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处世哲理名言
1、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曾国藩人生处世哲理名言)。
2、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人生处世哲理名言)。
3、 持身俭,则自尊自立,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坠。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
4、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5、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曾文正公全集家书》)妄念是天上的云,是水中的浪,其存在是必然。凡人谁也做不到妄念不生。然而,同是心生妄念,却有圣患之分。根源在于对妄念的处理方式不同。妄念一生,随声应承,沆瀣一气这就会导致愚妄。其实,妄念只是你的一个孩子,一个顽皮的孩子,而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你的导师,当然,也不是你的敌人。妄念出来捣乱,要如慈父一般包容他,原谅他,但千万不要纵容他。对其顽劣的一面,以慈父的爱心加以引导、规范,必要时也要痛加呵斥。这样,妄念就不会伤害你,也许还会变为正念。
6、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解释:世上没有长久获利的事情,要保持清醒,大家都去争抢的你就不要去了,去了可能会使你陷入危机。
7、因为没有买就没有卖,就是因为买方市场处罚太轻,才有那么多卖方市场。
8、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岁月是一位雕刻师,善待他、培养他、成就他,他才能完成精美绝伦的作品。
9、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日忿,阴恶曰欲。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日暴,柔恶日慢。治口之道,二者交惕。日慎言语,日节饮食。凡此数端,其乐维何?礼以居敬,乐以导和。阳刚之恶,和以宜之。阴柔之恶,敬以持之。饮食之过,敬以俭之。言语之过,和以敛之。敬极肃肃,和极雍雍。穆穆绵绵,斯为德容。容在于外,实根于内。动静交养,啐面盎背。(《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人性本善。之所以有不善,是因为本初之心受到了干扰。因此,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清净自己的内心,无他,只需去除干扰因素。
10、正气浩荡,心灵刚健,气质高雅,精力充沛,固是自然的美妙馈赠,更是人力的着意涵养。
11、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12、曾国藩不仅将有志视为取得成功的首要品质,而且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因为有了修齐治平的宏志大愿,才有了后来曾国藩历经乱世、再造中兴的辉煌事功。
13、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曾文正公全集家训》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常人养生,不宜做加法,东补西补,一则打破体内的平衡,二则容易超出身体所需。养生之道的精髓,在于做减法。不仅要在物欲上做减法,在用心方面,也要做减法。
14、只有将心灵融入当下,用明净的心去感受真实的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15、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16、人有差错,他怕你恼,便当含容,若责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来,有何趣味?——曾国藩
17、只有这样,三军将士才会勇猛精进,往那提升德行的路上去。
18、当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看到了食物,当一个被逼入绝境的人看到了希望,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以捍卫生命的意志,去追求自己的信仰,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19、一个人在社会上会担任很多角色:父母、儿女、上司、下属、夫妻、师友等等。对于每一个角色,如果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则能做到警钟长鸣。偶欲犯错,内心就会发出警告;即便有些小失误,下次也能够避免。反之,则自身的预警系统就会关闭。防空没有雷达,战备不设防线,不错则已,错则追悔莫及。
20、克制心魔,立地成佛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曾文正公全集杂著》)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2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
22、99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3、纵观人类历史,有能力行动者却袖手旁观;知情者却无动于衷;正义之声在最迫切需要时保持沉默;于是邪恶方能伺机横行。
24、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
25、 一个集体或团队齐心协力之和,是成功的基本。
26、哲学:爱智慧,读书时为了吸收养分,培养人的智慧。
2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8、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29、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曾国藩
30、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31、除却进德修业,乃是一无所恃,所谓把截四路头也。
32、松生静,静生慧,慧生智。所谓急中生智,只是因为在形势紧迫时,内心足够放松而已。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8)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8)研究一粒石子的构造,才能了解一座大山的变迁。
33、品味一颗米饭的香甜,才能明白整个自然的慷慨。
34、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5、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36、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37、对妄图逃逸者,关紧门扉,把严路口;对守纪不严者,痛下杀手,不留后患。
38、如果镜子心想:等会儿来的是人还是物?是美还是丑?对美心生渴望,对丑心生焦虑。人去时,漂亮的想竭力挽留,丑陋的想努力擦去。那么,这面镜子是否还明亮如初?
39、106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0、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41、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42、克制心魔,立地成佛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曾文正公全集杂著》)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43、181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44、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岁月是一位雕刻师,善待他、培养他、成就他,他才能完成精美绝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