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为人处世的格言
1、为人之“诚”,道义的核心是一个字。受此启发,“元城学派”对数字“一”情有独钟,认为“儒释道神,其心皆一”。 元城学派总结儒家精髓说:“居家,惟是尽一孝字;居官,惟是尽一廉字;立朝事君,惟是尽一忠字。但守得此一字,一生受用不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以一字箴言传世。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遵从德系,喜欢道义,这样便可以自得其乐。所以,士人在穷困的时候,不会失去道义,得意的时候,也不会离经叛道。
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划览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
5、11柯德纳着,《丁道尔旧经圣经诠释:箴言》,(儒家为人处世的格言)。
6、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7、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
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个“器”,是才能、本事,也是器度、器量。
9、人无论是聪明还是愚钝,都追求名声和地位,所以都会装出一副正经的外丧,而内心却藏有不正当的念头。
10、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讲男孩子,女孩子也差不多,果报会应在亲人身上。“匿(匿拼音:nì,隐藏,躲藏)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对人家心里不服气,暗箭伤人,偷偷地整人家,后代会受报应。
11、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12、25参见《箴言》二2-“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呼求明哲,扬声求聪明, 寻找他,如寻找银子,搜求他,如搜求隐藏的珍宝,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神。 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而出。”
13、人生最寂寞的;并不是想等的人还没有来,而是这个人已从心里走了出去。
14、处世之道:弃官僚之风,尽为民之责;交有德之友,绝无义之朋;取本份之财,戒无名之酒;怀克己之心,闭是非之口。不欺世盗名讨好世俗,不哗众取宠求取名誉。宁委屈一时,不得意一事。做事讲精明,做人讲正气!做人须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
15、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6、要成为智慧人,在人这方面的条件是:人是要愿意受教。就是要有渴求智慧的心和行动;看重智慧超过金钱;幷相信智慧由神赐下。在神那方面的应许就是:神将智慧赐给,正直、行为纯正、公平、虔敬,以知识为美的人。25
17、人对我不满,未必对方之错,多是自己先有错。我对人不满,未必对方之错,多是自己的肚量不够。
18、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两句话对我一生影响很深,都是佛家、儒家、道家的精神,帮忙了人家,好处给了人家,心里记都不要记,要丢掉。“受恩”,得人家一点好处,要永远记住。
19、入乡随俗,和光同尘,这是心里装着别人,并与人为善。心机巧诈,一回两回或许能骗过别人,时间久了谁都看得出来。
20、旧约圣经《箴言》就是要指导教诲人有智慧地生活,1 而中国人同样也讲求生活中的智慧。生活的智慧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智慧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有智慧地看待自己和环境,从而有智慧地生活。处世之道与此同意,也是指在繁复的社会中处理人、事关系的智慧和原则。
2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2、孔子主张学以致用,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为更好的治国富民。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告诫子夏,让他扬长避短,因为孔子知道子夏做学问谨密有余,而大气不足,怕子夏溺情于典籍,而心忘治世之道,不能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因为孔子的学问是实用的处世艺术,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学生们学业有成之后都要到社会上建功立业,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变得迂腐呆板,不堪大用的“小人儒”。“小人儒”是相对于“君子儒”而言的,指书读的好,学习也用功,文章写的也好,讲道理一套一套的,但要把具体大事交给他办,就会靠不住,也就是所谓的书呆子,所以孔圣要子夏学习“君子儒”。《礼记·儒行》篇中专门讲君子之儒者的作风及人格标准,其中提到了“君子儒”。“君子儒”不仅要德,才,学三者兼备,而且要具备丰富的社会体验,深明事理,人情练达。君子儒者,为治国平天下而学,以利天下人为己任。因此,须学大道。小人儒者,学为自己正心修身而已。子夏文学特长,孔子希望他进而学道,以资利益人群。所以说,你要学做君子儒,不要学做小人儒。君子之儒,学道以修身,道明而身修,言谈举止皆合乎于正道。君子之儒成于仁,用于行,不仅明道理,而且知权变;立身于世,无所不通。君子之儒,进可以为官治民,退可以独善其身。小人之儒则不然,学道不能用于身,不知用于行,只知空守一言,而不知进退权变。进则迂腐不能治民,退则怨天尤人。君子之儒道在心中,小人之儒道经常表现在口中。
23、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24、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德谟克里特
25、 每天的思想行为,好的点红的,坏的点黑的,给自己看,这个叫“功过格”,我们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