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张爱玲原文
1、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2、国已破,家已亡,夫已死,李清照还抱恙在闺中。李清照浅斟低唱,又沉郁凄婉,怀念亡夫赵明诚,哀吊自己孤单一人的凄惨生活。
3、钱钟书: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4、有些话埋藏在心中好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的时候,却说不出口了。
5、 《爱》是张爱玲的短篇散文代表作。“爱”这一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述说不尽的主题,张爱玲仅以三百四十余字的袖珍篇幅,看似轻松地淡淡道来。语言洗尽铅华,单纯干净,全然没有她惯有的华丽绚烂。然而,一种不动声色的人生苦难和沧桑已被她轻轻地触及;一份爱的无奈和哀痛也被她暗暗地激起。(遇见张爱玲原文)。
6、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7、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8、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青人。
9、 有多少人质疑过三毛爱情的真实性,又有多少人觉得张爱玲那句“成名要趁早”庸俗,但是又有几个人,读懂了她们灵魂深处所焕发出来的唯心而爱的潇洒执着?
10、说人家所要说的,是代群众诉冤出气,弄得好,不难一唱百和。可是一般舆论对于左翼文学有一点常表不满,那就是“诊脉不开方”。
11、她的小说善用色彩、比喻、对照、反讽等修辞手法,词藻华丽,人物命运大多凄凄惨惨戚戚,在阴雨绵绵的国庆节里让人不忍卒睹。
12、其实有一个问题困惑我很久,写作究竟是写给自己看还是写给读者看?
13、《沉香屑》发表后,张爱玲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写了很多小说发出来,无数人为她的才情倾倒,一时红遍文坛。(遇见张爱玲原文)。
14、她一定是孤独的,但她并未流于感伤,也并没有着意夸大人生的苦难,而是坚忍的承受着个体生存的宿命,展示一个女人对于荒凉世界的直觉与感官,客观地再现了人生中一切美好与丑陋的事物。
15、她说过傲骨铮铮又很得罪人的话:结婚若是为了维持生计,那婚姻就是长期卖淫。
16、漂亮的男人往往不娶美丽的太太,就好像美丽的女人往往不嫁漂亮的丈夫,因为自己已经有的就不稀罕了。
17、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的时候,只有炎璎作证,二人手写了一份婚书: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18、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关于“坏”,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小说都离不了坏人。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因此我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长得美的话,只怕她有三分讨人厌。美虽美,也许读者们还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话里去!”在《白雪公主》与《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盘。上海人不那么幼稚。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泥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
19、《爱》这篇散文写于1944年,时年张爱玲正处于热恋之中。她在此以波澜不惊的语气和轻描淡写的笔调,道出了两性情爱的秘密。
20、当时金兵进犯,丈夫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散失殆尽,诗人李清照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21、李签翁在《闲情偶寄》里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人彀之法。开卷之初,当有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送别,此一法也。”又要惊人,眩人,又要哄人,媚人,稳住了人,似乎是近于妻妇之道。
22、亦舒: 任何一个人离开你,都并非突然做的决定,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故事是缓缓写到结局,而爱是因为失望太多,才变成不爱。
23、同样,四年的现世安稳之后,胡兰成开始了作为汉奸的逃亡之路,并且一路风流,勾搭女人,在温州停留的时候,张爱玲千辛万苦追了过去,却发现他和一个叫范秀美的女人好上了,那一夜大雨,张爱玲冒雨离去。
24、她们都深爱自己,却也遇到荆棘,她们都曾特立独行,却从不会违心而行。
25、人的一生最幸运的事是莫过于被爱包围,能爱着同时被爱着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26、张小娴的散文描写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平常琐事,以爱情为重心,品评女人、男人与世界的奇妙关系,理应归入“小女人散文”之列。扩展资料张小娴语录
27、▋ 她被誉为是“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28、但人生有那么多的悲痛、那么多遗憾,只有爱情的悲痛和遗憾是无法弥补。
29、张爱玲:生命在你手里像一条迸跳的鱼,你又想抓住它又嫌腥气。
30、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干上;她的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的无形中已被摈弃了,她再没有这种资格,这种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惯;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31、没想到我闲时有幸看到了她写的一篇杂文《谈写作》,语言幽默诙谐,举例深入浅出,分析入情入理,我忍不住着急忙慌地把这样一盘珍馐美馔端上来请诸位品尝,大伙儿边吃边听我与张大才女的超越时空的对话。
32、《诗经》中《桃天》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描绘了喜气、欢欣的场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传达了既是个人的又是共同的经验;
33、她曾说,曹七巧是她发自内心爱的角色,因为热爱所以沉溺其中。
34、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35、每个恶毒的人,可能都是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毒害的可怜人。
36、有温婉的矜持,却没有扭捏,爱情来了她便欣然接住,把一颗心交付出去,尽情,尽兴。后来的人都惋惜张爱玲这样的女子,怎么会嫁了胡兰成这样的渣男,可是谁又知道,胡兰成带给她多少爱和璀璨呢!
37、张爱玲:没伞的挨着有伞的人走,靠得再近也躲不过雨,反淋得更湿。
38、 从2009到2019的十年间,有四个女人跨越时间的阻碍、通过戏剧舞台上演出一幕关于堕落时代中、一个女人的悲情故事。
39、▋ 当余华、阿城、王朔、方方等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
40、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41、张爱玲的散文几乎篇篇都有一些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比喻,它们散见于文字行间,如落花依草,令文章增色不少。“她的脸型扁凹,脸上是一种风干了的红笑——一个小姑娘羞涩的笑容放在烈日底下晒干了的。”(《华丽缘》)这是写一个老妇人的笑。在《爱》这一篇短小的散文里,看张爱玲是如何阐释“爱”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寻不着山盟海誓、天荒地老的缠绵,只独独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令人感动,耐人寻味。在现代作家中,钱钟书的比喻幽默、旁逸斜出,偏知性;而张爱玲的比喻精致、清丽、寒冷彻骨,偏理性。我以为,这是因为钱钟书把人生当游戏,张爱玲视人生如寄。
42、有过多深的爱,都留在了岁月深处,再多的心碎,咬牙承受。
43、钱钟书: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44、张爱玲:职业文人病在“自我表现”表现得过度,以至于无病呻吟,普遍人则表现得不够,闷得谎。
45、这句话出自张小娴的《最美的时候你遇见了谁》而非张爱玲。
46、有些事是有很多机会去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
47、走马看花固然无用,即使去住两三个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无用,因为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不能先有个存心。文人只须老老实实生活着,然后,如果他是个文人,他自然会把他想到的一切写出来。他写所能够写的,无所谓应当。
48、要低级趣味,非得从里面打出来。我们不必把人我之间划上这么清楚的界限。我们自己也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也喜欢听明皇的秘史。将自己归人读者群中去,自然知道他们所要的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作者有什么可给的,就拿出来,用不着扭捏地说:恐伯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吧?
49、就这么一只篮子,怎么够卖,一天叫到晚?难道就做一篮子饼,小本生意小到这样,真是袖珍本了。还是瘦弱得只拿得动一只篮子,卖完了再回去拿?那总是住得近。这里全是住宅区,紧接着通衢大道,也没有棚户。其实地段好,而由他一个人独占,想必也要走门路,警察方面塞点钱。不像是个乡下人为了现在乡下有日本兵与和平军,无法存活才上城来,一天卖一篮子饼,聊胜于无的营生。
50、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性灵文字。去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两个女伶请作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诗了:“樽前相对两头牌,张女云姑一样佳。塞饱肚皮连赞道:难觅任使踏穿鞋!”多么可爱的,曲折的自我讽嘲!这里面有无可奈何,有容忍与放任——由疲乏而产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于人与已依旧保留着亲切感。更明显地表示那种态度的有一副对联,是我在电车上看见的,用指甲在车窗的黑漆上刮出字来:“公婆有理,男女平权。”一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他们去吧!各有各的理。“男女平等”,闹了这些年,平等就平等吧!——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那种满脸油汗的笑,是标准中国幽默的特征。
51、那么,说人家所要听的吧。大家愿意听些什么呢?低级趣味不得与色情趣味混作一谈,可是在广大的人群中,低级趣味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52、这是人物处于阴沉压抑的环境中,爱情终归破灭的情境。没有大段的铺张描写和渲染,文字精练动人,却将那种伤感表现的非常深入,自然灵动。
53、尽管张爱玲在小说与散文中有表达的分野,小说更多地表达她的悲剧人生意识,散文更多地表达世俗人生,但彼此又是互为表里的,散文中的世俗人生是以悲剧意识作为背景的。分野,不等于分裂,同一个作家,他的人生观、艺术观是统一的。
54、张爱玲: 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
55、有些人是有很多机会相见的,却总找借口推脱,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56、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就是麻烦。就连P.G.Wodehouse那样的滑稽小说,也得把主人翁一步一步诱人烦恼丛中,愈陷愈深,然后再把他弄出来。快乐这东西是缺乏兴味的——尤其是他人的快乐。所以没有一出戏能够用快乐为题材。像《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与“闲情记趣”是根本不便搬上舞台的,无怪话剧里的拍台拍凳自怨自艾的沈复有点失了真。
57、韩老白:也就是说,写作切忌表达欲过胜,不要自娱自乐,应该写给读者看?
58、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59、所以在张爱玲众多的作品中,《爱》这篇小散文显出了别样的风采,如此明亮的诗意,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也几乎是惟一的,寄托了她此时此刻对爱的理解与感慨、遐思,人在热恋时,对爱的理解总与其他时期不同。
60、张爱玲被称为天才,在她的散文《天才梦》里面,她回忆自己,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61、“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62、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63、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64、胡兰成滥情,没有担当,还为伪政府做事,但是他是这样一个有才华又儒雅的男子,将诗经中美丽的句子换成了现实的诗篇。
65、张爱玲,一位“民国旷世才女”。明明有着至高无上的才情,却用盔甲将自己包围。
66、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
67、二次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马……草炉饼!”吴语“买”“卖”同音“马”,“炒”音“草”,所以先当是“炒炉饼”,再也没想到有专烧茅草的火炉。卖饼的歌喉嘹亮,“马”字拖得极长,下一个字拔高,末了“炉饼”二字清脆迸跳,然后突然噎住。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声音,与卖臭豆腐干的苍老沙哑的喉咙遥遥相对,都是好嗓子。卖馄饨的就一声不出,只敲梆子。馄饨是消夜,晚上才有,臭豆腐干也要黄昏才出现,白天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也许因为他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拉塌车的,骑脚踏车送货的,以及各种小贩,白天最多。可以拿在手里走着吃——最便当的便当。
68、钱钟书: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69、“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的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论写作》)
70、爱情是很奇妙的,或许你等的那个人就在你抬头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冥冥之中注定你们相遇,那就是缘分。
71、越是沉浸于甜蜜当中,越要偶尔去回望略有苍凉、伤感的过去,并不是找苦楚让自己泪流满面,而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时代的变迁,因着故事中的无奈,来感恩自己的现在。
72、当亲情,友情,爱情陪伴着沐浴着我们的一生,就能感受到时光因爱而暖,人生因爱而美。
73、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74、太大的衣服另有一种特殊的诱惑性,走起路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的地方是人在颤抖,无人的地方是衣服在颤抖,虚虚实实,极其神秘。
75、上海五方杂处,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反而少见。叫卖吃食的倒都是纯粹本地口音。有些土着出人意表地肤色全国最黑,至少在汉族内。而且黑中泛灰,与一般的紫膛色不同,倒比较像南太平洋关岛等小岛(Micronesian)与澳洲原住民的炭灰皮色。我从前进的中学,舍监是青浦人——青浦的名称与黄浦对立,想来都在黄浦江边——生得黑里俏,女生背后给她取的绰号就叫阿灰。她这同乡大概长年户外工作,又更晒黑了。
76、张爱玲安于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寻常人事的品味,这与她的性别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张爱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决定的。“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记趣》)“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烬余录》)在张爱玲的眼里,人是孤独、可怜、痛苦的;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所以,“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再版序》)所以,“能够不理会的,我们一概不理会,出生入死,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我们还是我们,一尘不染,维持着素日的生活典型。”(《烬余录》)但是,在她那些沉迷于小欢悦的文字里,又不时飘过烟云一般的伤感。“但是可以更分明地觉得自己的手,在阳光中也是一件暂时的东西……”(《华丽缘》)“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管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再版序》)
77、战时汽车稀少,车声市声比较安静。在高楼上遥遥听到这漫长的呼声,我和姑姑都说过不止一次:“这炒炉饼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现在好些人都吃。”有一次我姑姑幽幽地说,若有所思。
78、如在《沉香屑—第一炉香》里她曾写到“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绸旗袍,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管也管不住,整个的自己全泼出来了”。
79、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这里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张爱玲经典语录,与大家一起分享:
80、张爱玲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与胡热恋的时候。张爱玲一直拒绝罗漫谛克,但她与胡兰成的这段热恋,又是她一生中短暂的罗漫谛克时期,几乎是惟一的一次。
81、沿街都是半旧水泥弄堂房子的背面,窗户为了防贼,位置特高,窗外装凸出的细瘦黑铁栅。街边的洋梧桐,淡褐色疤斑的笔直的白圆筒树身映在人行道的细麻点水泥大方砖上,在耀眼的烈日下完全消失了。眼下遍地白茫茫晒褪了色,白纸上忽然来了这么个“墨半浓”的鬼影子,微驼的瘦长条子,似乎本来是圆脸,黑得看不清面目,乍见吓人一跳。
82、亦舒: 我也想清楚了,婚姻根本就是那么一回事,再恋爱得轰动,三五年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下班后大家扭开电视一齐看长篇连续剧,人生是这样的。
83、我也只“哦”了一声。印象中似乎不像大饼油条是平民化食品,这是贫民化了。我姑姑大概也是这样想。
84、张爱玲:读者是不是喜欢越软性越好——换言之,越秽亵越好么?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错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