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十则ppt71句集锦

论语十则ppt71句集锦

论语十则ppt

1、按照第二章的学习方法,分成十个小组,一个小组讨论、探究其中的一则。要求:小组上台展示,其中一人朗读,一人指出关键字词并解释,一人翻译,然后轮流解读。

2、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3、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4、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5、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 

6、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论语》中出现的“信、君子、义、仁、礼、恕”等核心概念,认识人物观点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孟子及《孟子》,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

7、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课件+教案(可下载)(论语十则ppt)。

8、(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耳顺”与“从心所欲”?

10、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过关训练二》课件(可下载)

11、)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2、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4周年

13、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14、(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课件(可下载)

16、(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尽心竭力了吗?

1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孔子怎样的品格?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19、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20、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21、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可下载)

22、用类似的方式分组演读本文的十二则《论语》,小组比拼。

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4、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25、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6、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给大家再提供一种解释。这里的“殆”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书上写的“疑惑”,另一种是“危害”。比如,朱熹的《论语集注》中,就将“殆”翻译成了“危害”。学习但不思考,就是不消化、不理解知识,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学习,甚至钻牛角尖,会精神疲惫,不仅会无所得,甚至会有危害。所以,孔子认为学习应该是——

27、203月济宁市高考模拟讲评(文末附下载方法)

28、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0、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3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2、《说文解字》:忠,敬也。文中的意思为:                   。

33、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34、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35、孔子在河边(看着浩荡汹涌的河水)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36、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37、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38、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背诵相关内容。

39、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及测试卷(带答案,可下载)

40、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1、   ③天下有道才能有圣人,尧舜禹这种禅让的时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乌托邦。春秋战国这种天下无道的时候,仁者为了自己道德没问题要么死,要么隐逸,要么装疯卖傻。唯有一个管仲是勉强给的仁者称号,主要是为了报恩。(这也太可爱了O(∩_∩)O)君子呢,就审时度势变通一番吧。

42、课件:2022届江西省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作文解析

43、精品课件: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颁奖词

44、所以我们学习《十二则》,先从明确君子开始。

45、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46、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

47、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8、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49、(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0、)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1、师:孔子说,学习是快乐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快乐的。那他有没有不快乐的事呢?

52、师:读完了,同学们说一说读文言文要特别注意哪一类字的读音,因为它们很容易读错。

53、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54、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5、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56、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7、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58、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59、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道之行也》课件+教案(可下载)

6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1、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62、宁拙勿巧——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作文解析

63、)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4、面的学习,我们通过联读《〈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理解了孔子所说的“乐”。现在,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梳理一下。

65、    在孔子之前,君子是指身份高的人,是贵族。君子的本质是血统、身份、阶级。

66、师:很好。孔子既告诉了我们要怎样面对穷困的境遇,还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对待财富。你再给大家明确一下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

67、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欣赏文中“仁、义、礼、信、恕”等观点的内涵美及人物精神品质之美;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68、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69、解读: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70、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