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最狠的一句话
1、这就是老子主张的“以反求正、以曲求全”的“道”。
2、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宽容的道理,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明代杨翥有德量。邻居丢了鸡便骂是姓杨的偷的,杨翥听到后劝家人说:“街坊中又不只有我一家姓杨。”另一个邻居每逢雨天都会将院子里的积水排到杨翥的院子中来,杨翥又说“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渐渐的乡亲们被杨翥感动,后在有贼侵入时,自发到杨家门口守夜防贼。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5、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上善若水。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刍狗:祭祀时用草堆扎成的狗,用完就丢弃了。这比喻天地对待万物都是任凭其自生自灭。(道德经中最狠的一句话)。
8、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9、《道德经》: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10、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11、特邀行业内几十年如一日进行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通过高清视频的方式讲授课程,课程结合生活场景,融入人生阅历,拒绝“纸上谈兵”,真正让你领悟经典中的智慧,开启智慧人生。
12、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只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一瞬间,无论知识如何爆炸,科技如何发展,智慧还是那些智慧,古圣人能读懂今天的人心,解读今天的人事。《道德经》中这些老子的智慧,如果懂了,想事会更明白,做事会更智慧,成事会更简单。
13、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14、当我们面对一位不对谈的人,心中会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5、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6、毕淑敏说:“日子是一天天地走,书要一页页地读。”
17、《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道德经》作为“古代奇书”,被誉为“万经之王”,一路畅销到国外,据说德国每3个家庭中,就有1个家庭拥有它。
20、于是一边痛恨自己,总是这么拖延和懒散,一边又纵容自己,去贪念于当下的满足和安逸。
21、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22、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3、《道德经》: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2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26、杨鹏老师研究《道德经》20年。在《道德经》领域出版有三部著作:
27、译文为: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28、可以对公法、人民和国家唱私歌;可以去私人执业公法,那么军队强而敌人弱。
29、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0、古人云:“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人这一辈子,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31、然而这句话的原本意思是说,一个人真能做到了“无争”,那么,天底下再没有什么能够与他争的了。
3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出自《老子》六十三章。译文是:轻易许诺必定很少守信用,经常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必定多遭困难。其哲学意义在于教育我们不要轻易许诺,只要许了诺就要认真践行,不要失去了信义,不要轻视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或者对手,否则我们肯定会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遇到麻烦时因为缺乏后劲和必要的准备而失败。
33、吾所以有大患回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4、《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35、第十章载营魄抱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36、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37、上联:“骑青牛,出函谷,老子姓李;”出对很绝,用典老子出关,最后四字还语意双关,既陈述事实,又带有不可一世的傲慢。这是周朝时出的上联,一直到了唐朝才有一刘姓诗人,对出了很霸气的下联:斩白蛇,兴汉室,高祖为刘。下联化用刘邦斩白蛇起义事,最后四字同样语带双关,而且足以压制住上联的那种狂劲。
38、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些善于反省的人,才能一直选择正确的道路,从而不断突破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40、慢一点不是在事情上拖延时间,而是用适当的速度扎实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
4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自《老子》六十四章。意思是:一件事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谨慎,人往往在最后关头放松警惕,结果往往就输在了最后的疏忽大意上。所以,我们办任何事情,自始至终都应慎之又慎,这样才不会出现差错。大凡人们办事时,容易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细致、谨慎、严肃,久后则是敷衍、马虎、粗心、草率,这样,往往办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终如始”的名言告诫人们办事应有始有终,始终如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糟,这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42、“自然”两个字原来不一定是合在一起的名词,道法“自”“然”,是说其本是自己当然如此,自体当然是如此,不要再问了,不能问下去。等于宗教讲的一样,不要追问上帝是谁造的,信就得救,不要问,再问下去问不到底了。所谓自然不是盲目,自然非常有规则,一步不能违反。
4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5、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从小处做起,慎终如始,必能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事情,如何迈出第一步很重要,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可能就成功了一半。
46、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47、《道德经》最奇妙的一点,就是他的辩证法,看待任何事情,处理任何事情,都要用辩证法。而《道德经》的辩证法至少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48、课程采用训练营的形式,特邀“在线学习服务师”带你学习和实践,同时,社群中还会设置复盘分享等活动,学员之间彼此交流经验及成长收获,结识国学同好,让经典学习不再枯燥。
49、你要相信时间,最终你会把那个如命的他忘得彻彻底底一干二净。
50、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51、夏朝的时候,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伯启受命领兵御敌,没想到却以落败收场。
52、如果理解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就会觉得不霸气了。
5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55、古人认为,天地之上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阳光雨露养育万物,特别是他偏爱人类。但是老子却指出:这样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对万物毫无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们自己发育,并不加以干涉。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56、小时候总怕别人不喜欢我,拼命迎合讨好,被人误会恨不得抓着对方衣领解释三天三夜。现在越活心越大,不喜欢就不喜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这么可爱有趣,好同情你不能和我做朋友。
57、——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9、比如坚持减肥,刚有了这个念头,但当美食出现时,又放弃了。
60、别为了那些不属于你的观众,去演绎不擅长的人生。别人怎么看你,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么活,也和别人毫无关系。
61、鬼谷子:人生的10个大忌讳,有一个都难成大器
6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63、“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
64、人贵有自知之明,厉害的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65、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对立的。阴阳、彼此、内外,物我、得失、成功失败、荣辱、贵贱、为与无为、男女、教学、……如第一章的“道”和“可道”、“名“与“可名”、“无”和“有”。而二元的对立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反者道之动”。可以说,事物对立是绝对的。
66、倘若你真的能扎实地走好每一段路,慢一点就是最快的速度。
67、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68、——第四十九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9、当我们开解自己时,会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70、——老子《道德经》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随便什么都可以,只的比较有镜花水月7o圯:你好。
71、夫唯弗居,是以弗也。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72、邻国相望,鸡犬度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3、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74、译文为: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知足才能常乐。
75、管理学也可以说是统筹学,也可以说是谋术,老子是最讲究谋的,要深谋远虑,谋术还要分阴谋阳谋。用管理学的话说,管理需要从长计议,必须有明文的政策,和暗中的人心。
7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7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8、而“弱者道之用”,意思则是道的作用是无形的,但是不是消极的,因为道是万物之根,道对于一切事物的作用不是那么强硬的,反而是让它自然而然地发展,也就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
79、——第三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81、《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