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1、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2、⑿知皆扩而充之:懂得全都加以推广且充实它。扩,推广。充,充实。之,指四端。(孟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3、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4、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5、《孟子·公孙丑上》是先秦时期孟子等人所作的作品。这是孟子跟公孙丑的一段谈话。孟子借文王说事,提出齐国如能趁现在“民盼甘露”的大好时机实行王政,就有可能创立像文王一样的功业“乘势待时,事半功倍”是孟子思想的又一重要表现。
6、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孟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7、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8、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
9、中高考会否延迟?延期开学如何保障学业?权威解答看这里!
10、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11、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12、译文: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他。
13、人活着,就应该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无所愧疚。
14、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5、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16、(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7、宣王说:“是有这件事。”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宣王说:“是,确实有的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
18、②广居:孟子的“广居”指仁。如《滕文公下》所说:“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19、(妙笔生)2020年高考作文一类优文选2篇《识人之智,观局之慧》《树立广袤视野,厚植家国情怀》
20、(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21、作文预测|2020中考作文预测及范文详解|专题一
22、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23、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虞舜是从田间劳动中被起用成为天子的。舜初耕于历山,尧举用之,并禅让帝位。畎(音quǎn )亩,田间,田野。
24、⒂四海:指天下。古人以为中国四境,皆有海环之,故而以四海为天下。
25、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26、(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7、孟母说:“是你没礼貌,不是她没礼貌。《礼》不是说嘛,‘要入门时,先要问谁在里面;要上堂时,一定要高声说话;要进屋时,眼睛应该往下看。’这样可以使人在没有防备时,不至于措手不及。现在你到她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前也不说一声,使她这样坐着让你看见了,这是你没有礼貌,不是你妻子没有礼貌。”
28、(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29、译文: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30、”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齐集有其一。以一服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31、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2、宣王说:“竟然有这样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哩。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什么后患。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费劲心力去干,一定会有灾祸在后头。”宣王说:“可以把道理说给我听听吗?”孟子说:“假定邹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宣王说:“当然是楚国胜。”
33、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城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34、(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3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6、 首先,孟子针锋相对地用了一个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对景春的观点给予直接的否定。
37、”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齐集有其一。以一服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38、今天,诗词君要分享《孟子》最经典的的二十句话,影响了中国人千年,学会孟子的处世智慧,一生做个明白人。
39、第“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在这里强调,四心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没有这四心,就不能称之为人。孟子认为,人的四肢是生而具有的,四心、四端也是生而具有的。
40、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41、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42、“恻隐之心,仁之端⑧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⑨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⑩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43、(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44、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了笑,却不说话。孟子便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还是为了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够尽量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
45、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就有了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