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要爱具体的人
1、“一定得这样,像你所说的超越逻辑去爱,一定得超越逻辑,那时我才理解其涵义。”
2、 整个案件的真相是:罗拉多少有点故意的在挑逗马歇尔(布里奥妮哥哥的朋友,一个年轻的企业家),最终被马歇尔强奸了。
3、可他拿出自己八年的积蓄,作了一件新外套后,很快被强盗抢走。他去找警察局长帮自己追回外套的要求被拒绝后,一向温和懦弱的巴施马奇金第一次发了脾气。
4、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要爱具体的人)。
5、再借艺术家彭晓、白关的木版画补上年初五的财神,祝大家新的一年鸿运当头,“虎赚”。
6、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陀思妥耶夫斯基
7、故事一开始,“我”被命运从沉睡中唤醒,于恐惧中看见了“他”。他是我在目前的清醒状态中要排除的人,因为这个活生生的、世俗的人,这个闯进来的、身上载有历史的人会告诉我,我只是他的梦中出现的人,他是通过做梦得以闯到这里来的。这也等于告诉我,我只是一个影,这是最令我恐怖的宣告。但他又是我排斥不了的,因为他是铁的存在——我的过去,于是一场排斥与反排斥的心理战拉开。
8、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遭受到的苦难。
9、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10、要正直地生活,别想入非非!要诚实地工作,才能前程远大。
11、我与她真正相识识是在1974年5月4日,也就是五四青年节。所以我
12、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扒走了当初辱骂他的那位要人的外套,他才消失。
13、中国向何处去?重温林毅夫与杨小凯、张维迎的交锋
14、在杨绛看来,一切探索人生价值的行为中,有两件事情,几乎概括了人活着的全部意义。
15、什么人得到便宜呢?单单便宜了那些没良心的,因为他们压根儿没有良心,怎么会受良心责备?而倒霉的却是那些天良尚未泯灭,还有羞耻心的正派人。所以说,在尚未做好准备的土壤上实行改革,何况还是照抄人家的做法有百弊而无一利!陀老爷子成功预言了他逝世几十年后俄国土地上的共产主义灾难。也适用于在那之后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灾难。《卡拉马佐夫兄弟》
16、几年前我读巴雷特的《非理性的人》,作者提到俄罗斯人贡献给存在主义三个典型而有趣的人物: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列·舍斯托夫和尼古拉·别尔佳耶夫,并认为实际上这些人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产儿。当时我并不太能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的这层关系,而到现在,我好像能明白一点了,但又觉得巴雷特并没有说够。其实早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就能够看出尼采以及后期存在主义的模糊的图像。他们表现分裂,但都以分裂的方式表现对完整的向往,以分裂来试图推翻“旧完整”、重建“新完整”,这是创造性的“恶”,是爱欲与激情,因而残酷往往也会给人以类似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爱而不得的悲剧的痛感。然而,就像追问“我们为何喜欢悲剧”一样,我们可以继续追问:我们为什么表现“残酷”?一旦看清了生存的真实状态,我们该如何使它变得可以忍受?难道真的为了“人们期待着未来的蚁穴,当前就让鲜血染红大地”?
17、电影《狩猎》讲一个孩子诬告自己的老师性侵。那孩子才四五岁,而且之后承认自己说谎。虽然这仍然给老师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但她补救了。这是认罪。这才值得救赎。科学的讲,四五岁的孩子无法分清想像和现实的差别。但是布里奥妮,这个十三岁的“孩子”,绝对应该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了。
18、人类永远不会凭任何科学和任何利益轻松愉快地分享财产和权利。每人都嫌少,大家全要不断地埋怨,嫉妒,互相残害。
19、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是那么完美,仿佛是上帝恩赐的一般,你甚至不敢设想他们有朝一日会变坏。
20、养一个小孩,好像将这种困难的爱具体而微地展现,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将眼前的孩子套进一个想象的标准里,看见真实的TA,帮助真实的TA,发自内心地欣赏与赞美,而不是总被我们对未来的恐惧和欲望遮住眼睛。
21、车夫姚纳向马诉苦的经历意味深长,令人深思:人们都在忙碌着,有谁可曾真正关心那些渴望关心的人,有谁真正关心别人过得怎样,心情如何?
22、刚和漾漾读过留德设计师许鉴原创的绘本《中国房子》,逛园子多了很多乐趣,窗棂、屋顶、鸱吻、柱础,处处可聊。快意。
23、鬼魂复仇张扬了个体觉醒意识,也审视了人的生存意识,同时复仇“成功”也是对小人物的心灵慰藉。
24、也是在长篇小说《群魔》中,沙托夫的死让我们思考——值不值得为所谓的“共同理想”而牺牲无辜个体的生命,或漠视他们的苦难?难道“人们期待着未来的蚁穴,当前就让鲜血染红大地”?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否定和为之呼喊的,他坚信的是,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远比社会制度的先进更为可靠和重要:
25、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我不会下棋,不爱打扑克、打麻将,偶尔喝了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所画多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
26、人生是能够在感情和家庭中尽善尽美地复活的。
27、从此,维林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希望,回到驿站后,整日郁郁寡欢,借酒消愁,最终含恨而终。
28、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必须先对许多事不理解!如果理解得太快了,也许倒理解不透。
29、痛批低级红、高级黑,“浙江宣传”是如何打翻身仗的?
30、一切取决于人所处的条件和环境,一切取决于环境,而人本身算不得什么。——《罪与罚》
31、他的奴性已经成了维护庸朽的旧事物的工具,最后在“一推”“一摔”“一笑”中忧郁、恐惧而死。
32、成长的序言,在天时的交集里,被风干成一页页书签。
33、对人人都爱,爱所有的人,爱一切邻人——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甚至是不自然的。抽象地爱人类实质上几乎总只是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