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王阳明心学精髓在线听(摘抄好句88句)

王阳明心学精髓在线听(摘抄好句88句)

王阳明心学精髓在线听

1、举行粥法会、火供、烧食、点灯、超度、消灾吉祥法会

2、释义:普通人容易受欲望的诱惑,做出错误的事情来,而不是依据自己良知和本心。所以,在欲望面前,如果还能坚守本心、本性,人生就会有大自在。

3、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4、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王阳明心学精髓在线听)。

5、工作中修行,就如同走路,应边走边认,边问边走,在路上体认良知,最后必能抵达目的地——良知的光明。一个人最大的无良就是不能尽职,因为它是对良知的背叛,同样也会把人生带入深渊。安心工作、努力工作,方是修行。不仅是事业的路,也是人生的路。

6、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7、1934年毕业于九州帝国大学法文系,1958年任九州大学教养系教授,196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66年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1972年荣退后为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并获“中华学术院荣誉哲士”称号。曾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评议员,东方学会名誉会员、评议员等重要学术职务。主要著作有《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王阳明与明末儒学》《新解》《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中国思想的理想与现实》等作品。

8、  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9、  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10、——浙江省儒学会执行会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光教授

11、  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12、阳明心学作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史上一个重要学派,其心学观念、良知与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是其心学的核心和精华部分。文章通过对王阳明心学的心学观念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核心理论的阐述,追溯阳明心学的学术思想,回归于现代社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13、他是名校弟子: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研究生,师从当代哲学大师汤一介先生。

14、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传习录》

15、  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16、首先,你的感知是无所谓善与恶的,它不过是一个通道而已。你认识一切人、事、物,总得有一个通道吧,这就是你的感知,也就是你的“心”。

17、举行放生、火供、烧食、点灯、超度、消灾吉祥法会

18、  王阳明心学精髓真理不在书本上,就在我们的心中

19、好了,你要泡人家,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因为你可能被拒绝,也可能被接受,泡到了可能成为你的老婆,也可能成为你的小这个时候你就有善恶之分。不过,你可能对“恶”这个东西会选择遮蔽、逃避,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于我就是要这个“月亮惹的祸”。

20、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1、*它通俗易懂、打动人心。冈田先生是身体力行儒学的国际大师,儒学已根植于他的内心,与他的生命为一体,所以他对心学的讲述通俗易懂又打动人心。

22、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23、现在呈现在中文世界读者面前的这部《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可以说是冈田先生晚年花费心血最多的著作,也是他组织和领导王阳明遗迹考察、践行阳明精神的心血结晶。

24、无事时,将好色、贪财、慕名等私欲统统搜寻出来,一定要将病根拔去,使它永不复发,才叫痛快。

25、(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2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27、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28、只要时刻拂拭自己的内心,让良知不要被人欲遮蔽,就都能成功。

29、  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30、王阳明出身名门,二十八岁中进士,三十五岁因替忠臣求情而入狱,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龙场,他悟出“心即理”,并提出“知行合一”说。后历经诸官之职,先后平定南方匪患、宁王宸濠之乱,立下大功。晚年倡导“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学说,世称“心学”,五百年来折服了无数中外名人,包括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

31、  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32、《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33、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他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34、  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35、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36、《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37、王阳明是世界级大哲,冈田武彦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哲人,两位都是儒家的典范。本书是名家写名家的难得佳作,很值得一读!

38、想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我推荐大家阅读冈田武彦先生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39、问:“‘思无邪’一言,如何便盖得三百篇之义?”先生曰:“岂特三百篇?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此外便有何说?此是一了百当的功夫。” 

40、至此,王阳明完成了他哲学体系里本体论的问题,他告诉你,世界是什么?世界是你心所感知的世界。

41、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42、朱子主张通过对外求知、实践的方式得到道理和物理。这个没错。但他没有对“自我”这个认识主体进行过深入探究。王阳明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作为认识主体的“我”进行了近乎开天辟地式的开发。

43、解析:“美大圣神”这四个字我很喜欢,《传习录》里还有四个字我也很喜欢,那就是“纯然洁白”,每个人一开始都是纯白的灵魂,是后来才慢慢染污的。先生云:“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为什么要去人欲,因为人欲会遮蔽天理,沉迷人欲会趋于禽兽之列。圣贤并不反对人伦,夫妻属于人伦,正淫要节制,邪淫必须要戒除。去人欲,并不是不结婚生子、不传宗接代,而是去除自己的邪念!去人欲可以用思无邪来解释,关键还是心地要恢复干净。《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很多戒友在戒色前,每天都有很多邪念,他们的头脑简直就是邪念的根据地,各种回忆,各种幻想,看到女性就意淫,在戒色后学会修心了,不断对治自己的邪念,这样就是“日损”,每天都在减少邪念,最后就会发现心地恢复干净了,那种感觉太美好、太快乐,是真正的大爽!先生云:“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去除邪念才能正气爆棚!战胜心魔是最伟大的壮举!攀登上珠峰也不及战胜自己的心魔,登上月球也不及战胜自己的心魔!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也不及战胜自己的心魔!一位戒友说:“脑子特清醒,心理特别祥和,甚至感到幸福的感觉。真的,好像恢复纯净了,脑子一下就充实了的感觉,又好像回到过去的快乐回忆中,反正这种感觉就是特别爽啊!我感觉不到痛苦了。”他的心灵恢复纯净了,那种感觉真的特别爽!手淫的快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手淫就像沉溺在粪坑里以吃屎为乐,而心灵恢复纯净后,就像自由翱翔在天际,那种纯粹美好的感觉给人强烈的喜悦。戒色宛如奇迹,当你进入美大圣神的心灵状态时,你自然会感受到真乐,你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感觉。

4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p8EpssY_G8rXK4-dEJ71g提取码:IQIT 书名: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全新修订版)

45、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46、人的外在行为本就是受到意识影响的,一个人的行动和认知不应该出现巨大而偏差。

47、  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人心中的良知都会得出一个真理。伯夷、叔齐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良知却在每个人心中。

48、  “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49、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50、  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51、  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52、朱子从探究道心与人心出发,提出“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进而进一步提出“精则察乎二者之间而不杂也”。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了,人心通达道心的关键在于“不杂”。所以,自然就有朱子说的“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

53、如果真有孝顺父母的心,就会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孝顺这个道理就在你心中,如果它在外面,比如在父母身上,倘若父母去世了,难道它就消失了?

54、译:人必须经历各种事情的考验、锻炼,才能够立足社会,才能够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理。

55、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56、举行放生、火供、烧食、点灯、超度、消灾吉祥法会

57、阳明先生的心学,有助于激发人身上的主观能动性。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内心当中就会释然,进而获得勇气和力量;当我们落魄的时候,可以安慰自己,这世界上伟大的成功的人物,哪一个没有经历过如此的窘境?

58、  王阳明心学精髓空想而不实践,就是一场空

59、释义:白天学习和工作的时候,如果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可以通过静座来平心静气。越是偷懒不想读书,越是要强迫自己去读书。

60、阳明先生说,心的本体本身就是乐。因为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把本体找回来时,本体里面就藏有乐,乐存在于我们自身的本体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让我们明白:心本来就具有的不可动摇的力量。

61、冈田武彦(1908—2004),国际阳明学大师,日本当代著名儒学家,被儒学大师杜维明赞为“儒学祭酒”。

62、释义:谦逊是所有善行的基础,骄傲是所有恶行的源头。所以,要从善弃恶,做人就要保持谦虚,切勿骄傲自大。

63、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如此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64、(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65、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66、曾国藩把知行合一作为人生的第一准则,终成为中国史上的半个“不朽圣人”

67、王阳明告诫我们: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68、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传习录》

69、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70、王阳明对“工作中修行”的解释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良知轻而易举就能知道。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71、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7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3、王阳明如此大胆地告诉你:你所有的知识、道理,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鸟语花香,不过是你感知到的世界,这个被你感知到的世界才是真实世界。

74、怎么理解这四句话呢?王阳明实际上是在告诉你,你认知世界的“套路”是这样的:

75、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76、昨日衣蟒戴玉,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77、断念贵早,念头方萌之时就要立刻断掉!必须够狠够快!千万不可让邪念发展壮大,不能让其得势!先生用到了“斩钉截铁”这四个字,很给力!不可姑且纵容,必须斩立决!很多新人来到戒色吧,一开始根本不知道怎么戒色,比较盲目,脑子里还有许多思想误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戒色文章才能渐渐入门,戒色文章不一定要看得很多,但一定要吸收得特别深!一定要彻底领悟前辈的思想精髓,并且付诸于持之以恒的练习,先生曾说过:“汝辈若不肯用功,连笋也不曾抽得,何处去论枝节?”这句话一针见血,一定要奋发冲天之志,勇猛练习断念!把断YY口诀真正练到家,把口诀的含义真正吃透,并且在一次次断念实战中反复体会,不断提高。一定要精于实战,不能流于空谈,必须让实战意识入骨入髓,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78、阳明心学其实可以用几个核心命题串起来理解,主要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79、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80、  为了自己相信的正义要勇敢去拼,不要做缩头乌龟,否则就是活千年,不过是千年的禽兽。

81、王阳明反复强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即是理。这一点上和朱熹有很大的不同,朱熹的理学的特点是探究一切,从外处去寻求真理,以此来强化自己的心。而王阳明则说“吾性自足”。既然道理已经存在于心中,何需要借助外物呢,心即是理,心外无理。

82、至此,王阳明完成了他哲学体系里认识论的问题。王阳明告诉你,怎么认识这个世界,你才能获得真知真理?要知行合一。

83、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

84、释义:用言语来诋毁和攻击他人,是非常肤浅的行为。如果不能身体力行,而只是夸夸其谈,那无疑是在虚度光阴,浪费时间,这样的人,可以说肤浅至极。

85、王畿年少时豪放率性,日日在酒肆博场中,每天都涉足酒楼茶馆和赌场。王守仁很早就想结识他,可是始终没有适当的机会。

86、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87、此次全新修订版除修订了原书的部分内容之外,还增加了近六十幅插图,使得全书的阅读更加轻松,体验更加丰富。一部分插图来自王阳明的高徒邹守益所编的《王阳明先生图谱》(珍稀抄本石印),另一部分插图为从事阳明学研究二十九年的杨德俊先生自1989年起拍摄的王阳明遗迹图片,非常珍贵。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