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家教格言经典语录(摘抄好句45句)

家教格言经典语录(摘抄好句45句)

家教格言经典语录

1、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2、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家风家教的名言警句有关家风的名言举例如下: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4、(雪苏)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张石平)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

5、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6、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7、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吴玉章激励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重复是学习之母。

8、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9、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

10、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11、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12、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13、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只要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 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唤醒和鼓舞。

14、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15、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16、 以义为重,以邻为里,宽大为怀,约人周己。

17、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

18、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美)赫钦斯

19、如果你做到了以上二十条家庭教育格言,定能成就优秀孩子哦。

20、0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21、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22、把学生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对此也应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23、 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24、家庭教育不是一昧的说教,家长更多的时候应该扮演的是“抛砖”者、“引玉”人的角色。

25、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6、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27、男人是一家的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

28、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送他“出海经风浪”。

29、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30、(评说):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以忘恩负义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则人间即是地狱。

31、将自己变小,才能使孩子不断长大——与孩子交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感受孩子的成长。

32、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33、(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34、世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只要一家人手脚麻利,勤快节俭,日子都会过好,只有怕苦怕累,好逸恶劳的,才会越过越穷。

35、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

36、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37、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38、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39、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家诫要言》)

40、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

41、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42、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4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44、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