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魏征名言以古为镜以人为镜(摘抄好句63句)

魏征名言以古为镜以人为镜(摘抄好句63句)

魏征名言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1、正如同魏征在他的《谏太宗十思疏》所说的一样:“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可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君主是群臣万民的表率,君主品行不端,势必上行下效,危及社稷,甚至祸乱天下。假如开元、天宝有魏征,万民或可免受安史之苦。

2、太宗李世民何等聪明,这是在劝谏自己要向尧、舜、禹、汤那样的圣君学习,而不要步夏桀、商纣的后尘啊!

3、Referencetoremarkstellswhetheroneisproperlybehaved.

4、Asabronzemirrorcantellofyourdressing;

5、译文:石头可以被打碎,但绝不能改变它固有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绝不能改变它自身的红色。用这两句话可以比喻,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尚的人,即使遭受艰难困苦,也不会改变心中的信念。

6、格言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这句话阐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

7、Takethehistoryasamirror,wecanknowitsriseandfall.

8、延伸意思就是要学会利用外界事物作为参照物,修身完善自己,从而提升自己。

9、把铜当作镜子,可以整理自己的衣服和穿戴;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知道朝代兴盛和替换的原因;把别人当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得体和缺失(不当)。(魏征名言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10、格言大意: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总是忧虑不安。这句话表明,道德高尚的人心底无私,自然生活得坦荡;品格低下的人被各种私心牵绊着,就不可能过得轻松愉快。

11、译文: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12、出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5、Whetheryouareproperlydressed,inamirrorcanbeseen.

16、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17、或许有人会说,作为一朝重臣,不但屡屡冒犯皇帝,竟然连皇帝纳妃、公主出嫁这等小事都要管,是不是有些多管闲事了。殊不知这正是魏征的大忠所在,正所谓“逆命而利君为之忠”,“以德覆君而化之,大忠也”。真正的忠直之士,胸怀的是天下苍生,他们又何曾只愚忠于君主一人。

18、“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太宗李世民疑惑地反问。

1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0、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诗云:述往开来史为鉴,家国兴替岂无凭;功名利禄何足论,千古诤臣话魏征。

23、Usehistoryasamirror,youwillfindthereasonwhypastpowersroseandfell;

24、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子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征薨(hōng),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5、戊辰(十七日),魏征去世了,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都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征的妻子裴氏说:“魏征平时生活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

26、“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2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8、格言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29、格言大意:做好事要积极参与,对坏事要避而不做。这句话强调,做人不仅要是非分明,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尽力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

3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1、withpeople,onecanexperiencegainandlossinthecrowdflow; 

32、格言大意: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们应当不分亲疏,对每一位老人和儿童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33、Totakebronzeasmirror,youcanadmire backandforth;

34、Takethebronzeasamirror,wecanrectifyourdresses.

35、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

36、(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给羽葆鼓吹: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

37、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此行也”的长叹。然而斯人已去,再也没有人能像魏征一样诤谏其过了。

38、Havehistoryasmirror,youcanlearnmoreaboutwinsandloses;

39、走在奋斗的路上,不要过分在意一些荣辱,平常心便好。

40、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41、lookingbacktohistory,youcanknowthechangesofdynasties; 

4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43、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徵去世,我少了一面镜子。

4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45、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46、帝王时代,皇帝在世时就营造坟墓。羽仪:仪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

47、格言大意:雕刻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断不了;如果不停的雕刻,那么即使是金属、石头也能刻出花纹来。这句话以雕刻为喻,说明做事情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

48、Historytellsusallcangodownandup.

49、在长达十几年的密切交往中,魏征与李世民的关系早已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君臣关系,魏征年长李世民九岁,对于太宗而言,魏征更像是一位苦口婆心的长辈,在谆谆教导一个少不更事的晚辈,劝其克己复礼,从善如流。在家国大事上,魏征就是一位帝师,他总是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时常犯错的幼主,教导他以史为鉴,广施仁政,励精图治,纳谏任贤。据信史记载,魏征有籍可考的奏谏就达200多条,内容涉及时政、文化、教育、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公主出嫁的嫁妆都要管。并且为了家国社稷,从不顾忌李世民是否在群臣面前下不了台。

50、贞观六年,太宗与长孙皇后所钟爱的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唐太宗授意有关部门准备了比长公主还多一倍的嫁妆,魏征认为这样不合礼法,极力谏止。唐太宗下朝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感叹道:“以前我只是听说陛下倚重魏征,但是不知道个中原因,通过今天这件事,我明白了魏征果然是国家社稷的肱股之臣啊,魏征作为臣下能够秉公直谏,这份品行实在是难能可贵啊!”太宗于是改正了错误,并特意嘱咐魏征:“我希望郑公能够一直将这份敢于直谏之心保持下去,认为不对的就直说,不要因为君臣之礼而有所讳言。”

5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52、格言大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游而荒废。这句话警示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勤勉努力,不要虚度光阴。

53、    (今译) 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往昔的朝代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旺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保持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征去世了,就失去一面镜子了!魏征去世后,我派人到他家中,从他的书箱里找到一页奏疏,刚刚写成草稿,字迹都难以辨认,只是前面有几行,还稍微可以看清楚,这几行字写道:“天下的事物有善也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得以安宁,任用恶人国家就会动乱.朝廷大臣之中,君主对他们的感情有爱有憎,对憎恶的人往往只看到他的缺点,而对喜爱的人往往只看到他的长处.爱憎之间,是应该仔细慎重的.如果喜爱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长处,斥退邪恶的小人毫不迟疑,任用贤良之臣没有二心,国家就可以兴旺了.”他留下的奏疏就是这样说的.而在我想来,恐怕难免犯这样的错误,公卿侍臣们可以把他的话写在手板上,知道我的过失就一定要规谏呀

5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55、Takehistoryasamirror,youcanknowtherisesandfalls;

56、“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57、以铜为镜的历史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的最高评价。

58、从魏征寝疾”,到“薨”,唐太宗的一系列的言和行,表现了魏征“平生俭素”和忠谏,更突出了唐太宗是一位清醒贤明的君主。特别是“三镜”之说,成为后世称道的名言。

59、历史是一面镜子。就想唐太宗说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6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61、全都推辞不受,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去下葬。太宗登上苑西楼,望着送葬的队伍痛哭,非常悲哀。

62、译文: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