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千古名句
1、这首词写景阔远而浓丽,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衬托了离情的忧伤,又使所抒之情柔而有骨,诚挚而不颓废。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不愧是真情流溢的大手笔。
2、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列子·杨朱》
3、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范仲淹的千古名句)。
4、从“斜阳”到“明月”,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楼高”“独倚”点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写的都是倚楼所见。这样写法,不仅避免了结构与行文的平直,而且使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抒情融为一体。
5、历来人们称赞这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赞叹李清照的高超才华,而范仲淹的这句诗却总是被遗忘。
6、何当换金骨,五云朝玉京。有客淳且狂,少小爱功名。
7、数年风土塞门行说着江山意暂清求取罢兵南园去满楼苍翠是平生----《与张焘太博行忻代间因话江山作》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灵乌赋》
8、“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夕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接这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映照不到的天边。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及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里的芳草,虽未必有明确的象喻意义,但这一意象确可引发有关的联想。
9、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治安策》
10、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与“旅思”意思相近。“黯乡魂,追旅思”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愁之深自见。
11、之后的生活还算顺利,辛苦求学,直到有人说他不是继父的孩子,他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的他辞别母亲去京城求学,日日夜夜勤恳读书,吃不好,穿不暖,但所有的苦难都没有成为他前进的阻碍,最终成功考中进士并成了一名官员。
12、一一上片突出边塞角声,长烟落日景象,用奇伟宏壮的背景衬托着下片将士们立功报国的壮志和远离家乡的情思。写得沉郁苍凉,上承唐代边塞诗的传统,下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13、抛开这些,仅从词作本身的水平来看,这首词对宋词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多少受此影响。而从遣词本身来看,全词共6句就有3个千古名句:上片写景时,“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第一个,山、烟、落日都是为了衬托孤城,这与王之涣的“一片孤城万仞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第二个名句,归家之心与当下归无计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第三个千古名句,一个“泪”字加上“白发”二字的渲染,读来令人心疼。
14、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竹席上已有了凉意。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15、是宋代知识分子积极参政、勇担责任的典型体现。这也标志着士人彻底从政治、经学附庸中解放出来,找回了个体的人生尊严和价值。
16、宋代“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演化为宋人“以文为贵”的思想意识,为宋代士大夫营造了新的生存环境,成为宋代士风转变的时代文化大背景。
17、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
18、全篇纯用口语写成,笔调很诙谐,似乎是赤裸裸宣扬消极无为的历史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和一派颓废情绪。实际上它是词人因政治改革徒劳无功而极度苦闷之心境的一个雪泥鸿爪式的记录。胸中块垒难去,故须用酒浇之。愤激之际,酒酣耳热,对老友发牢骚、说醉话,颇有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难言况味。
1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乡思反而更增乡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作者另一首《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则翻进一层,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写得似更奇警深至,但微有做作态,不及这两句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的触发下发展到高潮,词也就在这难以为怀的情绪中黯然收束。
20、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所有的人类都是我的乡亲。----《泪与笑·致责难者》
21、撇过岳阳之景,专写览物之情,引起忧乐二意,又从忧乐写出绝大本领。从来名公作记,未有若此篇之正大堂皇者,可想见文公一生节概。
22、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
23、纵观全词,全词情中有景,景中透情,愁意、愁态、愁容,层层翻出,将词人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反复吟诵,只觉回肠荡气,久久难已,以致许昂霄曾在《词综偶评》中评价为“铁石心肠人亦作此销魂语”。
2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就声不苟后把有外,害不苟去。
25、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26、原: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27、词的上阕着重描写秋叶的景色,开头一个“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紧接着从视觉来写,视线越过珠帘投向楼外,看见垂地般的银河,皓月当空,将词人的思绪引向千里之外的故人,景中透情,引起下阕。下阕抒写离恨,“愁肠已断”作情极之语,已不能自持,潸然泪下,在辗转难眠之中饱尝了愁苦滋味。最后三句用白描手法写愁思,很是真切生动。这首词层深曲折,愁意、愁态、愁容步步逼近,层层翻出,将词人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28、丈夫不在身旁,李清照思念不已,某一个秋天,写下这首相思的小词。
29、范仲淹的文学成就非凡,不管是散文还是诗歌,亦或是词作等都有涉猎,而且各个都有所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必这句话大家都曾背过吧!从所见之景来表达自己的伟大抱负,足可见他的思想境界是有多么的崇高,这是散文!
30、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
31、宋·范仲淹《江上渔者》。你们看看那些驾着小船的渔夫,在风浪波涛汹涌的江上出没是多么危险艰辛。诗句表现了对艰辛捕鱼的渔夫的深切同情。
32、名篇《岳阳楼记》,借作记之机,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3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4、名篇《岳阳楼记》,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