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
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4、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6、鲁迅先生是一个爱国的人,弃医从文,执笔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为我国文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大全,希望喜欢!(鲁迅名言警句及解释)。
7、其实地上本没有民主,追求的人多了,也便……
8、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9、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1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
11、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2、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1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1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5、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6、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名言
17、鲁迅不是哲学家,鲁迅带有一定哲理的句子其实都不算很深奥,这句也是。但是因为比喻得很恰当,很贴切,所以流传很广,引用很多。鲁迅说这句话,原是批评汉字难写难学,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但联想到鲁迅一生,他确实也深受浪费时间之害。很多青年作家热爱鲁迅,经常把稿子寄给他。但是有些人总是写得很潦草,让他看着吃力;有些把初稿给他,让他改得吃力;有些要求把稿子发表出去,鲁迅不仅要帮他改稿,还要把稿子誊抄好。鲁迅为了扶持青年作家,常常不顾有病在身,默默的忍受了。记得我在大学时,为了系里的刊物给系主任写了一份报告,主任很快回复了,可是见到那份回复时我羞愧难当:主任的回复比我的报告还长,但是全是一笔一划写的正楷字,工工整整;而附在后面的我的报告却潦草不堪,有些字连我看了都还要再迟疑一下,有些语病主任还帮我改了。哎,我想,我不知道浪费了主任多少时间来看我的“书法”,他却不愿意让我多花一分钟时间看他的回复。
18、教育事关国运,不可不办。在英国留学的数年,严复已经认识到,欧洲坚船利炮背后,是一整套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教育,正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为了传递有效信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为了创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更为先进的社会文化。
19、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20、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21、研究的越久,越知不足;知不足而越发谦恭越,不再自满。
22、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
23、“至于自己用功,则但肯看书,时至自成通品,无庸虑也。”
2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选自小说《故乡》)
25、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6、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27、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29、他是北大第一任校长,曾多方筹款助北大渡过难关
30、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31、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32、鲁迅--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3、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
34、其实地上本没有民主,追求的人多了,也便……
35、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36、其实,浪费别人时间的人,虽然谋了别人的财害了别人的命,自己却往往一无所获。
37、作为时代的先行者,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先生却历经辛酸,晚年清苦,于1921年的今天辞世。“凡可以愈愚者”,不问中西新旧。今夜,让我们一同缅怀大师。
38、鲁迅早上要接待很多的客人要到早上2,3点钟才能写作他往往要到4,5点钟才睡,睡觉连衣服动不脱,为了能起床以后不用穿衣,能节省时间。
39、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娜拉走后怎样》
40、“处世固宜爱惜名誉,然亦不可过于重外,致失自由。大抵一切言动,宜准于量,勿随干俗,旁人议论,岂能作凭?他人讥笑,听其讥笑可耳。”
41、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42、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日记》自古以来、约定成俗就一定对吗?对当时现实的讽刺,大多数人不敢提出质疑,没理由没勇气反抗。如同西方中世纪的科学研究,近代中国的革旧迎新,不就是否定过去一些肯定落后的言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