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介绍100字
1、这座教堂有五扇大门。中间的大门周围是大理石浅浮雕,有鸟类、水果、兽类和昆虫,精工细作,栩栩如生——而且数量繁多,设计复杂,就算研究一个星期也不会厌倦。在大尖塔之上——俯视许许多多的尖塔——在尖塔之中——在门窗之上——在这栋宏大建筑的每一个角落,从顶部到底部,只要能找到壁龛和拱门的地方,处处都可以看到一座大理石雕像,每一座雕像本身都值得玩味!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卡诺瓦——这样的巨匠负责设计,他们自己的学生负责雕塑。每张脸都表情丰富,每个姿势都仪态万方。远远地,在高耸的屋顶之上,一排排精雕细刻的尖塔高耸入云。透过尖塔丰富多彩的窗花格,可以看到远处的天空。在尖塔中间,大尖塔拔地而起,就像大商船的主桅傲然耸立在一群小船中间。
2、这时印第安人听到一点响动,他怀疑楼上有人,就想上去看看。
3、不远万里而来,不虚此行。一切都规模宏大。没有小家子气的东西——没有便宜货。雕像都体积庞大;宫殿宏伟;花园占地极多;林荫道无穷无尽。凡尔赛面积巨大、广阔无垠。我以前认为,图片过度夸张了,凡尔赛没那么大。这一切使凡尔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加美丽。现在,我知道,图片并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凡尔赛的精髓,没有画家可以在画布上充分表现凡尔赛真实的美感。
4、有时,我们沿着大运河飞驰,速度极快,只能看到两岸建筑的大门。另外,在郊区昏暗的小巷里,我们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匹配当地的安静、霉菌、静止不动的水面、牢牢粘附的杂草、空无一人的房子、了无生气的氛围,然后,陷入严肃的冥想之中。
5、我们看到罗讷河静静地流淌,河两岸是青青绿草;舒适的农舍掩映在鲜花和灌木之中;古色古香的红瓦乡村历史悠久,长满青苔的中世纪大教堂在雾霭之中隐约可见;林木茂密的群山上巍然耸立着封建时代的城堡,城堡里是长满青藤的塔楼和角楼;我们就好像见到了极乐世界,飘渺的仙境令我们目不暇接!
6、我们去参观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的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有时,我都感到惊讶,因为我们确实知道得太多,而且我们也太聪明了。我们立刻认出这座古老高大的褐色哥特式建筑;景色如画。我们离开一段距离,从一个观察视角转到另一个观察视角,长时间凝视着它高耸的方塔和富丽堂皇的正门,只看见密密麻麻残缺不全的圣徒石像。时光似箭,日月如梭,圣徒们却一直居高临下,平静地俯视众生。在骑士精神和浪漫主义盛行的古代,耶路撒冷的最高级主教站在这些建筑下面,号召进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那是六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从那时起,圣徒们就站在了那儿,安静地俯视令巴黎或喜或悲的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
7、有一位牧师在讲坛上说教,马克·吐温讨厌极了,有心要和他开一个玩笑。“牧师先生,你的讲词实在妙得很,只不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你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上面。”那牧师听了后不高兴地回答说:“我的讲词绝非抄袭!““但是那书上确是一字不差。”“那么你把那本书借给我一看。”牧师无可奈何地说。于是,过了几天,这位牧师接到了马克·吐温寄给他的一本书——字典。
8、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9、80年代后期开始,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用荒诞情节批判英国封建体制的《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用巧妙错位的故事讽刺美国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逊》,歌颂法国民族女英雄的《冉•达克》,以及深刻剖析金钱腐蚀作用、暴露上等人伪善面貌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10、1902《致坐在黑暗中的人》在《北美评论》上发表。(这是马克·吐温反对帝国主义在世界各地实行侵略的名篇——译者)1910年冬春马克·吐温健康恶化。
11、预言是人类唯一一项无法经由练习而改善的技术。
12、当你为爱情而钓鱼时,要用你的心当作饵,而不是用你的脑筋。
13、散文随笔记事类文章2000字以内,小说以中篇为主,诗歌3到5首,时事评论优先发表。
14、《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年) 《乞丐王子》(1882年)
15、1811《傻瓜威尔逊》由美国出版公司出版。
16、《傻子出国记》为通讯集,是马克•吐温的旅欧报道。写天真无知的美国人在欧洲的旅游见闻,滑稽、诙谐,表现出美国人在欧洲封建社会及其印记面前的优越感。《过苦日子》是一部回忆录,写作者到内华达找矿经过,其中有不少虚构成分,把艰苦的淘金生活写得生气勃勃,热气腾腾,其间一些夸张、滑稽的故事表现出马克•吐温的喜剧才能。《镀金时代》是他同邻居、作家查尔斯•沃纳合写的长篇小说,旨在讽刺当时疯狂的社会投机心理。小说的人物有企业家、政客、农场主和小市民。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告诉我们:在那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获得大量财富的是投机商、企业家和政客,小人物永远是在做梦,就像那位塞勒斯上校,发财梦做了一个又一个,可餐桌上“只见冷水和生萝卜”。
17、19世纪60~70年代,马克•吐温发表幽默短篇共70篇,其中多数为小品类。它们的主要特色是极度夸张、幽默、滑稽。主人公往往天真老实,思想单纯,有一套先入为主的想法,结果处处碰壁。他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和名篇《竞选州长》、《神秘的访问》都是这样写的。在一部分作品里,幽默含有讽刺,如《竞选州长》、《坏孩子的故事》、《好孩子的故事》等。作者解释说“幽默只是花絮”,“为幽默而幽默是不能经久的”,他的幽默滑稽出自严肃的创作目的。这期间他讽喻的社会现象有:种族歧视、新闻界的乌烟瘴气、投机心理以及社会道德的错位与虚伪。
18、民主是什么?就是真实的民意表达!如何反映真实的民意,这才是民主政治的大课题,也是民主的真谛。社会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民主政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能够代表广大民众意愿的民主形式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人民大众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民主政治的外壳,而是切切实实的民主政治的内涵。
19、这样的特质可使友谊维系终身——只要不想对方借钱。
20、法国是宜人的土地。只有“宜人”这个词才能精确地描述法国。他们说,法语里面没有“家”这个词。呃,如此引人入胜的美景自然给人家的感觉,因此,处于如此美景之中,就算没有这个单词,他们也不会有意见。对于“无家可归的”法国,我们不要同情心泛滥。我看到,身处异国他乡的法国人基本上不会放弃在适当时候重返祖国的念头。现在,他们的念头一点儿都不让我奇怪了。
21、183麻省康谷尔顿的图书委员会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为“无聊之作,只能供贫民窟阅读”。不得放在书架上,从而开始了禁书的一段历史,其影响直至今日。虽然如此,到五月份时,《赫克》出售了五万一千本。(这样的禁书是个别单位的,并非全国性的)
22、大教堂里有一个附属小教堂,小教堂里面有一个祭坛,涂料是纯银的——至少他们是这么说的,但是依我看,纯度也就是有个百分之八九十——祭坛前是一盏小小的长明灯。一位虔诚的女士去世了,留下了一笔钱,要求用无限的弥撒来让她的灵魂安息,还规定这盏灯要始终亮着,日夜不熄。你明白,她死前就完成了遗嘱。灯极小,非常昏暗。我觉得就算这盏灯完全熄灭了,也对她没什么大的伤害。
23、181《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发表于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这是赛缪尔·克莱门斯的处女作。(自学的马克·吐温在印刷所当学徒、排字时,即开始练笔,发表这个处女作时年17岁。)
24、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25、最后,如林的方尖塔优雅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在琥珀色的阳光中闪闪发光,在一片低矮的房顶中间冉冉升起。有时,人们会看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在海面之上,镀金的鳍状云朵从茫茫波涛之中升起。大教堂!我们立刻明白这就是大教堂。
26、(作品风格特点)幽默和讽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扩展资料(人物生平)
27、181《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
28、更可怕的是,他们在洞中看见了印第安乔…… 同一天晚上,哈克发现印第安人乔和他的同伙挟着东西上山了,哈克想他们肯定是转移财务,就远远地跟踪。
29、经常要坦白地承认一项过失错误,这将使你的上司意料防备不及,才会给你一个机会去犯更多的错误。
30、《康州美国佬奇遇记》(1889年)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31、汤姆和哈克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早已朽烂的楼梯塌了,印第安人没能上楼。
32、“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33、还有规模宏大的喷泉,巨大的青铜像把耀眼的水流喷向空中,一百条弯曲的喷射水流汇聚在一起,外形壮观,绝美无比;宽阔的林荫道以青草为地毯,像树枝一样向不同的方向伸展,四通八达,延伸到好似无穷无尽的远方,道路两边各是一排密密麻麻、枝叶茂盛的树木,树枝在上方交汇,形成拱门,就跟雕刻的石头拱门一样无懈可击、富于美感;森林中处处是波光粼粼的湖泊,小型船只在湖面上闪闪发光。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宫殿的台阶上,在散步场所,在喷泉周围,在树丛中,在远处绵延不绝的林荫道拱门下——成千上万的人身着盛装,走路,奔跑,跳舞,给这幅神仙画卷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4、蓓琪也在不久之后与他重归于好…… 不久后,法院终于要审理那场凶杀案——大家都以为凶手是波特时,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第安乔,但乔却当场逃走了。
35、187马克·吐温的《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发行者为易里夏·勃里斯。
36、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最具美国本土特色的作家”。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37、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38、如果你收养了一只饥饿可怜的狗,并且让它舒适顺利,它将不会咬你,这便是一个人与一只狗之间最主要的差别。
39、镇上的人不知道他们的去向,以为他们在河里淹死了。
40、1810与勃勒特·哈特合作写喜剧《阿星》。十二月完成,但两人的友谊从此难以维持。
41、从屋檐到屋顶的鸡冠形屋脊,都是绵延不绝的巨大的曲线形大理石横梁,就像是蒸汽船从船头延伸到船尾的牵索。每根横梁,从头到尾,都竖立着一排花样繁多的花朵和水果雕塑——互不统属,迥然不同,代表了一万五千多个物种。稍远处,这一排排的花朵和水果好像靠在了一起,就像铁路轨道的一根根枕木。就此,这座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朵和怒放的花朵形成了一幅非常养眼的画面。
42、探险家不屑的说:荒唐,你们这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仅仅是富人的言论自由。只有我们美国才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43、1873年他同查·沃纳合写的《镀金时代》,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
44、1870年马克·吐温与纽约州一个资本家的女儿欧莉维亚·兰登结婚。
45、1811《侦探汤姆.索亚》由哈泼公司出版。
46、(作品风格特点)幽默和讽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扩展资料(人物生平)
47、长篇:《傻子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傻瓜威尔逊》、《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冉·达克》侦探汤姆.索亚》
48、这两人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不少钱,正往地里埋。
49、白天,光线强烈,威尼斯几乎没有什么诗情画意。但是,月亮为威尼斯平添了姿色,锈迹斑斑的宫殿又变得洁白,支离破碎的雕刻作品隐藏在了阴影之中,古老的城市恢复了五百年之前的荣光。因此,人们可以轻易地幻想一下,静静的运河上是插着羽毛的护花使者和美丽的女士——夏洛克穿着犹太人的粗布长袍,脚踏凉鞋,大胆向富裕的威尼斯商船队放贷——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埃古和罗德利哥,诸如此类的人物——威风凛凛的舰队,凯旋的军团。在奸诈的阳光之下,威尼斯的弱点暴露无遗,破烂、荒凉、贫穷、商业凋敝、无足轻重。但是,在月光下,一千四百年的光辉岁月给威尼斯镀上了一层光环。在世界诸国之中,威尼斯又一次成为高高在上的女王。
50、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使他全国闻名。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
51、 探险家不解地问国王:这叫什么民意?为什么那么多的穷人不吹喇叭?
52、1873年冬马克·吐温与作家查尔斯·特德雷·华纳合作,写了《镀金时代》。华纳为其在哈特福特的邻居。
53、巴黎、马赛、热那亚、那不勒斯、庞贝、君士坦丁堡、士麦那、大马士革、耶路撒冷、拿撒勒、伯利恒……沿途的风光让人目不暇接!
54、正当读者紧张于亨利马上就要抓起那个“宝贝”的时候,“请进来一下”——短短的五个字,犹如晴天霹雳,将读者的紧张心情释放开来。从此,亨利的命运得以改变。
55、1874年夏马克·吐温开始写《汤姆·索亚历险记》,并把《镀金时代》编成剧本。当时是在纽约的埃尔弥拉附近的夸雷农庄。
56、直到一天半夜——镇上突然喧闹起来——汤姆和蓓琪被找到了!原来,汤姆牵着绑在石头上的风筝线探路,最后找到了一个出口。
57、当然,不能简单地评论说哪一种选举形式好,或者是不好,一个国家用什么样的选举形式产生国家领导人,同其社会形态,民族特性,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并且为社会大众所熟悉,所接受的,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谁也不可能把中国的选举形式搬到美国去,同样,谁也不可能把美国的选举形式搬到中国来。
58、每个人就像一轮月亮,不愿意将黑暗的一面让别人看到。
59、1867年6月,一群无知无畏的美国游客登上豪华游轮“贵格城号”,从纽约起航,满怀期待地向着欧洲大陆和圣地进发!
60、大教堂里的大祭坛、三四个小祭坛,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徒有其表。在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周围,是一群生锈、肮脏、损坏的使徒。有的只有一条腿。有的一个眼珠子掉出来了,另一个眼珠子却顽强地留在原地。有的缺了两三个手指头。有的鼻子少了一块,都没法擤鼻涕了。所有的使徒都是残疾的,令人沮丧,与其留在大教堂里,还不如送往医院。
61、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
62、他的文学生涯很长,因此发表过的作品也有很多。作品大致分类:
63、快乐不是一件自我存在的东西,它仅是与其他不快乐事情的一个相对比照,这就是快乐的整个情况。
64、在所有的动物当中,人类是最残酷的,是唯一将快乐制造在痛苦上的动物。
65、一里格之外,漂浮在宁静的大海之上的就是这座伟大的城市。它的塔楼、圆顶、尖塔就沉浸在夕阳金色的雾霭之中。
66、1852年5月1日在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
67、短篇:处女作《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百万英镑》、《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
68、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贫穷律师家庭。
69、前不久儿子给我传过来一篇马克·吐温的讽刺短文“金喇叭”,看后让我忍俊不禁,应该说,这篇“金喇叭”对美国式民主的讽刺可谓是入木三分。文章大意是:一个美国探险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汪汪国,他问汪汪国国王是否允许言论自由?国王回答说:“当然允许,我的国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我们国家的决策都是根据民意来决定的。”探险家问:“你们是怎么了解民意呢?”国王说:“这很简单,每当有问题需要解决,就把国人召集到我的大殿上,听吹喇叭声音的高低来决定国家的政策。”探险家觉得这很有意思,也很好奇,想实际感受一下。第二天,汪汪国的国民不分贫富,都被召集到大殿上,来决定一件大事。众人到齐后,富人和穷人分立在大厅两边。国王先举起右手,喊道:“赞成的,吹喇叭。”四个富人举起金喇叭,拼命地吹起来;随后国王又举起左手,喊道:“反对的吹喇叭。”穷人这一堆人里,无声无息。就这样四个金喇叭的声音决定了国家政策。
70、有位舞女给马克.土温写信,说要嫁给马克吐温,"如果我们的后代有我的容貌,你的头脑,多好啊!"可马克吐温回信,说:"如果是你的头脑,我的容貌呢?"
71、他父母双亡,住在严厉但也十分疼他的波莉姨妈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