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翻译简短
1、(4)①动词,错过,失去 ②动词,强取、夺取 ③动词,强行改变
2、注意用好标志句式:为什么(之所以)……是因为……(果推因);正因为……所以……(因推果)。
3、《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4、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5、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要求:举例典型,略有分析,只有人名不给分)
6、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7、《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8、(译文)先前(为了礼仪)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它:
9、(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10、 (70)荀子在《劝学》中,用螃蟹为喻反面论述学习不能浮躁的五个句子是:“ , , ,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勤能补拙。(观点句)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补偿的。(阐述句)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人耻笑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焚膏继晷,最终完成了享誉世界的学者。(事例句)
12、(43)《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3、(示例3)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例)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评论)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假设推理)
14、(50)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善行能够成就美德,使人达到极高的思想境界的三句是:“ ,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5、①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国。
16、(示例7)坚定的信念是摆脱困境的制胜法宝。(段首观点句)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个穿越沙漠的独行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干粮和水包不幸被风暴卷走。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酸苹果。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苹果让他找到了求生的信念。他走过了不知多远的路程,摔了不知多个跟头,嘴唇干裂了无数道口子,衣服经历了无数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反复折腾。他的心中一直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例)沙漠独行侠的经历让我们悟出了一个人生的命题:只要你信念的旗帜不倒,你就又走出困境的可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败,会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测的打击,这时,不要轻易地放弃。其实,只要心存不灭的信念,努力寻找,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糟糕。(对事件作分析评价)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你一定能够找到摆脱危险,渡过难关的“苹果”,握紧她,就没有穿越不了的沙漠。(揭示普遍的规律)
17、《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18、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9、(2)①形容词,强健的,强大的 ②副词,勉强 ③形容词,弓弩有力 ④有余,略多
20、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9)荀子在《劝学》中用“ ”,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的比喻,强调了人们不能仅靠自身,还必须学会借助工具。(吾尝跂而望矣)
22、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无过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4、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25、②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26、(范例四)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观点句)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事例句)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分析句+结论句)
27、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28、第一段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
29、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是“儿童本位”,目的是保障儿童能有健全完善的人格和生活。《儿童文学小论》是周氏儿童文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正文收文十一篇、序一篇,包括《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儿歌之研究》《儿童的文学》《神话与传说》《科学小说》《读〈童谣大观〉》等;附录精择了《人的文学》《儿童的世界》《关于儿童的书》《杨柳风》等十六篇相关文章。本书涵盖了周氏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儿童文学素养的必读书。
30、⑷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1、⑥呼尔:没有礼貌地吆喝。尔,语气助词,无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