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摘抄好句78句)

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摘抄好句78句)

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

1、1938年后,他在广州、上海、昆明等地从事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宣传抗战的小说《火》(三部曲),完成了长篇小说《秋》、《憩园》、《第四病室》等的创作。抗战胜利后,巴金回到上海,于年底完成了长篇小说《寒夜》。1949年10月1日,他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开国大典。(巴金简介及代表作品)。

2、  在北京分别的情景还在眼前。我们竟会变得那样简单,那样幼稚,会相信两三个月后在共产主义社会再见。那个中午,他约我在一家小饭馆吃饭,我们头脑都有些发热,当时他谈得最多的就是这个。

3、二哥觉民:拒绝家里的安排,逃婚而坚定地与琴在一起。

4、从历史走到当下,从平面媒体走向视听媒体,从读着《海上日出》的小学生到手捧《随想录》的白发老者……巴金作品始终与时代同步,覆盖着广泛而多元的读者群。之所以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巴金先生「讲真话」的创作理念,在于巴金作品的普世价值。

5、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d政府的黑暗、腐败。

6、新中国成立后的16年间,巴金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务,写出了近80万字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并翻译了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作家的作品。从1978年底起,他开始写作记录自己“随时随地的感想”的《随想录》。

7、故事梗概:觉慧逃出家庭后获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剧还在一幕幕上演。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陈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8、在屠格涅夫的笔下,男人大多软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女人热情而勇敢。陈思和提出,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的周如水和张若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屠格涅夫的启发。“软弱的周如水跳黄浦江自杀,巴金透露这是根据朋友的遭遇写的,但我觉得更大一部分是从屠格涅夫的著作里演变过来的。”

9、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

10、《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五四」运动后20年代初期的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历史。

11、巴金作品的传播——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十五周年座谈

12、      如要购买《寻找》一书,在以上网店输入:《寻找》张贵清

13、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14、故事梗概:蕙的灵柩停在庙中已经一年多,她的丈夫忙着续弦,根本没想到要让她入土为安。在觉新与觉民的“威胁”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亲又将儿子枚推入火坑,枚才十七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15、  因此,《讲真话的书》里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是一个迫不及待的追问:这段疯狂的历史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避免历史的重演?巴金也不会有终极的答案,但是他有最痛彻的思考,这是后人再深刻的探讨也无法替代的。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够理解如此简单的“讲真话”背后的所指。“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我为它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巴老提倡建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此文作于1986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这其实也是一种“讲真话”,直面历史的真实,直面人性的真实。

16、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17、名著导读24|《儒林外史》的讽刺,盛世的悲歌

18、巴金的主要作品,三部曲是个特色,而且是名著。譬如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9、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上海交通大学文明办副主任沈丽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d委副书记王喜芳、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宋续明、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巴金故居副馆长吕争出席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赵恺主持。

20、在传播学领域,传播对象(读者/受众)因素是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田悦芳老师从「巴金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解读巴金作品,揭示了先生作品在传播方面的独特性。

21、《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22、「我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我写作,也不是为了自己。若干年前我决定继续走文学道路的时候,曾在我心灵的祭坛前立下这样的誓言: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送温暖的人。」(巴金语)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巴金先生的作品会继续成为时代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为更多读者带来温暖与启发。

23、巴金曾明确说:「我的文章是直接诉于读者的,我愿意它们广阔地被人阅读,引起人对光明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的在暗夜里呼号的人的职责。」 

24、《巴金代表作(上下)》主要内容包括:《家》、《寒夜》、散文。《寒夜》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死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25、第一类多为职业读者,视《随想录》为研究对象,关注点在作品所展示的知识分子精神史及其意义和文本的审美特征等。知识界读者多以文学阅读的角度进入,从中寻求思想、精神和审美的滋养。而一般读者因为各种机缘接近《随想录》,阅读中贯穿着希望由《随想录》代言心声的心理期待。三类读者对作品的认知相应表现为整体理解、部分理解和简单理解,他们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则显现出丰富、一般和单纯的差别。

26、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27、▲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景敏老师在现场朗读巴金作品《没有神》

28、胡景敏,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巴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巴金研究》(2010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9、《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游某大城市有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梅表姐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

30、在1979年召开的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巴金和郭沫若、茅盾等一起,并列为“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文学巨匠”。他的许多作品也先后被译为英、俄、日、法等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31、三房的克明在女儿跑后有所悔悟。两个弟弟却想卖掉公馆分家,儿子又不争气,克明在郁闷中丢下怀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头翠环敬佩觉新为人,三太太决定将她给觉新。

32、该作品讲述了旧社会时期一个留学归来学子在旅馆的一段遭遇,反应了旧社会时期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相互抗争,凸显了当时的社会特性。

33、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

34、  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船建学院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们在巴金故居已经连续服务了7年多,与巴金故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进一步助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继续巩固和支持巴金故居志愿服务团队。上海交通大学与巴金故居共建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并举行了授牌仪式。由船建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宋续明老师向巴金故居副馆长吕争授牌。

35、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嚣,以后便失去知觉。

36、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37、资讯|光明的呼号——巴金作品图片文献展将于交大开展

38、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39、人间三部曲——《息园》《第四病室》《寒夜》。

40、△1984年10月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41、过了一会儿,一个黑暗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

42、巴金一生中到底掌握了多少门外语?陈思和曾向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求证,得到的答案是十五六种。周立民说,“说不好巴老到底懂多少种外语,也不能量化来算,但是总会冒出惊喜。”

43、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44、新书︱朴实厚重还原历史——《点滴》2016年第5期和第6期内容精要

45、重读先生名作,追忆大师风范!欢迎各位读者到场参与。

46、「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都期待一种具有超越力量的、伟大的、能让我们静静思考的声音。我想巴金的声音就是属于这样的声音。」

47、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

48、  《讲真话的书》收录巴金先生一九七七年以后的全部作品,包括《随想录》五卷、《再思录》和绝笔《怀念振铎》等。巴金先生晚年最辉煌壮丽的一笔就是把“讲真话”的问题提出来,他直面历史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讲真话的书》堪称代表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反思,其虔诚严苛的自我拷问和历史反思精神,对中国思想界和读书界产生深远影响,巴金先生也因此被称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49、田悦芳,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传播研究。著有《巴金小说形式研究》(2016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50、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51、名著导读25|《城南旧事》,我们都曾孩子过

52、“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

53、周立民介绍,首版《巴金译文选集》由巴金亲自主持并且参与校订,今年推出的《巴金译文集》已是第四个版本,新收录了《狱中记》《夜未央》等对巴金的人生具有重要启蒙作用的作品。虽然许多作品已经不是首译,但是巴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习新的语言并进行重译、修改。

54、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于1931年首次出版。

55、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

56、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地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57、2019是巴金诞辰115周年,由巴金故居策划,浙江文艺出版社和草鹭文化于今年3月合作推出了全新版《巴金译文集》,精选巴金一生翻译的经典译作。5月19日下午,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复旦大学教授王宏图以及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来到思南读书会第299期现场,与读者共同分享巴金的翻译与创作。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李灿担任主持。

58、1928年12月,巴金回国,定居上海,抗战爆发后,投身到抗日救国斗争的洪流中。他曾和茅盾一起创办战时联合刊《呐喊》(后改名《烽火》),并担任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

59、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60、  巴金无比珍惜这又一次能够写作的机会,也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1980年的时候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五年计划”:创作两部长篇小说、一部《创作回忆录》、五本《随想录》,翻译亚·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五卷本。后来的事实是他再没有新的虚构作品面世,《往事与随想》也只译完前两卷,但是却写下了给思想界带来巨大影响的五卷《随想录》,外加一卷《再思录》,以及无数的杂文随笔、回忆录——这些文章加在一起,就是这部《讲真话的书》。

61、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62、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63、  最后,巴金故居向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及交大志愿者服务团队赠送了《随想录》线装本以及《寒夜》复刻本。交大志愿者团队演唱一曲《你曾是少年》结束了开幕式。

64、  难道借口“真话不是真理”我就可以信口开河?我反复解说只想用真话把我的心交给读者。可是我究竟说了多少真话?我究竟让多少人看到我的心?

65、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66、相关评论:《家》也许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有人缘的一本,可是它的问世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67、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以及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68、ISBN:978-7-5411-4665-7

69、  起初我真心认罪服罪,严肃对待;后来我只好人云亦云,挖空心思编写了百份以上的“思想汇报”。保护自己我倒并不在乎,我念念不忘的是我的妻子、儿女,我不能连累他们。

70、田悦芳老师表示,巴金始终将文学创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做着探索社会、人生并鼓励读者前进的努力,其中,交流成为他小说创作观念的重心,他一生都与读者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71、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2、上海交通大学与巴金故居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73、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74、活动|见证世纪友情,体验大爱无疆——冰心巴金世纪友情展于河北文学馆持续展出中

75、巴金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巴金从小受到无产阶级和封建地主两种不同阶层的影响,所以其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也就更能反映出封建主义家庭的实质。

76、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77、  这些作品放在一起之所以成立,在于它们贯穿始终的强烈的反思意识。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巴老历经了最深的苦难,看着妻子承受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并最终逝去,但是他在这些文章中并不着眼于控诉,他也承认自己曾经真诚地参与过历史的荒唐:“最可笑的是,有个短时期我偷偷地练习低头弯腰、接受批斗的姿势,这说明我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批斗,而且想在台上表现得好。”当然,他也很快醒悟过来,醒悟之后是更深的恐惧——他意识到,再不可思议的谬论也有可能被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发自内心地接受,而当这种“真诚的荒谬”遍及全社会,那只能是人类的灾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