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小学论语全文38句集锦

小学论语全文38句集锦

小学论语全文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翻译〗

2、(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3、(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小学论语全文)。

5、颠覆认知!孩子的语言和阅读这样学,效果更好

6、(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7、(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小学论语全文)。

8、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9、(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翻译〗

12、(解释):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13、(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4、(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16、(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7、(讲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18、(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19、我感受到了他对这段学习时光的珍视,也相信他收获了很多自己意料之外的知识。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21、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以及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也记录了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22、(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23、(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2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25、(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27、还有辩论赛“孔子政坛失意,你觉得是幸还是不幸”,直播课上的辩论结束了,可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在社群里继续着自己的辩论,甚至自己重新开了一个直播间,定要将对方说服:

28、曾zēng 子zǐ 曰yuē :士shì 不bù 可kě 以yǐ 不bù 弘hóng 毅yì ,任rèn 重zhòng 而ér道dào 远yuǎn ,仁rén 以yǐ 为wéi 己jǐ 任rèn ,不bù 亦yì 重zhòng 乎hū 。死sǐ 而ér 后hòu 已yǐ ,不bù 亦yì 远yuǎn 乎hū 。

29、(译文)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0、(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2、(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33、(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34、原文: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35、(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6、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7、三人同行,另外两人一定都是我的老师,他们身上有好的地方,我就向他们学习。他们身上有不好的地方,我就对照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那毛病,有,就改正。所以这里的“师”,不一定是超过我的地方,而是从好坏两个方面去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