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品德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1、(解读)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释义: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2、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强调品德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3、 格言大意:在普天下人忧虑之前,自己首先忧虑了;在普天下人都快乐之后,自己才快乐。这两句话抒发了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情怀和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胸襟,一直给后人以激励。
4、(解析)题干中,“酒逢知己千杯少”出自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意思是酒桌上遇到知己,喝一千杯酒都还嫌少,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表达了中国人向来与人为善,与他国友好交往。选项中,“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A不符合题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老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的赞美,B不符合题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C不符合题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告诉我们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与题干相符,D正确。故选:D。
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6、天以健,君子以自强;地势坤,君子以德提物。
7、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8、 格言大意: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这是孔子劝人改过的话。它所强调的是,人不免犯错误,有了错误而不改正,就真的会铸成难以挽回的大错了。
9、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
1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1、 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2、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3、 格言大意:多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这是孔子关于如何待已待人的原则,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怨恨,增加和睦。(强调品德重要性的名言警句)。
14、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5、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16、 格言大意: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这句诗多用来说明,胸襟开阔,善于取他人之长,是提高自己、发展自己的好办法。
17、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18、(解析)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以此分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表达了爱国情感;A是景物描写;B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D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C符合题意。故选:C。
19、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认识自我
20、 不登高山不止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21、格言大意:人一定要懂得“礼”以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这句话表述了“知礼”的重要性,指出它与“恭敬”和“尊让”的关系。“知礼”是前提,“恭敬”是内心产生的反应,“尊让”则变而为行动。
22、(解读)出自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释义: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23、 格言大意:诚,是天道;对别人讲诚信,是做人之道。诚指真实、实在。这句话是说,天地自然是真实实在的,做人也要像天地自然一样真实,不要弄虚作假,自欺欺人。
24、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5、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称慎子。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今属河北省)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是从道家中出来的法家创始人之一。
26、 格言大意: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句话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坚定的志向能给人无穷的动力。
27、格言大意: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能忘记的;而我对别人有恩德,则是不可不忘记的。这是我国古人推崇的一种与人交往的原则:从受恩的角度说,应该“有恩必报”;从施恩的角度说,却要“施恩不图报”。
2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9、 格言大意: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30、格言大意: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交给一个人的时候,一定先会使他的心志受苦,身体劳累,忍饥挨饿,肌肤消瘦,做事情总是不如意。这段话深刻地揭示,艰难困苦的逆境,更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增长才干,成就未来的大事业。
31、译文:两只手臂和起来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积而成的;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这段话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3、 格言大意:为天下之乐而乐,为天下之忧而忧。孟子用这句话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按照这个思想,与天下百姓共忧乐、以国家民族大事为重的人,才是最高尚的人。
34、 人告知以(己)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35、 格言大意:只要有制成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够断开。这句话后来常备有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们用它来比喻,只要意志坚定,心思专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36、 格言大意:风声、雨声、读书声,各种声音都进到耳朵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各种事情都要关心。这是一副对联。它告诫人们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处处想到人民利益。
37、 格言大意:风声、雨声、读书声,各种声音都进到耳朵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各种事情都要关心。这是一副对联。它告诫人们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处处想到人民利益。
38、格言大意:(莲花)虽生长于淤泥之间,却能保持洁净不污;虽洗涤于清水之中,却风姿天然,不显得妖媚。这是歌咏莲花高洁清白的名句。我们做人也要有莲花一样的品格,那就是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守美好的情操,不随波逐流。
39、(解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里第一次提出了“法治”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就大致包含两个意思:其是关于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条件。其是关于法治的内容方面的,其核心是严格依照良好的法律办事。
40、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段海燕因工作勤恳实干,2019年8月,荣获甘肃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下列与段海燕获奖原因相符的名言警句是( )
4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2、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43、 格言大意:古代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有非凡的才能,而且因为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这句话强调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敢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坚持不动摇。
44、格言大意:以铜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了解朝代兴衰的规律;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其中,“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5、 格言大意:才干因为使用而不断增进;思想因为疏导而不穷竭。这句话是说,人的才干和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增强和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激发,才思就会枯竭。
46、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47、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48、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把灵魂的高尚与精神的明智结合起来。——爱尔维修
49、学苍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 --------格言
50、点击上方“ 人人正能量” 一键免费关注并回复标题前数字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51、(解读)出自《荀子》。意思是:水和火是气构成的,但是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智慧,动物有智慧但是不讲仁义道德,人则是由气构成,有生命,有智慧,也讲道德,所以是天地间最尊贵的。
52、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充满阳光和希望。下列名言警句有关责任的是()
53、(解析)正确认识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观察、与他人的比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实现。根据教材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可知,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要善于自我反省,A正确,不符合题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启示我们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缺点,B正确,不符合题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体现了认识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性,C错误,符合题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是不能用老眼光看待问题,体现了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54、(解读)语出《孔子·雍也》,意思是: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55、(解读)出自《礼记·月令》,意思是:季夏六月……雏鹰就要开始学习飞行搏击……
56、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能因为好事小而不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之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57、《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58、木料打上墨线就能取直,人学习了解法律做事会更加谨慎小心
59、(解读)出自《学记》,意思是:安心学习,亲近师长。
60、格言大意: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61、14)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
62、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63、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64、格言大意:不自我表现,所以高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显著;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能够长久。这段话告诫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65、(解读)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66、(解析)段海燕的无私奉献行为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仅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人和社会,延伸了生命的价值。因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与段海燕获奖原因相符的名言警句,选项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