弱制强 以少胜多 以逸待劳 先发制人 先礼后兵 先声后实 先斩后奏 一箭双雕
4、为了展示军事隐喻在整个疫情相关的社交媒体话语中所占比例,我们将军事隐喻疫情主题微博的数据与全部疫情主题微博的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如下:
5、钟离昧曾经几次对战让刘邦吃尽了苦头,后来项羽兵败投靠了韩信,而刘邦非常想杀钟离昧,显然收留钟离昧是韩信又一次犯错。
6、(解甲休士):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不再战斗。
7、如果是从十多年前开始关注军事,那么对于“网络中心战”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在当时,无论你谈论任何与军事相关的话题,不提一下“网络中心战”都不好意思接着说。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坐山观虎斗
9、较胜一筹 得胜回朝 战胜攻取 稳超胜券 战无不胜 百战百胜 大获全胜 出奇制胜
10、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1、第二天李成梁才明白小妾与努尔哈赤不可告人的关系,盛怒之下下令将已死的小妾全身衣服扒光,用柳条重责四十。据说现在满族人每年收黍子的时候,还要插柳枝,就是为了感激和纪念这位小妾;而熄灯祭祀的习俗,则是为死后裸体的小妾遮羞。
12、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3、败军之将 虾兵蟹将 杀妻求将 虎贲中郎文武双全 文武全才 允文允武 经文纬武
14、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15、但是社交媒体对隐喻的过度使用会产生诸多问题,过度隐喻是媒体报道的一种固化表达。当下疫情期间,过度使用军事隐喻需要更深层次的反思。
16、除了这种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横向信息传递”在网络中心战的概念中也越来越受关注,这种传递方式可以更快的从诸多信息源获取信息,从而更好的判别对手的行为,同时也能在更低层级间进行信息的传递。随着未来网络中心战的进一步发展,这有可能成为它的最本质的东西,但要达到这一步将会面临一系列更加复杂的问题。
17、原标题:军事奇才韩信,被一群宫女用竹子捅死,成就了两个什么成语?
18、穷寇勿追 屈蠖求伸 神出鬼没 使贪使愚 首尾相应 水来土掩 速战速决 贪小失大
19、万历年间,就有这样一个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努尔哈赤。
20、典故: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时曾经做过一个奇特的梦,他梦见自己使用的笔尖头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一张张白纸自动飞到他眼前,他高兴极了,就抓起妙笔飞快地写了起来,落在纸上的却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他的许多著名的诗篇流传至今。
21、(生力军):指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也用来比喻新加入某种工作或某种活动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
22、我们可以想像努尔哈赤誓师时女真将士的同仇敌忾、万众一心。
23、放虎自卫 漏网之鱼 明火执仗 气势汹汹 气焰嚣张 情见势屈 穷凶极恶 四郊多垒
24、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擒贼先擒王 杀人不见血
25、一举两得 一石二鸟 一张一弛 杀鸡骇猴 杀鸡吓猴 杀一儆百 避实击虚 避实就虚
26、鱼死网破 同归于尽 握拳透爪 坐观成败 两败俱伤 两鼠斗穴 两虎相斗龙争虎斗
27、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28、挟天子令诸侯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英雄所见略同
29、(解甲投戈):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30、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1、(赤壁鏖兵):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32、凶相毕露 以卵投石 口中蚤虱 以强凌弱 阴谋诡计 有恃无恐 又生一秦 再衰三竭
3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34、这个时候,我们就又要说回到万历皇帝的那个梦了。
35、(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36、(金鼓齐鸣):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37、分化瓦解 化敌为友 解剑拜仇 纵横捭阖 剿抚兼施 倒戈相向 里应外合
38、但随着攻城拔塞,积累军功越来越多,韩信变得自满起来,历来君臣可以共患难鲜少能过共富贵,功高震主是当头顾忌,高调、横行都是取祸之因。
39、典故: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40、话说三国时,蜀国宰相诸葛亮对马谡非常赏识,任命他为参军,两人闲暇之余常常以酒论道,思绪纵横驰骋高谈阔论用兵之计,治兵之道。
41、(矢尽兵穷):箭已用完,兵已打光。形容战斗到兵力丧尽。
42、事件过程:整个疫情应对工作全面地类比为军事行动之后,医护人员、参与的行政单位、人体、病毒就成了军事行动的参与者,其跟随的动作也被军事化色彩的词语形容,例如“湖北省长:检测机构要立军令状,两天消化检测存量”,“入侵&反击!病原体和人体的攻防战”(搜狐网,2020/01/31),“武汉保卫战”。并且,在疫情中付出大量代价的医务人员与被封锁在城市内的湖北省居民也常用类似“牺牲”的词来形容,比如“截止到2月9日,因抗击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公职人员54人……”,“因为那些地方采取了自我关闭城市的壮士断腕之举,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宽慰和鼓励都是由衷而发的……”。
43、结果趁着夜色,小妾偷了李成梁的令牌,放走了和自己有私情的努尔哈赤,知道自己罪无可恕,便在李府一颗树上上吊自尽了。
44、努尔哈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奠基人。金庸称他为“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但关于他的死因,史学界争论不休,始终没有定论。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闷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45、(严陈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46、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7、萧何骗韩信单身入宫,被吕后埋伏的兵士拿下,韩信以为仗着“三齐”、“五不杀”可以免除杀身之祸,他忘了只要一个女人要专心对付一个人,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48、这种落差的形成通常和复杂的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它已经改变了大多数人思维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网络中心战,我们可以从战略以及理念的影响、作战运用和技术难题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49、从认知动因的角度分析,人们总是习惯于以先习得的概念系统去隐喻后习得的概念系统,以容易理解的概念去隐喻较为陌生的概念,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与疫情相比,军事就是人们更加熟知的概念系统,例如,“攻防战”在军事上形容进攻与防御之间的战场状况,借用这个词语我们也能更容易明白病毒感染与免疫系统这对矛盾关系。
50、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51、释义: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52、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傅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53、坚如磐石拼音:(jiānrúpánshí)
54、典故:商朝末年,纣王帝辛对内统治手段残暴,对外连年征战用兵,导致商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武王姬发在征讨商纣前说:“我周王姬发将征伐商,因为今日的商君纣暴虐无道,任意蹧蹋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残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为逃亡罪犯的头领,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窟。我获得了志士仁人的协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祸乱。”最后商周决战于牧野,纣王惨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55、哀兵必胜 骄兵必败 调兵遣将 损兵折将 虾兵蟹将 按兵不动 短兵相接 缓兵之计
56、想当年将军金戈铁马,纵横大江南北,势不可当。
57、精兵简政 厉兵秣马 招兵买马 弄兵潢池 穷兵黩武 散兵游勇 用兵如神
58、(擐甲执兵):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59、安邦定国 安不忘危 富国强民 尽忠报国 精忠报国 丧权辱国安营扎寨 治国安民
60、(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61、(拼音): jūn lìng rú shān
62、(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63、(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64、这四错终于在刘邦夺到到天下时开始清算,刘邦借平叛陈豨出宫,萧何出谋,吕后执行,便发生了钟室之祸。
65、为探究本次新冠疫情中社交媒体话语当中的军事隐喻所占比重,“清研智库”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既包含前文提到的疫情主题关键词又包含军事用语关键词(包括“抗击”、“战斗”、“战士”、“战疫”、“前线”、“牺牲”等词)的微博,以保证爬取样本能同时满足“疫情相关”与“军事隐喻”两个条件。
66、刘邦用陈平之计亲征云梦,欲袭杀韩信,但顾忌钟离昧不敢进逼楚国。
67、(砺兵秣马):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68、典故:西晋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名叫左思。左思出身寒微,不善交游,而且相貌丑陋,说话还有点口吃。他的父亲左雍对此十分失望,有一次,竟当着他的面,对自己的朋友说:“左思这孩子的学习,还赶不上我小的时候呢!”这事对左思的刺激很大,从此他便潜下心来,发愤读书,终于写的一手好文章。后整整用了十年写出《三都赋》这一文学巨著。起初,不为时人所重,后经黄埔谧、张华等名流推荐,于是富豪之家争相传写,以至洛阳纸价也昂贵起来。后来,人们便用“洛阳纸贵”来形容文章作品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69、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70、坚甲利兵 盛食厉兵 空室清野 罗掘俱穷 木牛流马 手无寸铁
71、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缓来到晋国,见到晋景公,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果然,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72、苏姗.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的论述到,社会个体以的实用主义为指导,着眼于付出和实际结果,而战争是少数几种被认为不应该以“现实”眼光加以看待的行为。但在那种倾其所有的全面战争中,付出也是倾其所有的,毫不犹豫的,当社会进入一种紧急状态之后,牺牲再大,也不过分。当下疫情期间,我国已经处于事实上的“例外状态”,在此状态下 “主权者”可以根据形势而采取各种必要的紧急行动,实现福柯所说的“权力技术”(如封锁城市,网格化排查社区,公共场所要求佩戴口罩,公共交通的实名登记),建立全方位的规训机制。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例外状态扩大的边界在哪里;在例外状态下,个体的牺牲应该控制在何种限度之下。
73、(精兵强将):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74、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所向披靡,杀死秦兵无算。(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75、邻里之间有争端要协商解决,万万不可大动干戈。
76、典故: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77、典故:南宋陆游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留下了9000多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代表作有《关山月》、《农家叹》、《示儿》等。清代诗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论陆游的诗:“陆游的诗才气豪健,意境清新,立意深刻,语句精练,力透纸背。”
78、(枕戈披甲):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同“枕戈坐甲”。
79、吕后欲杀韩信时,萧何出谋划策献上计谋,巧杀韩信,全了刘邦的面子。
80、韩信欲起兵反抗,然后见刘邦自辩无罪,但又怕被擒拿,这时属下就出了杀刘邦眼中钉钟离昧领功的主意。
81、(鸣金收兵):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82、(持枪实弹):持:握。手握钢枪,子弹上膛。形容全副武装,准备战斗。
83、我们为何要讲王杲呢?因为他是努尔哈赤的姥爷,而此时年仅15岁的努尔哈赤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也身在姥爷身边。
84、释义: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85、草木皆兵 草率收兵 赤壁鏖兵 韩信将兵 潢池弄兵 坚甲利兵 胸中甲兵 弃甲曳兵
86、(练兵秣马):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87、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88、(刀折矢尽):折:断;矢:箭。刀也断了,箭也用尽了。形容战斗到最后,无力再战了。
89、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90、这里,我们就又要提到李成梁了,在30多年时间里,作为辽东总兵,李成梁其实有着多次的机会,将努尔哈赤剿灭于萌芽状态,但是他都没有实施。这又是为什么呢?
91、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92、(旗开取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93、有隙可乘 诱敌深入 欲擒故纵 筑室反耕
94、(卷甲韬戈):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