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语录
1、知行合包括知善行善,知恶止恶。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2、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5、以下整理王阳明最经典的十句话,这10句经典语录说尽了心学的高明境界。
6、当你作为一个孩子来到地球上时,你的一切都是纯净的。你没有对过去和未来的思想,你不会担心、恐惧,你也没有任何问题和困难。你完全在当下享受每一个时刻,并且你记得当下就是喜悦与快乐。 随着你长大,你把自己的头脑填满了各种信念系统,很快这些信念系统就让你和你的真我断开了连接,结果就是让你变得受苦和永远都不满足。你的假我认为你应该得到更多东西,比如更多的钱、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伴侣、更大的公司等等。但问题在于你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因为满足不是来自于你的外在,而是来自于内在。所以无论你去上过多少教你做计划的课程、读过多少成功学的书、付出多少努力,你都不会得到满足,因为有很多负面信念系统深深扎根在你的头脑里。而你去过的每次课程、读过的每本书都只是在你原有的信息基础上给你更多信息,让你的头脑变得越来越满。 所以为了让你重获快乐、为了让你重新找回真我,这个研讨会从另外的一个角度给了你指引,即清空你的头脑。一旦你清空了你的头脑,就像把满满一杯水都倒掉,你就可以往里面装任何东西,任何你的渴望,宇宙会帮助你创造出你渴望的东西,最终活出轻松不费力的人生。
7、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8、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9、人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谋生亦谋爱。人生的旅途中,大家都在忙着遇见各种人,以为这是在丰富生命。可最有价值的遇见,是在某一瞬间,重遇了自己,那一刻你才会懂: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为了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路。有的路,是脚去走,有的路,用心去走。走好已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10、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11、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12、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法之必不宏。
13、 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28个字。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14、杨仁山居士的父亲,跟曾国藩是同学,这个一讲一百多年了。那个时候洋文化来了,清朝要垮了,杨仁山居士的父亲就推荐自己的儿子去找曾国藩。正好,慈禧太后派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到英国去做大使,开始中国的第一个国际外交。曾国藩看到杨仁山说,你跟我儿子一起到国外去吧。那个时候出国,不得了,不是留学哦,是做外交官,就这样一起到了英国。
15、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16、◐◑跟拍翻译家许渊冲日常生活,浪漫至极,又朴实到令人落泪!
17、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8、此案,是也,是不正当的回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都是邪恶的。归义者,谓之善人。
19、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20、王守仁强调知和行的统特别强调“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论证知和行的“合一并进”关系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2、王阳明,被《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23、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大学问》)
24、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25、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26、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27、解析:有位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28、解析: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29、王阳明心学理论主要包含三方面,用十个字概括,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30、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