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曾国藩家训四大名句(摘抄好句65句)

曾国藩家训四大名句(摘抄好句65句)

曾国藩家训四大名句

1、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赞。

2、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

3、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4、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译:(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5、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

6、这正是曾国藩家训的智慧精华所在。让我们随着郦波老师的娓娓道来,去切身感受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曾国藩家训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

7、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8、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9、《曾国藩家训》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事、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1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2、(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13、《曾国藩家训》是根据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家训等史料整理而成,分为悔弟篇、戒傲篇、谕儿篇;体现了曾国藩在修身治学、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等方面的过人之处,书信文字朴实,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1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5、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6、1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7、  此外,栏目也刊发了不少以家书为主要形式的家规家训,如郑板桥、曾国藩、左宗棠、梁启超等人的家书。一些大家族聚族而居的传统院落则往往留下楹联匾额家训。在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客家土楼、康百万庄园等中,家族主人将修身养德、为人处世之道书于楹联匾额中,镌刻于墙上,让子孙于转身回眸之间时时诵读默记,接受熏陶。

18、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译:(安静可以使人明智,好动就会引发很多过失,这是明显易见的道理。)

19、   “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即要远离看风水、算命、和尚、巫道、郎中等人。亲近和接纳这些人,只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烦恼。

20、当时不杂是指做一件事的时候,需全神贯注去做,万万不可分神,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这件事的同时,又在想另一件事,那么你会两件事都做不好。

21、曾国藩培养静的方法:静坐,无论怎么忙,都要静坐,身体宁静可带动内心宁静;淡定从容,这是关键,遇到什么事情先静下来,能甘淡薄必有几分真学问,生活中要注意养得心中恬静。

22、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 谦谨、敬恕 、毋贪、去私 、专有恒”,

24、缓:事缓乃圆 , 好从慢得;从缓待变 , 应对自如;

25、金昌消防指战员将为大家推荐红色书籍并诵读选段

26、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27、  “敬”的功夫也是曾国藩特别重视的,内心要有一个“敬”字,要善于专静守不为外物所诱惑、所打扰。他的“主敬”思想是接续儒家传统而来。他说:“‘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

28、忍:修身养性 , 志存高远;忍气静心 , 平息愤争;

2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曾国藩

3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2、将每天所做、所想、所讲记录下来,记日记;自省;

33、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34、  这些地区或为中原或为江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崇文重教之风盛行,哺育了诸多历史名人和世家望族。

3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36、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37、浑:难得糊涂 , 愈致混淆;藏锋剑锐 , 戒骄装愚;

3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39、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40、不过,曾国藩同时认为,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天地万物最初所得之气“均耳”,但人与物、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就人与物相对而言,人得气之全,物却仅得气之偏;

41、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42、明:人贵自知 , 自知则明;偏信则暗 , 兼听则明;

4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4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5、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46、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47、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曾国藩

48、白话文意思: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一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比别人强的人,自己不会认为比别人强。

49、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50、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51、我们前面连续讲了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里《论人生三种境界》所引的三首名作,连续讲了两首《蝶恋花》。所谓重要的事说三遍,重要的词牌像《蝶恋花》也应该至少讲三个。那么第三首《蝶恋花》应该讲谁的呢?我想来想去,虽然《蝶恋花》的名作有非常非常多,但是你猜我会讲谁的《蝶恋花》呢?好吧,不卖关子了!我们就来讲讲这首美丽的《蝶恋花》。词云:“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52、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得,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

53、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前兆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

54、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5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6、治*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57、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曾国藩

58、听到最后一联“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名句,我想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首《蝶恋花》,就是王国维先生的名作。是啊!他在《人间词话》里引述《人生三境》居然引了两首《蝶恋花》,所以我们怎能不讲讲他的这首名作《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呢!据学者考证这首《蝶恋花》应该作于王国维先生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的春天,他长期在外奔走,终于回到家乡海宁,重新见到与自己相隔多年的发妻莫氏而作。

59、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60、0专:凡为一事 , 事皆贵专;以专而精 , 以纷而散;

61、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62、当时地方督抚皆有自己的幕府,可唯有曾国藩的幕府汇集了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像中国近代化学之父徐寿和他同为化学家的儿子徐建寅,像中国近代大数学家与教育家华蘅芳,像中国近代大数学家与物理学家李善兰,像中国近代医学家、翻译学家赵元益,像号称“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大教育家容闳,这些时代的精英都汇聚在曾国藩的幕府,为他开创安庆内军械所,为他开创江南制造局,为他开创江南制造局所属翻译局殚精竭虑,贡献智慧与生命。

63、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吾便宜,断不肯吾占人的便宜。译:(不可占人半点便宜。情愿人占我的便宜,绝对不能让自己占他人的便宜。)

64、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