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关于学习的成语及其说明的人物(摘抄好句103句)

关于学习的成语及其说明的人物(摘抄好句103句)

关于学习的成语及其说明的人物

1、(神采焕然):神采:显露在外的精神。脸上神态十分有光采。

2、  (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3、27(神清气朗):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4、34(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5、76(睁目张须):瞪起眼胡须竖起。形容怒气冲天的神态。(关于学习的成语及其说明的人物)。

6、55(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7、75(神闲意定):精神或神态悠闲,心意专一稳定。

8、✍ 秋天,树叶黄了,挂在树上,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树旁的小河里,仿佛是金色的小船。 (关于学习的成语及其说明的人物)。

9、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10、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凿壁偷光(záobìtōuguāng)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1、88(怀铅吮墨):怀铅:带着铅粉笔,以备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笔尖。形容写作时构思的举动和神态。

12、  (怀铅吮墨):怀铅:带着铅粉笔,以备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笔尖。形容写作时构思的举动和神态。

13、72(扼腕抵掌):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14、84(怒目戟指):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15、《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6、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17、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18、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

19、37(衣冠甚伟):伟:壮美。人的仪表神态端庄美好。

20、云:彩云满天、天高云淡、乌云翻滚、彤云密布、九霄云外、腾云驾雾、壮志凌云、风云变幻、风起云涌、行云流水、风卷残云、浮云蔽日、孤云野鹤、烟消云散

21、64(神采焕然):神采:显露在外的精神。脸上神态十分有光采。

22、  (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23、出处:《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光武帝在带兵打仗的忙碌的时候,都手不离书。

24、✍ 树叶由绿变黄了,纷纷扬扬地打着旋儿落了下来,软绵绵的样子;枫树上的叶子红红的

25、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26、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27、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8、58(怆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29、14(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30、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31、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32、67(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33、  (披襟散发):敞开衣襟,蓬松着头发。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

34、✍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便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

35、形容刻苦学习。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6、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37、(扼腕兴嗟):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38、一年级是道坎,二年级是个坡,三年级是座峰!(附1-3年级学习计划表及心理特征及教育方法)

39、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40、宽容:海阔天空、呼牛呼马、豁达大度、既往不咎、宽大为怀、宽宏大量、网开一面、息事宁人、下不为例、以德报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知情达理

41、(出自):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42、58(怆天呼地):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43、意思: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44、✍ 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幕布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污垢。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45、60(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46、(丰度翩翩):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47、(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48、(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49、出处:《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意思是:杨时与游酢二人去拜见老师程颐,正碰上老师坐着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着,一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

50、孙敬是汉朝信都(今衡水市冀州区)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51、60(怆地呼天):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52、  (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53、(笑容满面):满脸洋溢着喜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神态。

54、12(妄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55、86(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56、  (神清气闲):形容人神态清朗,元气充沛。

57、(行色怱怱):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同“行色匆匆”。

58、09(散发披襟):蓬松着头发敞开衣襟。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

59、47(吮毫搦管):搦:持、拿;管:指毛笔。磨好墨汁把毛笔沾湿。常指写文章构思、动笔的神态。

60、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61、87(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62、10(望尘拜伏):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63、71(扼腕长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64、学无止境、真才实学、学而不倦、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笨鸟先飞、闻鸡起舞、自强不息、不甘示弱、全力以赴、力争上游、披荆斩棘

65、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66、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67、(轩昂自若):轩昂:形容气度不凡。形容人的气度不凡,神态如常。

68、31(正义凛然):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69、(泼声浪气):泼:泼辣;浪:放浪。泼辣的声调放浪的声势。形容撒泼的神态。

70、(一语下册、二语上下册、三语上下册、四语上册、五语上册、数学、美术、音乐、体育、习作、英语、班主任、古诗文、科学教师提升课程)已上线

71、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72、✍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73、老师、爸妈要帮助孩子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孩子在平时做好词语储备。

74、(羽衣蹁跹):羽衣:羽毛织成的衣服;蹁跹:舞姿美妙。身穿羽毛绣衣,举步轻盈飘逸。指道士或神仙赶路的神态。也形容舞姿优美。

75、72(扼腕抵掌):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76、(扬眉奋髯):扬眉:扬起眉毛;髯:颊旁所生胡须。眉飞色舞,胡须飘动。形容说话时神情激动兴奋的神态。

77、有志气:乘风破浪、顶天立地、鸿鹄之志、九天揽月、夸父追日、老骤伏枥、老当益壮、力争上游、陵云之志、猛志常在、磨杵成针、十载寒窗、铁杵成针、心小志大、胸怀大志、雄心壮志、移山倒海、迎头赶上、愚公移山、争强好胜、知难而进、治国安民、志在四方、中流击楫、壮志凌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求多福、自食其力、有志者事竟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78、花:花红柳绿、花色迷人、花香醉人、花枝招展、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百花争艳、绚丽多彩、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百花争艳、锦上添花、春花秋月、花团锦簇

79、19(皱眉蹙眼):蹙:收缩。皱眉头,眯眼睛。形容不满的神态。

80、(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81、(科头袒体):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82、  (摇首顿足):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83、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焚膏继晷(féngāojìguǐ)  (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84、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王,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85、26(雍容大雅):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闲雅”。

86、 (示例):对自己,“~”,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手不释卷(shǒubùshìjuàn)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87、  (羽衣蹁跹):羽衣:羽毛织成的衣服;蹁跹:舞姿美妙。身穿羽毛绣衣,举步轻盈飘逸。指道士或神仙赶路的神态。也形容舞姿优美。

88、64(神采焕然):神采:显露在外的精神。脸上神态十分有光采。

89、  (满腹狐疑):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90、这里有一个描写人物神态的诀窍:重点写眼睛,因为眼神最传神,最能体现心情和想法。写好了眼睛、眼神,人物的神态就写好了,人物也生动了。

91、  (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92、风流人物、风华正茂、伏龙凤雏、盖世英雄、盖世无双、鹤立鸡群、鹤鸣之士、金榜题名、举世无双、绝世超伦、昆山片玉、人中之龙、首屈一指

93、✍ 春雨刚过,幼嫩的花草顶着一串串水珠,贪婪地吮吸着大自然的甘露,高大的白桦树抽出新枝条,一片片娇嫩的小叶芽从枝条里钻出来,也要喝个痛快。

94、27(神清气朗):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95、投稿需知:请以word形式发送至邮箱,yilin@kvip;

96、  (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97、(正义凛然):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98、(屏声息气):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99、  (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100、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心慈面善、张牙舞爪、愁眉苦脸、冰清玉洁、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老态龙钟、虎背熊腰、如花似玉、容光焕发、落落大方、骨瘦如柴、大腹便便、面黄肌瘦、其貌不扬、蓬头垢面、弱不禁风

101、秋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秋菊怒放、秋菊傲骨、秋色迷人、秋色宜人、金桂飘香、果实累累、北雁南飞、满山红叶、五谷丰登、芦花飘扬

102、 (示例):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