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1、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孔子爱心的名言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3、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
4、(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出自:孔子《大学》(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6、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9、(译文)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0、(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1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2、(译文)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13、(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孔子关于善的名言)。
14、(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8、孔子语录: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19、⊙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2、孔子语录: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23、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6、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2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8、避免做坏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做好事,因为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企图不做任何事。卡莱尔
29、孔子语录: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
30、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1、(《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3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3、孔子语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34、孔子语录: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37、⊙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8、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
39、(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40、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41、孔子语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4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44、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基
4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4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7、孔子语录: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4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49、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50、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5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2、(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