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十句处世之道
1、做事太死板,总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不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掌握了事物的变化规律,懂得创新,才能让一个人走得长远。
2、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3、“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谁都不愿意去听,要面子和要自尊是人的本性。
4、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鬼谷子十句处世之道)。
5、《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灵龟养志法
6、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就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别人。
7、人体上的九个孔和十二舍是气进出人体的门户,心是这些的总管。从上天得到生命的人是真人,真人与天溶为一体。明白这些道数的人,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才明白的,这就叫作“圣人”,圣人能以此类推而明白一切道理,人与万物一起生成,都是事物变化的结果。人所以能知晓事物,主要是有九个可以接受事物的“窍”。
8、鬼谷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曾经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太实在,而是要多留几个心眼,不要损失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这样做会被人利用,还会获得“傻好人”的光荣称号。鬼谷子曾说,有2句话我们应该时刻遵守,这样才能既做了实在人的同时,又能福气越积越多。
9、怒言怒言只能让你有后悔的时候,却没有后悔的机会。
10、是以善摩之人,如临渊钓鱼,只要用饵得当,鱼必上钩。
11、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欲望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
12、为强者,积於弱也;为直者,积於曲;有馀者,积於不足也。
1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有的时候也能气死人。
14、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固然是一种真性情。但于为人处世的哲学中,却是“太傻太天真”。因为,这样的人最容易被看透,也最容易被别人掌控。
15、如果对事物有所疑惑,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去排除,如果仍然不通,那就是方法不当。当九窍畅通之时,五气就会得到滋养,滋养五气就要使精气住下,这就是所说的“化”。所谓化,必须有五气,主要是指志、思、神、心、德而言,其中“神”是五气的总帅。如果宁静、祥和就能养气,养气就能得到祥和。这四个方面都不哀弱,周围就构不成威胁,对这种情况可以用“无为”来处之。把五气寓于自身,就是所谓神化,当这种神化归于自身时,那就是真人了。
16、规律是什么?事物发展的内在的不可逆转的基本规律。
17、鬼谷子指出:“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意思是,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是各自都是有章可循的: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
18、12 ,其人因以怀惧,然后结信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隙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
19、赏析:出自《鬼谷子·摩篇》。拿木柴往火里投,干燥的先烧着;往平地上注水,低洼的地方先湿。
20、一个人欲望太多,就会失去信仰、自尊,原则也会被贪念吞噬。
21、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22、驳斥言语的方式,就是探查对方的弱点。因而说的话多了,肯定有失误的时候,议论对方弱点加以证实。
23、古往今来的先贤无不修身重德,晏婴历经齐国三朝,辅政54年。他为人生活简朴,虚怀若谷。虽然位至卿大夫,食田七十万,却与白发斑斑的结发妻子相互恩爱、相敬如宾。
24、听话的人也会被你感染,从而拉近你们的距离,增进对你的信赖。
25、宁可沉默寡言,让人云山雾罩,也不要一开口就被人证实肤浅。
26、《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27、①,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
28、当形势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时就采取“阳”的策略,积极进攻;反之,当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就采取“阴”的策略,抓住时机修养生息,韬光养晦,暂时收敛自己的锋芒,等待时机。
29、报答别人的恩德比施舍给别人恩惠更厚道,能够忍受耻辱比发泄愤怒更为高洁。
30、女同事听了当然心里很生气,连同把夸奖的同事也得罪了,言外之意都没有品味。
31、②能言者,俦善博惠:巧于雄辩的人最能解决纠纷,所以就成为善人的好友而广施恩惠。俦,同类、伴侣。
32、就好比钻进林中,但见树木,不见林莽。要想看到林莽,唯有站在此处绝顶,用眼望下去,用直觉望下去,再用心望下去。”
33、想要做大事,就必须要看清形势,只有在大形势上把握了主动权,才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能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在别人不能谋取到利益的地方赚取利益。这就是曾国藩的`为官之道。
34、《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国标码表中无对应的少数汉字,均以“□”符号代之。
35、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36、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能当机立断,反而扭扭捏捏的人,肯定是因为平常的小事就放纵松弛。
37、天下不治,在于人心不治。人心不治,在于欲念横溢。欲治天下,首治人心;欲治人心,首治乱象。
38、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39、万千红尘,人心易迷。在心里供养一方山水,让心静下来,或放空灵魂,或思考人生,或检视自己。别让心迷了路。
40、万事万物在开始时都像秋毫之末一样微小,如果一旦疏忽,即使是秋毫之末,也会撼动泰山的根基。
41、赏析:出自《鬼谷子·权篇》。没有视力的人,没必要向他展示各种色彩;没有听力的人,没必要给他听各种声音。
42、阳阴相合,雄雌相匹,男女相配,此乃道之常理。情心即道心,道心亦即情心。生情与修道,二者并无相碍。不悟情心,难通道理。缘到情到,缘止情止;情到心到,情止心止。
43、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会,听之候也。寄谋者,存亡之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寄谋失矣。
44、秦人只有张势蓄力,保持强大,三晋才有危机感,才乐意合纵。三晋只有合纵,秦人才会产生惧怕,才会努力使自己更强。秦人越强,三晋越合;三晋越合,秦人越强,天下因此而保持均势,方能制衡。
45、汉宣帝亲政之后,首先夺取霍氏家族的兵权,又以谋反罪铲除了霍氏家族。所以人们说:“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46、启迪: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谋事时,心态保持安静平和,无为以求,达到以心知物的境界,否则见理也就不明了,都是浮于表面的。人在俗世之中,免不得终日忙忙碌碌。历经浮世种种以后,我们曾经清澈如水的心早已混浊。摒弃欲望,守得一颗清明的心,方能明心志,这样的人会有多聪明自不必说。
47、赏析:出自《鬼谷子·摩篇》。拿木柴往火里投,干燥的先烧着;往平地上注水,低洼的地方先湿。
48、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49、很多人欲壑难填,升官还想更高,发财还要更多,贪欲没有止境,缺乏节制的能力。这样就违反了天道,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为害己身,招祸全家!
50、做人当如水,善化万物,要懂得变通,才能做个精明人。鬼谷子十句处世之道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51、俗话说:“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喜欢谗言的人总会给人以小人而著称,小人又怎么会得志呢?
52、“谦招益,满招损,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要自傲自大。
53、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
54、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光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舌之取燔骨。
55、鬼谷子一直在强调这个隐和匿这个观点,做人做事一定要善于隐藏,不要到处宣扬,理由何在呢?其一当你宣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有人给你使绊子和泼冷水。这就是人性,并不希望别人比自己过的更好。
56、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
57、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58、百年复旦,知行合一;格物致远,捭阖古今。复旦国学与人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世界人文智慧的结合,涵养人文、开拓视野、砥砺智慧,力行中华先贤“内圣外王”的修身圣道。
59、赏析:出自《鬼谷子·权篇》。口,是一个机关,是用来宣扬或隐瞒心思的。
60、后来有个人来搬,吴起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接着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去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61、但让张飞去摇着羽毛扇运筹帷幄,叫诸葛亮手持长矛上前线,这样的错误在历史上不断重复上演。赵孝成王不顾周围人的反对,非要指派赵括指挥长平之战,结果造成40万人被白起坑杀,赵国国力迅速衰败。
62、懂得谦卑,学会给予,成功和幸福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63、根据他的著作整理出鬼谷子七十二术,由于篇幅原因,分为十二期讲解。希望大家细细研读,学习圣人智慧。本文为第一篇,讲解第一计至第六计。
64、《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为帮助大家深入了解《鬼谷子》,我为大家分享国学经典《鬼谷子》原文及经典语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