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朗读
1、(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为政》)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论语十二章原文朗读)。
4、①[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7、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8、——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9、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10、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11、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相辅相成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12、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13、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1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16、疏食饮水:吃吃粗粮,喝冷水。(在上文中不小心打错了)
1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8、——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9、②[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语末,表示感叹。
20、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
21、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22、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23、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4、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心志,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2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6、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27、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9、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30、③[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31、课本上的十二章论语,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选自《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2、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33、(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34、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办事勤勉,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3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qū) 肱(ɡōnɡ)而枕(zhěn)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7、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3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9、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4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4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43、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4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5、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46、李娜《逃跑是容易的,真正难的是过好平凡生活》
47、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48、颜渊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言语和行动归复于先王之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的人就称赞你为仁人了。
4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51、(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52、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
5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hào)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5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