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弗洛伊德三大理论(摘抄好句27句)

弗洛伊德三大理论(摘抄好句27句)

弗洛伊德三大理论

1、奥地利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是一个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他从人的大脑活动产生的心理活动出发探讨人们的内心世界。20世纪初期,形成了“精神分析洪流”时代,一度引领了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同样,该理论也为社会工作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2、在向自我小人说明了结果之后,再反过来解释原因,取得这些成果,不是好吃懒做就行,你得付出汗水。因果清晰,逻辑符合常识,才足以说服自我小人。

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4、七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5、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6、如果能比较好地度过青春期?我以为当然是首先在一个抱持性环境下长大,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能展现自己的力量,也能懂得尊重别人,简单来说就是,能竞争,也能合作。

7、弗洛伊德致力于对“自我”的强化,让人们弄清楚自己被压制的欲望和需求。使现实、道德和本能欲望之间相互平衡,达成共识。

8、当然,他的学说在现在看来没什么,但如果放在当时他可是站在时代前列的男人,虽然他一生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和一些贵族妇女聊天。(弗洛伊德的访客大多数是贵族人士,平民是没有钱接受心理咨询的。)

9、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10、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弗洛伊德三大理论)。

11、“冰山”风格——独特的形式美。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他的作品的文体与结构上。

12、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13、就像万科兰乔圣菲别墅的系列广告,只字不谈"华庭"、"御宅"、"豪居",却只谈质朴的石板路、闲云野鹤的河道、名士邻人……只有到达一定高度,才敢如此低调,文案和画面的背后,似乎能看到一个阅尽名利繁华,用心领悟淡泊滋味的真名仕形象。

14、这时候,自我起作用了,你就会想:“那么我可以先把这个女孩追到手,然后再和她上床,让她成为我的妻子”

15、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16、潜意识(也可称无意识)即为本能思维反应,也就是参杂了原始兽性、人类遗传性、血缘遗传性、后天教育及生活状态经历等综合性的无思维状态行为。

17、性器期(3-5岁):这个时期,男女两性主要通过触摸自己的性器官来获得刺激和性的满足。这个阶段是男女两性性别认同的关键时期。所谓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和恋父情结(伊莱克特拉情结)就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

18、一些让用户产生"我知道,你不知道"心理的信息,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这种获得信息源的优越感会促使大众向周围的人扩散。诸如"银行不会告诉你!只有1%的人知道高收益的秘密"、"不想工作的女人,建议做三件事!"一类的文章往往流传甚广。受众的每一次传播,其实都是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为自己贴上"我懂的比你多"的标签。

19、佛洛依德认为,人的性欲(力比多)发展是人心理发展的基础。他将人的性欲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

20、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婴儿的一切人性,都会展现在婴儿与妈妈乳房这一关系中。所以,需要有意识地,让小婴儿和妈妈的乳房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这样婴儿就会感知,世界以开始就是欢迎他的,一开始就是友好的。

21、焦虑因此是无法找到可以联系的精神事件的精神张力。借此,弗洛伊德可以阐释焦虑神经症,进而是各种防御神经症的类型:癔症、恐惧症、强迫症、妄想症。

22、对于病人的转变,我们可以理解为,自我从本我中获取了能量从而得以壮大。酋长身上的转变尤为明显:第一次开口对默菲说“谢谢”、当默菲被警卫制服的时候出手相救、打篮球时由僵硬变得活跃快乐。他原本是“病得最厉害的一个”,但与默菲最为亲近,因此他获得的本我的力量最多、恢复得最快。

23、酋长是默菲进入医院时遇到的第一个病人。他装聋作哑,拒绝与任何人交流,抵制着正常人组成的管理阶层。

24、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上,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人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这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这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次要特质,这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25、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26、此外值得注意处,为弗洛伊德早先认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时期之性逾矩(sexualabuse),但之后舍弃此称为诱奸理论(seductiontheory)的说法(参见其《性逾矩索引》(TheIndexofSexualAbuse)),直言许多案例中均发现,孩童时期性逾矩之记忆,并非出自事实,多源自于想像。转而重视俄狄浦斯理论,认为人潜意识均希望与双亲发生性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