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谦虚的谚语
1、纳善如流:纳:采纳,接受;善:好的建议和意见。形容虚心接受别人的好建议好意见,像水顺流而下一样自然顺畅。(关于谦虚的谚语)。
2、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3、决不要陷于骄傲。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在应该同意的场合固执起来;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拒绝别人的忠告和友谊的帮助;因为一骄傲,你们就会丧失客观标准。--巴甫洛夫
4、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5、 量自己力气,才和人家摔跤;估自己舞姿,才在人前跳舞
6、(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7、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却是我的谦虚。--孟德斯鸠
8、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9、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10、"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由欧阳修引用.
11、美功不伐,贵位不喜。--《孔子家语?弟子行》
12、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13、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14、虚船触舟:没有载人的空船碰撞了别人的船,虽是气量小的人也不会生气。比喻虚心可以远祸。
15、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16、让名者名归之,让利者利归之。--《弟子箴言?崇礼让》
1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富兰克林
18、(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9、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20、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或藏奸。——徐学谟
21、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22、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23、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知道了一切。
24、(整瓶不摇半瓶摇):比喻真正有学问的人很谦虚,知识浅薄的人才自以为了不起。
25、真正的虚心,是自己毫无成见,思想完全解放,不受任何束缚,对一切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分析情况对于任何方面反映的意见,都要加以考虑,不要听不进去。——邓拓
26、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27、美丽只有同谦虚结合在一起,才配称为美丽。没有谦虚的美丽,不是美丽,顶多只能是好看。——塞万提斯
28、(谦虚敬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同谦虚谨慎。
29、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30、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1、谦虚谨慎和不谋私利,是人们所赞扬的美德,却也为人们所忽略。——莫洛亚
32、要谦虚。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学识。"巴甫洛夫
33、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34、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35、骄傲狂妄是一座人人憎恨的朽塔,愚昧落后是知识海洋中的荒岛。
36、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37、(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38、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39、一个成功者以最谦虚的态度来接受一个最忠诚的指导,这并不影响他的.独立人格。但是你在接受指导之前,必须进行冷静的分析,千万别存有屈服感。——麦尔顿
4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形容谦虚好学
41、谦逊是反省的最高贵的收获,它建立起对抗骄傲的防线。--温刹斯基
4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3、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44、损害你名声的不是别人的谗言,而是你自己的行为。
45、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