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朋引伴的正确解释
1、D.全诗不到五十字,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2、扶摇直上:原意为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3、雨骤然落,乍然歇。如梦般,掀起人的希望。却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点燃夏的火炬。于是,希望、失望;兴奋、咒诅交替里,雨来了又去,人,在雨的戏弄中,无奈地苍老,消沉!
4、“管鲍之交”中“管”指的是 ,“鲍”指的是 。他们是 。
5、答案:(示例)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出自《白雪遗音·马头调·逛窑子》:“呼朋唤友把窑子进。身入迷魂,装烟倒茶,好不殷勤。”
7、D.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被汉儒奉为儒家经典,乃称“诗经”。(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乐》《春秋》)主题思想,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 文学常识: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字___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__”。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戏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话剧《_________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10、①、《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__________的手法,勾画出______________的雄伟景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豪迈情怀。
11、24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12、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13、D(解析) D项扪之若婴儿之肌肤,被誉为“群砚之首”的是端砚,而非歙砚。
14、答案:润 宛 yùnniàng 嘹 烘 hè
1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16、答案:妇女们开始是一叶一叶地掐取,接着是大把大把地捋采,最后是扯起衣襟兜装。这由“掐”到“捋”再到“兜”的过程,生动地表明她们愈采愈多、愈采愈快,劳动热情也愈来愈高涨。通过她们弯腰摘取,成把捋采和手扯衣襟兜装的连续动作的真切描写,更突现了她们心灵手巧、操作娴熟的劳动技能与本色。所以,六个字是作者有用心的,不可以调换顺序。
17、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医护人员积极响应d中央号召,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18、(答案)(1)运用叠用反复的修辞,形象地反映出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2)“偷偷”二字写出不经意间,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3)“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还给人以畅快喜庆的感觉。(4)“静默”拟人化的手法,传达出了安静平和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沐浴春雨的温馨。
19、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于形容表演不恰当。
20、A.重读了小学时的日记,童年往事历历在目,我好像回到了从前。
21、(1)A (2)B (3)D B C D A
22、④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麻制的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材料,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晋安帝时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的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楮、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棉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墨水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染,适宜于画工笔重彩。
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4、B.《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景色,处处流露着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寓情于景。
25、小鸟在树枝上叫着,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26、造句:春天不只是繁花嫩叶,更有新生的希望.
27、B.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28、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9、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0、B.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阔大开展,气韵沉雄,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间风云变幻的百年秘史,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31、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字恰当,有人认为“入”字更适合。你选择,理由。
32、青青子佩③,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33、B.锱铢必较: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是个贬义词,用来表达做事从细微入手不恰当。
34、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
35、(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辨析成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从意义上辨析(语意轻重、范围大小、侧重点、使用对象);从结构上辨析(主谓式、动宾式、并列式、兼语式等);从色彩上辨析(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题中D项的“重蹈覆辙”是指重新沿翻车旧辙走,比喻不重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明显是含贬义的词语,与语境不符,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为D。
36、C.商家为追逐丰厚利润殚精竭虑,而忽视产品质量,导致电动平衡车事故频发。
37、中考的目的就是要检测考生上述能力的形成状况,命题者往往会根据各种能力要素来精心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作为测试的文本载体,然后根据阅读材料来精心构思、研制题目,使阅读能力的测试点与上述能力要素一一对应,合理分布,形成最佳的题型组合。
38、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使用正确。
39、 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由“天气”写起,通过济南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对比,写济南的冬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突出济南冬____________”的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
40、“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1、D.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42、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43、②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44、(答案)春是分析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也有希望人们抓紧大好春光之意。
45、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
46、(答案)不仅仅是写树叶和青草的颜色,也是从侧面写出了春雨对树、草等自然万物的洗涤滋润。
47、(4)冬天:
48、C.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49、C、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0、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52、A.“整本书阅读”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教学活动在我市部分中小学也开展得绘声绘色。
53、D.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54、(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55、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56、他当然高兴,像孩子一般眉开眼笑,立刻呼朋引伴去了。
57、不同。(1分)第⑨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的顿悟:原来正如古人所言,初春的草色是远看可见而近觅却无的。(2分)第⑩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对之前的顿悟的确认与肯定,引出下文对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的解说。(2分)
5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4)《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60、
61、名著导读丨《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西游记》超全考点梳理(附题目)
62、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63、B.“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艺”。
64、释义: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
65、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 ),文中沙僧回答应是:( )。
66、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
67、好客的安阳人还有个习惯,愿意趁着庙会,呼朋引伴。
68、A.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马马虎虎。
69、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7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71、C.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贬义词,感情色彩误用;
72、(答案)①三个比喻分别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含义: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在春天里奋发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②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最后一个比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愿望。 ③三个比喻独立成段,起突出、强调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们各自表达出的春的特点就不鲜明,因此会削弱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73、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74、C.倾诉 蓑衣 郎润 花枝召展
75、(答案)赶趟儿文中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相恐后地开花“酝酿”,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卖弄”,炫耀,这里是贬义褒用,可解释为“表演”。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76、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77、走近作家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78、第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分)
79、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在使用时,多义词常与比拟、比喻、借代等修辞结合,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所以解释多义词一定要紧扣语境。
80、(1) (2)
81、(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1分)
8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___________(体裁),本文作者:___________,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人。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剧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中作者把济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依次描绘了冬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济南冬天______________的特点。文中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课堂总结): 本文你学到了什么?
83、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84、⑴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85、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86、初一语文上册:(四大名著)常识+人物分析,必看!
87、沧海( ) 碣石( )澹澹( )
8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