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句子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摘抄好句63句)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摘抄好句63句)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

1、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2、《三峡》中,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林寒涧肃。

3、《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zǐyuēxuéérbùsīzéwǎnɡsīérbùxuézédài 

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8、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 (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1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2、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明确字义:愠、罔、殆、谓、哉、焉等。

13、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14、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15、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16、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20、白话译文: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21、大家猜一下:把一块铁放在门口,那么铁就会生锈;那如果把一块金子放在门口,金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是:被偷走!)这是一个笑话,但通过这个笑话我们也能看出:铁放久了不用,甚至任凭它风吹日晒,后果将会怎样呢?没错,只能生锈,没用了。有一句老话说:“刀不磨不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呵呵,当然,现在我们有不锈钢刀啦。不过,这老话也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大脑就像刀一样,不开动脑筋,就会生锈呀。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可他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呢?答案很简单:他积极思考!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23、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24、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2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

27、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2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9、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0、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3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4、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5、②亦(yì):同样、也是。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3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7、《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8、zǐyuēsuìhánránhòuzhīsōnɡbǎizhīhòudiāoyě

3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3、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4、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45、子(zǐ)曰(yuē):“三(sān)人(rén)行(xíng),必(bì)有(yǒu)我(wǒ)师(shī)焉(yān)。择(zé)其(qí)善(shàn)者(zhě)而(ér)从(cónɡ)之(zhī),其(qí)不(bú)善(shàn)者(zhě)而(ér)改(ɡǎi)之(zhī)。”(《述(shù)而(ér)》)

46、白话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4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48、白话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49、  (我)教给你的,(你)懂得了吗!(薛金星《中学生教材全解》) 

50、zǐɡònɡwènyuēyǒuyìyánérkěyǐzhōnɡshēnxínɡzhīzhěhūzǐyuēqíshùhūjǐsuǒbúyùwùshīyúrén

51、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52、③“人不知而不愠”句中,怎样理解“君子”的内涵?(我们听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由此可见君子有一个特点,那是什么呢?——有修养。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才会动手打架?孔子所说的“君子”很显然是有修养的,“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他,他也不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做人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

5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54、《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是:

55、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56、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些人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指应该虚心地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 

5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9、zǐyuēsānrénxínɡbìyǒuwǒshīyānzéqíshànzhěércónɡzhīqíbúshànzhěérɡǎizhī

60、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指“优点长处”。 

61、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62、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语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