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轻怕重的意思解释
1、师:重音出来了,感情的力度就出来了,好,继续来。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很多贬义词来形容一些人的不纯粹,是哪些词,把它们找出来。
2、⑨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长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根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3、167 俯仰生姿:无论是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4、141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5、学习本文的语言,多积累成语,并加强运用意识。
6、木料拼接主要用木胶粉和白乳胶,喷胶用于海绵的粘合定型。
7、 拈华摘艳: 拈花摘艳: 拈斤播两:犹言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8、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9、(20邵阳)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10、以人物的身份命题:如《猎户》、《小报编辑》;
11、以场景命题:如《欢腾的夜市》、《动人的一幕》;
12、C、中国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
13、 耄耋: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九十岁。)
14、nian拈,用两.三个指头夹: 捏:拈阄儿: 抓阄儿。
15、7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6、层叠叠的粽叶层叠叠的香,粘稠稠的米饭粘稠稠的思,红通通的枣儿红通通的运,热乎乎的粽子热乎乎的情,喜庆庆的端午喜庆庆的过哦。
17、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8、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19、并列词语中用“和”“及”“或”等连词,连词前不带顿。
20、A.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斤斤计较,一番争论后仍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21、分析标题的作用要了解标题的作用有那些,我们不妨来看看几篇课文。1《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2《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3《藤野先生》——表明写作对象,4《智取生辰纲》——关联主要情节,5《羚羊木雕》——贯穿全文的线索,6《心声》——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含蓄寓意,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如2008年江苏南京卷的《田野上的白发》中的“白发”:(1)“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2)“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3)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4)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22、111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23、257 前仆后继: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24、那些在体育锻炼上意志不坚的`孩子,将来在工作上也更有可能拈轻怕重,意志不坚。
25、原句: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26、23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情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
27、(答案)(1)犯罪(2)往,到(3)辅佐(4)当……宰相
28、(20新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29、(3)燕子来时新社,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30、源远流长:读音为yuányuǎnliúcháng,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明史·徐贞羽传》:“卢沟发源于桑乾;滹沱发源于泰戏;源远流长。清方苞《书删定后》:“岂气数使然邪,抑浸润於先王之教泽者源远流长有不可强也?”秦牧《一个黑人战士的豪迈声音》:剥削阶级的幸福观,是源远流长,影响仍然是相当深广的。
31、57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32、材料三: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学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
33、C.一些“吃播”标榜“大胃王”吸粉,实则暴饮暴食、假吃真吐,如果主管部门对这一现象漠不关心,势必造成大家对餐饮浪费现象见怪不怪。
34、师:同学们,我们对白求恩这个名字是很熟悉的。多少年来,这个名字作为一种力量、一种象征,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今天来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我们学习的步骤是: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我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朗读。
35、184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36、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37、26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38、209阳奉阴违: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39、96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40、122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41、粘附niánfù解释:粘性物质附着在别的物体上
42、(释义):做技术活的人,不能隐藏巧妙补拙,就轻避重。
43、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44、杨儿以前不知艰辛、困苦,性子油滑,拈轻怕重。
45、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③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46、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47、198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48、④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近6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49、①周末,小伟回必下看望父亲。临近家乡,天色渐暗,看到远处江面上三三两两的桅灯,小伟心中顿觉温暖。
50、C、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策之不以其道
51、66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52、B.面对鲜花和掌声,他谦虚地说:“我除了会打羽毛球,别无长物。”
53、教师总结:成语是长期以来人们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短语和短句。成语的含义,有些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例如“拈轻怕重”、“漠不关心”等;有些则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查它的来源、出处,知道它的典故,还要联系语言环境理解才行,例如“麻木不仁”。
54、不少公司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55、74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56、275唠唠叨叨:说话啰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57、C.商家为追逐丰厚利润殚精竭虑,而忽视产品质量,导致电动平衡车事故频发。
58、292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59、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60、家里的活我不会拈轻怕重的,只要有需要我做的我都会义不容辞的做。
61、240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62、师:这样,这一段通过我们的精读,就理解了词语的含义,理解了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了句式,理解了各层次的意思,理解了对比的手法,这就是精读,——精心地品读。下面就要读出作者的情感,注意每个层次都要停顿一下,表示我们的深刻理解。然后注意,读句式的时候,要注意情感,在读重要词语的时候,要读出重音。
63、(本教学步骤的目的,重在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把握关键句理清全文脉络,建立对课文的完整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简介和小故事的补充介绍,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解。)
64、(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65、(举例造句):他做工作时拈轻怕重,把困难推给别人。
66、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67、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69、(出自):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70、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71、108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72、原句: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