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庄子名言及译文(摘抄好句94句)

庄子名言及译文(摘抄好句94句)

庄子名言及译文

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2、出自《庄子·应帝王》。(译文)至人的用心就像一面镜子,照过的不去送,未照的不去迎,应对万物从不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受损伤。

3、其作用而言,即如出自战国时期庄周的《庄子》的《天下》篇所言“以重言为真”。

4、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5、——《庄子·养生主》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6、译文:天地有最大的美德而不言说,四时有明确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之理而不解说。圣人推究天地之美德而通达万物生成之理。

7、庄子名庄周(约前369一前286年),宋国蒙(今商丘东北)人。他继承与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不仅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庄子》共52篇,现存33篇,是公认的道家经典。其文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深奥莫测,颇难索解,不仅哲理丰富,而且充满了许多寓言故事,为国学提供了上百个经典成语典故。现摘录40个著名的格言名句,以共同赏析。(庄子名言及译文)。

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9、·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10、解释: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1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庄子.秋水》

12、对回不去的时光说再见,以后的日子请快乐一点。 

13、1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名言及译文)。

14、译文:我喜欢吃鱼,也喜欢吃熊掌;如果让我选一个,我会舍支鱼而吃熊掌。我热爱生命,也热爱仁义,如果让我选择其我会舍弃生命而取仁义。

1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16、取自于《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经典名句之中,意指朝菌不知道有月初月末,寒蝉不知道有春天和秋天。其中“知”意指知道;“春”意指春天。提取两字搭配作为女孩名字,独特中意指女孩子知书达理、青春活力。

1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外篇·秋水》

1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9、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

20、)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1、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22、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23、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24、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

25、出自《庄子·秋水》。(译文)从细小看庞大不可能全面,从巨大看细小不可能真切。

26、句子含义: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不能随意违背。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余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内篇·养生主》

28、《庄子之楚》吧,纯属一篇神话传说,还是怪力乱神那一种。说,庄子在到楚国的路上,看到了一个空髑髅。这是个什么东西呢?骷髅。哈,讲到这里,那些平时不看鬼故事的孩纸们,有没有一点害怕呢?

2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普通大众以财利为重,廉洁之士以名誉为重,贤能之人以志向为崇尚对象,圣明之人以精神为珍贵之物。

30、庄子有个随行的小仆人,近朱者赤,也喜欢思考问题,就问庄子,树不成材,结果没死;鹅不成材,结果被杀掉了。您看看,您是想要做“成材”的呢,还是“不成材”的呢?

31、16)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32、(感悟)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他们当着人的面总是捡着最优美动听的话说,让听者飘飘欲仙;可是一转身就会是另一副嘴脸。

33、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逍遥游》

34、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35、译文:意思就是既然拿这没办法,就当成命里注定好了的安然接受算了.喻指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残酷,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36、译文:相濡以沫虽感人,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彼此互相忘记,畅游于江湖之中。旨指在无爱婚姻中苦苦挣扎的男女,他们真的不如相忘于江湖,相忘于道路。

37、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8、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纯洁)不含杂质,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之交虽然平淡,但心地亲近,小人之交虽然过于亲密、甜蜜,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 。

39、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庄子让王》

4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庄子.养生主》

41、译文:一个人就算能力再强,只靠他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

42、  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43、▶《道德经》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深度好文)

44、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4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46、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7、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4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49、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5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

51、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52、译文: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5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

54、白话译文:此名人名言的论证形式与印度逻辑的“声量”、“圣言量”相似;但在形式逻辑里,则犯了“以人为据”或“诉诸权威”的错误,因而此“真”不是形式逻辑之“真”概念。

55、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56、接着转入了讲道理的部分。用生动的人物对话,把现实融合与道理中,位居高官之人显得平庸无能的形态,洒脱远离功名纠缠,虚无自由的境界就突显出来了。阐述道理运用对比,小和大,对和错,仍然是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又统一于一体,要看清这些然后抛开杂念,追求无为,无治,无求的理想。

57、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列御寇》

58、▶《易经》中有三条“吉兆”,悟透一条,也能大富大贵

59、——提取“善若”连续的两字作为女孩名字,延伸其寓意内涵同时,还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她单纯、善良、品德高尚。其中“若”字虚词,以虚词组名,让其名字整体好听、易读,朗朗上口。

60、(感悟)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别人比,好好活自己。

61、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无待。

6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63、1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4、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

65、出自《庄子·大宗师》。(译文)“真人”呼吸靠脚跟,而一般人呼吸靠喉咙。

66、出自《庄子·秋水》。(译文)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白应变,明白应变的人定然不会因为外物而损伤自己。

67、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内篇·逍遥游》

68、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是不无道理,因为每个人的学问见识、修养境界、思想觉悟不同。如果对他说超出认知能力以外的话,就相当于对牛弹琴,他不仅听不懂,甚至还会对你耻笑诽谤。

69、负责为你推送最新鲜的时事素材、人物素材、环球见闻、哲理金句……

70、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71、出自《庄子·庚桑楚》。(译文)圣人精于顺应自然之道而拙于人为之道。

72、2)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73、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74、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75、——《庄子·知北游》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76、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77、译文: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

78、译文: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79、砍树的说,因为这种树除了好看之外没有用啊!

80、庄子名言名句非常多,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以下几个。鼓励学习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说的是人生命有截止的时候,而知识却是永远没有尽头。其实就是说,只要肯好好学,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努力学习,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各种解释的核心就是认可勉励人多学知识。

81、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82、那些夸你夸得最狠的人,可能也是背地里损你损得最狠的人。

83、出自《庄子·庚桑楚》。(译文)心境安泰镇定的人,就会发出智慧的光芒。

84、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85、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86、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不仁义的人虽然富有和尊贵,但对于我来说,他们轻得如天边的浮云一样。

87、今天分享《庄子》经典10句,读懂了,人生就有了方向。 

8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89、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 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90、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

91、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 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92、(译文)洁白的玉石若不剖开精心雕琢,哪能成为贵重的玉器呢?

93、白话译文:(困在陆地上的鱼儿)用唾沫相互湿润,终归不如回到江河湖海中,虽然忘却彼此,但是都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