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老子十大经典名句(摘抄好句63句)

老子十大经典名句(摘抄好句63句)

老子十大经典名句

1、(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4、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7、一为气、二为天地、三为和气,三产生万物。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二气交冲而成和谐状态。(老子十大经典名句)。

8、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防微杜渐。

9、语出《老子·第四十五章》。最完美的东西,就好像有残缺一样,但事实其效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就像是空虚一样,因为他的效用是没有穷尽的。

1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1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4、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1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19、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25、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2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27、注释:我从不强迫我门人,学生应该怎么学怎么问?当有所请凝之时,别人教我的,我也将这样教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是老师所强调的,人天教父同等。

2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

2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

3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33、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5、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36、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37、出自《道德经·第二章》。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38、(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39、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轻易许诺别人的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

40、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41、“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老子名言名句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4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6、大丈夫应当立身敦厚,不居于轻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4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48、“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49、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5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51、愈是让人喜爱的.东西,想获得它就必须付出很多;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愈难过。故人要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如此方可长久。

5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53、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5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6、(释义)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57、(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5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9、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60、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61、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6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