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罗曼罗兰作品36句集锦

罗曼罗兰作品36句集锦

罗曼罗兰作品

1、知乎上有个问题:鲁迅在国内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他是不是被高估了?

2、●经典散文:池莉《阅读,让生命高贵而优雅》

3、“诗歌、音乐、科学的三位一体与法、德、意文化三位一体的交融在罗兰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4、罗兰在这部传记里赞扬了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和崇高的忧伤意识,但他同时对这种忧伤表示了同情,与贝多芬的胜利在他心里激起的欢乐和热情是完全不同的。罗兰选择米开朗琪罗,只是为了表现在人类命运中,人们所承受的另一种痛苦典型。

5、罗曼·罗兰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首先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乌托邦思潮,尤其是泛神论者卢梭富于诗意的民主理想,再加上1789年公布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93年代表小资产者以及劳苦大众意识的资产阶级左翼山岳d垮台,右翼政d吉隆丹掌握政权以后,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罗曼·罗兰不知不觉地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者的阶级意识,天真地把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看成永恒不变的真理。自从青年时期以来,他怀着恢复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理想,坚持自由平等博爱的方向,希望能把这个口号变为实际行动。他认为这是振奋人心,复兴法兰西民族的关键问题。中年以后的罗兰,基本上仍旧怀着这种理想和热烈愿望,不过不再和青年时代一样,他想“振兴”的不再局限于法兰西祖国与欧洲,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罗曼罗兰作品)。

6、《爱的教育》这本书讲述了小男孩安利柯三年级时在校内校外的所见所闻。在全书共五十八则故事中,令我最难忘的是那篇“义侠的行为”。这则故事讲述了卡伦在课堂上的侠义举动:小男孩科罗西由于被同学们的羞辱逼急了,将墨水瓶不小心扔到了老师身上。正当老师质问是谁时,卡伦挺身而出,替科罗西承担错误。这是多么崇高的行为呀!

7、第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他们往往描写某一种社会现象,某一种社会心理,某一种犯罪动机,更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这是向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与传统现实主义有显著不同。

8、仅一句话,便让孔乙己格格不入的社会身份突显了出来。

9、罗曼·罗兰歌颂那些不甘于平庸的天才,那些在痛苦与患难中奋斗的灵魂,《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应运而生,涉及音乐、美术、文学三大领域的巨人。

10、《贝多芬传》是作于1903年的一本书,作者称这部作品是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个副产品。可以说《贝多芬传》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序曲。

11、每一册的书脊上,还贴心地设计了展示鲁迅生平的时间线,整套书合在一起,鲁迅一生的关键事件,一目了然。 

12、不到100块,就可获得滋养一生的经典好书,喜欢不要错过。

13、对于两人这次重逢的第一次见面,鲁迅是这么写的:

14、他是无与伦比的画家,雕塑家、建筑设计师。他留下的艺术杰作,400多年来一直使观众蔚然惊叹。忧愁是他的乐趣,苦难是他的依托。千般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他使我们离永恒更近。

15、除了戏剧、传记和小说外,罗曼·罗兰的作品还包括了散文、回忆录等,在他打算迁回故乡克拉姆西之前,在瑞士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书。此后,由于二战的爆发,巴黎被攻陷,罗曼·罗兰受到德军的监视,因此他在晚年并没有多少作品面世。罗曼罗兰的文学作品有哪些篇2无论是对于整个欧洲,还是全世界,罗曼·罗兰的影响都是十分深远的。罗曼·罗兰终其一生,都在为其人道主义的目标而奋斗。

16、●散文欣赏丨贾平凹《活得有趣,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17、如果你也想重新拜读一下鲁迅,十点君推荐鲁迅博物馆推出的这套《鲁迅文集》。不仅可以作为鲁迅代表,更是值得放在家中收藏、品读一辈子的。

18、作为能够读一辈子的书,鲁迅的文字,不只是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更是帮助自己了解当下,读懂人性的百科全书。

19、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的代表作,亦是翻译家傅雷的经典译作。传记里的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一个是小说家,三部传记都着重描述伟大的天才在人生的忧患困顿中,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不朽杰作而献出毕生精力的故事。罗曼·罗兰希望借助“英雄”人物感召人们变革现实,告诉人们——捱得过漆黑的长夜,方才担得起伟大的人生。

20、作家余华则分享过这样一件事,自己上学时因为厌恶学校里对于鲁迅的刻板教学,一直不怎么读他的作品,但几十岁后,当他重新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认真阅读时,他惊呆了:

21、工作几年后,回到出生的小镇,看到儿时的玩伴,有的初中毕业就被家里安排嫁了人,有的外出钻了矿,有的重复父辈的人生做了砖瓦工。再打招呼时,竟发现彼此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22、1866年1月29日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出生。从小在谙熟音乐的母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对音乐的爱好。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8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并开始与他崇拜的托尔斯泰通信。1889~1891年,在罗马的法国学校就读。此后多次去意大利、贝鲁特、比利时和荷兰等地旅游,收集创作素材。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23、罗曼·罗兰十分景仰托尔斯泰,因此在初期,托尔斯泰对罗曼·罗兰的影响很深。他主张用“爱”和“英雄主义”来拯救这个世界的沦陷和堕落,并提出艺术同样可以为普通人服务的观点。此后,因为战争的风起云涌,罗曼·罗兰又积极地投身于人类的进步事业,担任过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席。当时纳粹正入侵西班牙,罗曼·罗兰声援西班牙人民,同时在巴黎保卫战中,出席了和平大会。由于其反对两次大战的行为,为人类反法西斯的斗争作出了贡献,在维护正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24、第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斗的激烈,残杀和迫害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灾难性后果,战争和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25、  罗曼·罗兰的第二个妻子是俄国人,当时他旅居苏联,在苏联长期逗留,因此认识了一名名叫玛丽·库达切娃的俄国妇女。不久之后,两人结婚。这段婚姻,伴随着罗曼·罗兰终身,直到其去世。

26、  虽然当时的罗曼·罗兰已经获得了教师的资格,偶尔也写一些文章发表,但在收入方面,只能够勉强维持生计。而事实上,他写的大部分戏剧作品,都无法得到出版商的认可。相反,还要是他妻子的帮助下,他的作品也有可能被搬上舞台。

27、下面分享几条罗曼罗兰的名言,希望同学们能有收货~

28、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再读一次鲁迅。即便过去了100年,鲁迅的一字一句,仍在上演。那些至今纠缠我们的问题,鲁迅也早已在他的作品里给出了回答。

29、简介:本书作者刘志侠久居法国,近年踏遍法国国家图书馆手稿部、法国国家档案馆、巴黎杜塞文学图书馆等地方,寻找年代久远的日记、书信、照片、印刷品等珍贵文献,梳理辨真,条分缕析,还原了罗曼·罗兰与盛成、敬隐渔、梁宗岱、李又然、阎宗临、汪德耀、傅雷、高长虹、张昊九位中国青年的交往细节,叙述了他们之间互动的影响,将这个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史仅见的佳话,长留在这本不厌求真的著作里。

30、有人说,米开朗琪罗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刻出如此精确的雕塑,后代雕塑家只有用真人翻模才能超过他,他生来就是为了证明什么叫“永恒”的,他历尽坎坷而又坚韧求索,他的内心悲凉而又壮阔,150件传世佳作完美解析,理念我们见证人类智慧的荣光。

31、鲁迅博物馆出的这套书,非常贴心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序,让我们能够清晰得了解鲁迅辉煌而坎坷的一生。

32、罗曼罗兰说:“读到他作品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此后一生,罗曼罗兰致力于鲁迅作品在法国的推广。

33、正如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

34、《托尔斯泰传》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著,讲述了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35、用一位读者的话来说:给别人的作品打五星是一种褒奖和肯定,给鲁迅先生的作品打五星,是因为满分只有五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