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精髓
1、法家思想太过于绝对化,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忽略了情对于人的重要性。
2、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3、第战略衔接能力。能够重构需求,识别战略性合作机会,实施企业战略性合作项目。能够将人力资源工作的战略规划和业务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有能力激励和推动组织中的成员接受变革和拥抱变化,有能力在本部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发现关联,并识别出关键人物、关键环节和关键联系。
4、第要将法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和儒家、道家思想有机融合。 (法家思想精髓)。
5、法布于众,法律是君主治理国家的依据,那么法律就应当以成文的形式出现,并做到公布于众,并争取做到“家喻户晓”。
6、★比如,在实际考核中,有的员工能够做到“客户第一”的第五条“具有超前服务意识,能够防患于未然”,因为他们天资好,做业务规划方案时前瞻性很强,但是第一条“尊重他人”做不到,这种员工在“客户第一”这条价值观上是没有得分的。
7、在讲这个知识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其作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韩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这篇《韩非子-南面》里蕴藏的也是法家思想。
8、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9、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有不少学生,在当时享有盛名。在稷下时,与田骈、接子、环渊等有较多的交往。他们一起被齐王命为大夫,受到尊敬,齐王还特意为他们建起了高楼大厦,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他对于法家思想在齐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著有《慎子》一书。
10、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
11、“失治”这个词,在文章原文中,是以“治之失也”的形式存在的,它存在于文章的最后一段。
12、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按“271”原则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20%超出期望,70%符合期望,10%低于期望。考核结果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阿里巴巴也通过制度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13、法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性恶”论。认为任何人为自已都有“皆挟自为心。人都是追逐自身利益的。都好逸恶劳。
14、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15、值得一说的是,运动式管理在阿里巴巴历史上并非常态,这一般是阿里巴巴处于危急时刻,为了力挽狂澜实施的非常措施,其目的是以当头棒喝的方法使整个组织警醒,悬崖勒马,回归到规范、正常的状态。
16、要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方法就是修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说谎)、两舌(挑唆)、恶口(语言粗俗)、绮语(花言巧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愤怒怨恨)、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十种善业。
17、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其范围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管理的社会科学,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
18、同时,培训工作紧紧跟上,将运动式管理的效果进一步巩固。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阿里巴巴B2B业务2002年底实现盈利,2003年阿里巴巴开发了淘宝及支付宝业务,并且迅速成长。
19、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0、这个译文大家可以搜索到,我在这里总结一下,意思其实就是论述的“变法”的重要性,举的例子也很多,姜太公、商鞅,管仲、齐桓公等,都是因为变法而使得国力昌盛的,所以君王不要一味地尊崇传统,要勇敢去改变。如果一直保守,那么不改革,那就是治理国家得过失。
21、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
22、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子奸劫弑臣》)。这人之常情是什么?趋利避害,有好处他就去,有害处他就躲,这是人的本能。韩非说:我们要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儒家讲的仁义吗?不是,是什么?利害;是儒家讲的礼义?不是,是什么?算计。
23、二百三十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从人利己的本性出发,讨论了利己主义的利益观,他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人们把《国富论》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看不见的手”当成市场经济永恒的基本原则,当成经济学“皇冠上的明珠”,把亚当斯密的思想与牛顿的科学发现、瓦特的蒸汽机发明并列,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三大变革事件。
24、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之一。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25、阿里巴巴将法家制度化管理的精华与西方规范管理的做法以及儒家德治思想相结合,发展出价值观落地的一系列制度:培训制度、思想教育活动、价值观考核等。
26、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27、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时,韩非提出了将三者紧密结合的思想.法是指健全法制,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术是指的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法家思想的影响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28、法家思想就是在战国这个残酷的时代发展成熟的。法家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家,其中最有名的人物就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韩非的思想和庄子一样来源于老子,至少韩非思想来源之一是老学。庄子和韩非虽然同出于老,但这两人的思想观点是完全相反的。庄子追求的是绝对自由,韩非主张的是绝对专政;庄子希望的是社会的宽容,韩非主张的是国家的管制。庄子追求自由、追求宽容是因为庄子认为人性天真,人性都是纯真的;韩非主张专政、主张管制是因为他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是恶的。
29、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30、 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君、父、夫,同时,君、父、夫要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31、韩非子生于战国时代,为韩国公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32、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妳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
33、法家在政治实践中,例如秦国奖励耕战强化农业和战力,毁弃诗书以愚化反对君权政治推行愚民政策,秦始皇为了统一百姓的思想行焚书坑儒。彻底希望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以法治国。
34、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而秦始皇统治群众的思想就是法家的思想。有些统治者认同无为而治或者教化群众,但秦始皇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只有严苛的法律才能让群众听话。所以在这种立法之下,很多群众也是比较安分守己的,为国家而奋斗。并且在秦朝实行的是重武,只要你能获得战绩,那生活就大大的改变。所以法家奉行的纪实,严苛的法律,也是公正的伸直秩序,这样才能激发人民的战斗欲望,才能让国家更加强大。这种想法也是很正确的,因为事实证明秦统一了六国,成立了第1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35、阿里巴巴在价值观考核设计上采用通关制规则。如果一名员工在考核时第一条没有做到,那么第二条、第三条做到也没有用。
36、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37、他的个人品行值得尊敬,韩非的成就不仅在法家中是最高的,就其理论本身的严密性统一性和深刻性而言,即使在先秦诸子中也是最高的,但我们也知道,韩非本人在历史上的评价远远不如孔孟老庄,这与他倡导的这一套比较严厉的理论有关。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结合前期法家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建立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三维一体的刚性管理思想体系。
38、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
39、法家学派在基础上否定世袭贵族天然传承的等级制度,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40、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