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佳句赏析感悟
1、(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犹如浮云一样。”
2、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3、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
4、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何共雄教授满腹才华,他硕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尤其喜欢古代文学,其古文功底深厚,写得一手漂亮的古诗词,值得大家学习。
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论语佳句赏析感悟)。
7、主办:汝州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暨德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8、第二个部分是“《论语》怎么读”。朵朵认真给大家分享了十句《论语》中的句子,并以亲身经历为例,一一为大家分析解读其中的奥义,下面摘选了几句给大家分享。
9、(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指出仁者必须直言正色,要诚实。仁,绝非外在的华丽,矫揉造作只能是伪善,那种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10、(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1、(译文)孔子说:“学过的知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2、言外之意:君子的态度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仪,他所学所讲的也就不靠谱了。做人处事以忠信为本。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他们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也。有了过错,就不要畏惧认错,并改正。论语经典语录摘抄及赏析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13、(译语)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4、(译语)使近处的人高兴,那么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
1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6、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17、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的人,基本不可能犯上作乱。当然,亦会有例外,比如‘间谍’。国内最早的描述应该是:谍,军中反间也。主要有足够的动机,有可能是反规则的.。毕竟古代是社会观,与现代的世界观,所包含的复杂性是不可并提,扯远了。。。
18、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19、解悟经典,修身治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一起共同跨越千年,隔空与孔子对话,品味《论语》佳句,感受他的才德,汲取他的精神力量。
20、(释义)不忧愁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21、见善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论语·季氏》
22、巴陵文创生活馆 0730-8184768(岳阳楼区巴陵中路428号)
23、《论语 》中有一句令我感触颇深的话,是《为政》篇里的这一段:“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非勇也。”明明不是你的祖先。你去祭拜,就是谄媚。应当站出来担当的事情却畏缩不前,就是没有勇气的懦夫。这样的金刚怒目,正气凛然的表达思想的句子,在孔子的章句里并不多见。用现在的话说,一向温文尔雅的夫子已经出离愤怒,直接开骂了!你们这些认错了祖宗的东西,明摆着不是你家的坟头,里面埋着的也不是你的祖宗,你却非拜不可,非要趴在人家的坟头上哭嚎不可。这样不知羞耻去巴结讨好强势力量的勾当,不是世风堕落到了极点,是没有人能做得出来的。“谄也”二字,就等于骂人是一个“大马屁精”,以孔子那样深厚的修养、儒雅的风度,不是悲愤难抑达到极致,是不会这样说的。
2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26、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7、8月25日,嘉兴孔子学堂在景致怡人的私享家花园举办了一场《论语》名句分享会,参加分享会的都是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没有请专门讲《论语》的老师,而是每人准备了几句《论语》名句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感悟。
28、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29、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30、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在什么岗位上就谋求什么事情,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要随便去插手别人的事,懂得明哲保身。
3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2、 (赏析)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33、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34、综合以上三句话,这貌似教导,实质应该是献策。用人之道,在于人品,其次才到能力。如想国家顺利发展,应重用“仁”者。
35、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3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37、言外之意:警惕不要成为巧言令色的人。万一遇到了,也要慎防!
38、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很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因为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认识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改变。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量真大哦!
39、遵循礼无非是视、听、言、动。这四方面包括了人的全部外在活动。
4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41、(感悟)“克己复礼”指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遵照礼仪规范。礼只能约束人的言行,而仁是约束心灵,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
42、白话文释义: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论语经典名句赏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43、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感悟:这句话是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尊敬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感悟:这句话是说孔子说自己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
4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
4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6、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4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
48、“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遵循礼仪规范。礼是社会最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普遍认为人应该做的,而不是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所以,循礼,必需约束自己。
49、言外之意:在当时能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要引以为荣,但亦不能骄傲自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亦是夹在大国之间,随时有可能受外国军队的侵犯。要治理好,必须“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此乃国家生存之道。
50、何共雄教授首先提醒大家“《论语》并非万能”我们不能忽略我们与当时孔子之间所处时代的差异性,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早已翻天覆地,《论语》的指导意义是有限的。
51、赏析:我自己拥有车马,和华美的裘衣,愿意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即便是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抱怨。
52、“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自央视十套《讲述》栏目组的张烨导演说,“我引用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来表达我和女儿参加孔子学堂分享会的喜悦之情。”正在读书的女儿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平时的默默无闻勤奋学习,到厚积薄发考出好成绩,终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53、赏析:勤奋好学而永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5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55、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56、赏析:礼仪的作用,是以和为珍贵。先王传下的大道,都是以“礼以和”为最好的,做事情无论大小都遵从。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说出了礼是普遍的规范。
57、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威,畏也。——《说文》
58、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9、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0、李俊霞以“《论语》让生活充满力量”为题向大家分享了她的感悟:
61、振,举救也。——《说文》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