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句 描写雨的诗两首(摘抄好句38句)

描写雨的诗两首(摘抄好句38句)

描写雨的诗两首

1、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写雨的诗两首)。

2、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3、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6、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7、译文:昨夜有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道花瓣又掉了多少。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关于雨的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4)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5)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0、方岳《听雨》: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11、直译:破鱼笼子架设在拦鱼坝上,任由鲂鱼鲢鱼游进又游出。齐侯的妹子回到齐国来了,仆从如雨啊多得不可胜数。

12、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13、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14、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

16、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偶的最爱,呵呵)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8、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19、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20、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2、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23、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4、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2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2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9、但“浅深山色高低树”和“一片江南水墨图”之间的比喻关系也很有意味。上句是实景,为了用水墨图比拟,诗人有意避开色彩,仅用“浅深”二字加以形容;下句则是虚拟的意象,虽是虚拟,却又极为细致,“水墨图”前着以“江南”二字,“山色”的清逸潇洒之致,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样由实入虚,虚实相生,虽无细腻的景物刻画,却更能显示景物的绰约多姿,更能引发读者悠远的联想。

30、一望无际的旷野、郁郁葱葱的草木,还有芬芳的野花、欢鸣的黄莺,都让人心情欣喜和放松。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曾驱车登古原,赞美夕阳无限好;辛弃疾也曾在春日系马于水边幽寺,欣赏到梨花如雪和一鞭春色。下面介绍两首描写野步的好诗,只是寥寥数语,却移步换景,更引人共鸣。

31、译文:刚刚下过的暴雨,使山间溪流水势暴涨,空中升腾的云雾,遮蔽了山上的大树,显得树林很低矮。

32、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33、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4、便引人入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使人感觉知春的小雨很有

35、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36、译文:夏季天气多变,一阵暴雨过后,暑热消失,天气开始变得凉爽,淅淅沥沥的雨带来了些许秋天的雾气。

37、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