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53句集锦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53句集锦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

1、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大家知道吗,外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他做的研究表明: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随后趋于平稳。所以,我们同学复习时最好能在遗忘大量开始前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课文,几千年前的孔子竟然也知道这个原理,还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掌握牢固了,还不容易领悟出新的知识吗?所以啊,同学们在能力范围内,最好反复思考、定期复习,这样容易有所心得,有所体会。这么好的一个方法,大家如今学了一定要会运用才不浪费哦。

5、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6、zǐɡònɡwènyuēyǒuyìyánérkěyǐzhōnɡshēnxínɡzhīzhěhūzǐyuēqíshùhūjǐsuǒbúyùwùshīyúrén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翻译: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9、①“学而时习之”中,孔子特别强调“习”的重要和乐趣。“习”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第一则完后,跳到第三则先讲)

10、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1、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1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子(zǐ)曰(yuē):“三(sān)人(rén)行(xíng),必(bì)有(yǒu)我(wǒ)师(shī)焉(yān)。择(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从(cónɡ)之(zhī),其(qí)不(bú)善(shàn)者(zhě)而(ér)改(ɡǎi)之(zhī)。”(《述(shù)而(ér)》)

14、zǐyuēxuéérbùsīzéwǎnɡsīérbùxuézédài 

15、  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四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16、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7、《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可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9、《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突出庭院景色的语句是:积水空明。   《小石潭记》中,写潭边茂盛的植物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0、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21、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22、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23、子(zǐ)曰(yuē):“吾(wú)十(shí)有(yòu)五(wǔ)而(ér)志(zhì)于(yú)学(xué),三(sān)十(shí)而(ér)立(lì),四(sì)十(shí)而(ér)不(bú)惑(huò),五(wǔ)十(shí)而(ér)知(zhī)天(tiān)命(mìnɡ),六(liù)十(shí)而(ér)耳(ěr)顺(shùn),七(qī)十(shí)而(ér)从(cónɡ)心(xīn)所(suǒ)欲(yù),不(bù)逾(yú)矩(jǔ)。”(《为(wéi)政(zhènɡ)》)

24、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明确字义:愠、罔、殆、谓、哉、焉等。

25、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6、语句。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准确表达每则语录,学习古人可贵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为人处事等。

27、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28、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29、译文: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30、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31、  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32、 (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3、白话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34、白话译文: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35、好的,课文读完了,不过,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7、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3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9、《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尽湖山景色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41、白话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2、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3、译: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44、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4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6、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8、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4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0、不亦说乎  (  )通(  ),意思是(  )

51、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5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