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牡丹亭游园惊梦名句(摘抄好句37句)

牡丹亭游园惊梦名句(摘抄好句37句)

牡丹亭游园惊梦名句

1、柳唱:“在幽闺自怜。”“在幽闺”,柳右脚向后撤,右手穿袖,翻袖,向右平抬着,左转身向里走。“自怜”,把柳枝插在桌上花瓶里,马上又走到大边台口。杜在柳向里转的时候,也向右慢慢转身,仍站小边台口,挡住脸。

2、杜唱:“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是杜丽娘听到春香对她的赞美,抱着一种欣慰的情感,道出自己的爱好,“爱好”就是喜爱美丽的意思。“一生儿爱好”,两手捧胸,冲春香看一下,表示她从小就是爱美。“是天然”,背着双手微微点头,显出愉快的样子。

3、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4、受寻幽爱静的道家理念的影响,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大量涉及神鬼异境。剧中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体现出追求内心精神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道家思想。

5、《游园》是《牡丹亭》全剧的第十出《惊梦》的前半部分。这部分由六支曲子组成,生动地唱出了顾影自怜的少女的怀春心情,把抒情、写景和刻画心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6、一边蜂儿逐趁,眼花缭乱。一边红桃呈艳,一边绿柳垂线。

7、(步步娇),这支曲子的内容是描写杜丽娘在闺房里的生活。杜唱:“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上句是说幽静的庭院里吹来了花絮,下句是形容花絮在春天的庭院里飘荡的样子,由飘来的一线游丝引起了杜丽娘的万缕情丝。

8、杜唱:“迁延。”身靠桌子,两手在背后扶桌,踏步微微下蹲。“延”字腔尾,投袖。杜唱:“这衷怀哪处言?”“这衷怀”,离桌向前走。“哪处言”,摊双手。杜唱:“淹煎。”心里焦急。“淹”字已从台的中间慢慢走到小边台角。“煎”字又从小边台角斜着向下场门角退去,用手揉胸表示“淹”,搓手表示“煎”。

9、《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10、罗衣欲换更添香。折叠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11、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12、杜念:“那生素昧平生,因何到此?”这不是杜对柳讲话,而是心里转的念头,所以左袖仍挡住脸。念到“到此”,又偷看柳一次,恰好柳也在看她。四目相对,杜害羞,赶快又用左袖挡住。

13、《游园惊梦》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文词、曲调,舞蹈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故事主要说的是太守之女杜丽娘,深居闺阁,偶与婢女春香游览花园,不禁触景生情。游倦休憩,忽得一梦,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园中幽会,两情缱绻,醒后回想梦境,萦思不已。

14、作为教师当然身先士卒,于是自己先试写一下。

15、原来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16、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17、《游园惊梦》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文词、曲调,舞蹈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昆曲代表作之是舞台常演剧目。杜丽娘以优美的唱腔抒发内心的感慨。她和丫环春香游园的过程,贯串着对称、均衡的舞蹈画面。演出风格含蓄、雅致,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在“惊梦”的一折中杜丽娘在梦中与一书生相会,充分显示出该剧的浪漫主义色彩。

18、在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中,至情化身的杜丽娘形象,在作品中呈现出“生而有情,因情成梦”的生命存在状态,这种深厚、真挚而坚定的情感使杜丽娘的形象绽放出思想解放与生命自由的人性主义光辉。

19、柳唱:“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上句“也”字腔尾一记板上,二人双进门,柳仍在大边,与杜斜对面立,杜的脸仍偏右,避开柳的注视。“则待你忍耐”,柳双手撩起衣襟起到杜的背后左侧,放下衣襟,双翻袖。“温存”,用双袖轻抚杜的双肩,翘左脚,杜在前面也配合着柳的动作,上身做轻微的摇晃,微蹲。

20、以上几句念白都押了韵,带有诗歌性,这是剧作者借了剧中人之口,在向观众介绍一些剧中的主要情节。柳梦梅家住岭南,他从广东到江西来,必经过大庾岭,“望断梅关”,暗指杜丽娘日后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就是柳梦梅,事实上杜丽娘当时并没有真的在望梅关,春香也不可能对莺燕下命令。所以除了“宜春髻子”一句,春香有左手掐腰、右手指头的身段外,其余都没有做派,下面念的才正式进入戏里的生活。

21、欣赏园林,需要进入一种“虚境”,在宣纸一般的云墙上,将摇曳的树影筛成动人的水墨;欣赏昆曲,又何尝不是如此。昆曲唱演和欣赏的最佳形式,从来就是粉墙花影,笛箫鼓板,三五知己,花前品茗,梅下饮酒,箫竹盈耳,拍曲应和,情兴倍添。

22、(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春啊!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23、“翠生生”是颜色鲜艳,“茜”是绛红色。上句是指杜丽娘身上穿的鲜艳裙衫,下句是指她头上戴的镶嵌着多种光灿灿的宝石簪子。“你道翠生生”,杜、春二人双进门,转身仍归大边。“出落的裙衫儿茜”,杜丽娘随着唱腔的节奏,慢慢打开扇子,用右手指扶着扇面,头部左右三摆看自己的裙子。同时,春香也随着节奏有三次指裙的身段:先右手背过去,左手指着小姐的裙子,露出赞美的神气,再脸冲里左手背过去,用右手指裙,又翻过来脸冲外,把团扇靠在手臂上,用双手指裙。“艳晶晶花簪八宝瑱”,杜丽娘上一步站在台口的中间,春香用轻快的步子走过来,在杜的身后,先左后右地两次替她整簪,杜丽娘也在前面配合春香的整簪动作,用打开的扇子先右后左地摆两下。唱完这句,春归小边,杜退大边。

24、不争多费尽神情,坐起谁欠,则待去眠(尾声)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熏绣被眠。春吓!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25、译文:(我)为了(找)你这位貌美如花,流年似水的眷侣啊,把这儿都平白找遍了。

26、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蓦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

27、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28、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9、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一锦屏人忒看的这韵光贱

30、杜念:“进得园来,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杜念完了,春在大边蹲身向下一指。春念:“这是金鱼池。”春念完了,杜从小边过来,春转到杜的背后,形成一个前后式的高矮像。

31、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32、再者,昆腔木来就细腻婉转,《游园惊梦》尤甚,它“被之管弦,又别有一种幽深艳异之致,为古今诸曲所不能”。凡此种种,使《游园惊梦》成了昆剧的经典作品,昆剧闺门旦无不以演好杜丽娘为最大心愿。梅兰芳所演更是出类拔萃。

33、杜唱:“想幽梦谁边?”这里的幽梦和前面的睡情,剧作者都是为下面的做梦点题。他告诉观众,杜丽娘在想好梦,好梦就快来了。“幽梦”,转身走到桌子中间。“谁边”,向外一指。

34、译文:天上飘白云,地上遍地黄花,西风在吹,北方的大雁往南飞。早上树林里的霜是哪儿来的?那都是将要离别的人的眼泪。

35、杜唱:“无奈高堂,唤醒纱窗睡不便。”“无奈高堂”,拱拱手。“唤醒”,翻左袖。“纱窗”,右手向前指窗。“睡不便”,双手朝外翻,微微摇头,表示不方便。

36、这三句是剧作者介绍杜丽娘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起床后,站在幽静的庭院里,听到黄莺的叫声。一上场就写出她独居深闺、闷闷无聊的心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