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注音(摘抄好句28句)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注音(摘抄好句28句)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注音

1、☞最全初中语文思维导图,22张图涵盖所有知识点!

2、答案: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3、  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4、示例:“舍生取义”原本是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意思。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词语的意思也与日俱新。在现代现实生活中“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如: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5、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

6、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7、 中考作文 |课内外阅读 | 诗词歌赋| 名著导读 |古文阅读

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10、(4)贤者能勿丧耳            遗失、丢掉。 

11、  万种于我何加焉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12、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3、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14、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5、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知识点+图文解读

16、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17、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生死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晏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18、⑪[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接受施舍。乡,同“向”,先前、从前。

19、  (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20、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21、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22、“呼尔而与之”出自《鱼我所欲也》的“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3、(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占有。             

24、  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5、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语气词 同“欤”)

26、(7)蹴尔而与之。      用脚践踏。                  

27、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